發布時間:2019-08-13 08:53:43 中國郵政快遞報
關注中物聯
近日,聯合包裹(UPS)發布的《網購消費者行為調查》顯示,亞太地區消費者期望體驗清晰可見的整體購買流程。該地區消費者青睞定制化的配送服務選項和無憂退貨服務,但他們的退貨滿意度較低。
今年是UPS第七年開展《網購消費者行為調查》報告的研究,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研究報告首次針對企業采購者的網購習慣提供了獨特見解。本次調查在澳大利亞、韓國、中國內地及香港地區,以及美洲、歐洲等11個市場展開,挖掘電子商務平臺消費者的發展趨勢與需求。報告揭示了影響消費者購買決策的三大重要因素:消費過程的可見性、購買商品的激勵因素、定制化與配送體驗。
“亞太地區網絡購物競爭加劇,催生了消費者在購買過程中對信息可視化的需求,同時也對購物和配送過程的靈活性有更高的要求。”UPS亞太區市場部副總裁賽爾維表示,商家為消費者提供激勵因素時,不僅體現在提供獨特的商品,還體現在配送和交付體驗方面。
購買前,90%的消費者會在全球范圍內查找商品。價格是全球范圍內被消費者普遍關注的信息,但價格對亞太地區消費者來說,其重要性為74%,低于美國和歐洲地區的81%。此外,42%的亞太地區網購消費者在購買前通常會評估零售商的退貨政策。
研究結果發現,如果消費者最初未發現商家是國際零售商,則可能會在發現后取消購買。77%的中國內地消費者曾有過這樣的行為,這一比例在澳大利亞地區的消費者中達到65%,在中國香港和韓國均為60%。跨境網絡購物往往需要更長的到貨時間,消費者愿意等待多長時間取決于他們購買了何種商品。
與前幾年調查顯示的趨勢相同,消費者依舊重視免費配送。報告研究指出,高額運費是消費者放棄購買的最常見理由。37%的亞太地區消費者表示愿意購買更多的商品來滿足免費送貨的條件,27%的消費者表示愿意購買價格高于零售商免費配送門檻的商品。這些數據表明,為了降低運費,消費者實際上會被激勵購買更多的商品。
友好的退貨政策除了是消費者購買商品的考慮因素之外,還有助于提高其忠誠度。僅有5%的亞太地區網購消費者對退貨流程表示“非常滿意”,因此擁有良好退貨政策的零售商在競爭中潛力巨大。亞太地區消費者對退貨體驗表示不滿的常見原因包括:延遲收到商品退款,占32%;需要支付退貨運費,占31%;延遲收到更換的商品占25%。
備選配送地點服務在亞太地區持續受到歡迎,報告結果顯示,只有36%的亞太地區消費者優先考慮在家中接收包裹,在歐洲這一比例為62%,而19%的亞太地區消費者接受將他們的包裹放在門前或走廊。
亞太地區消費者更愿意了解和使用專業的配送服務,例如UPS My Choice。可靈活選擇的配送選項為消費者帶來更多便利,其中對消費者吸引力最大的是配送日期可供選擇。
此外,在亞太地區,93%的消費者在經歷售后服務的不良體驗后,不會再從相關商家購買任何商品或減少購買頻率。這在韓國消費者中體現得最為明顯,70%的消費者因為劣質的售后服務不再從相關商家購物。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