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8-30 11:04:04 錢江晚報

“綠色物流要依靠技術、模式的創新,不是簡單的包裝替換。一張小小的電子面單,讓每個包裹有了數字身份證,提升了快遞配送效率和準確性,從而節省了大量的社會資源,這也是一種綠色。”8月29日,在浙江省政協綠色快遞協商會上,浙江省政協委員、阿里巴巴集團首席人才官童文紅在會上建言浙江省以“四新”加快綠色物流建設,將綜合服務站、智能快遞柜等快遞末端基礎設施納入城市公共建設配套設施,予以用地、資金等支持,提高便民利民化程度,解決快遞“最后一公里”難題。
作為快遞最后100米綠色行動的標桿,菜鳥驛站現場連線亮相,這一行業協同、共建共享的綠色創新模式,當場獲肯定。
童文紅提出,快遞物流業綠色發展需要新技術、新模式、新標準和新理念,呼吁更多年輕人加入綠色行動,政府、企業、消費者都努力向前走一步,形成多方共治的局面。
會上,多位委員和各方代表點贊菜鳥和快遞企業在綠色上的身體力行。大家建議全社會進一步提高快遞包裝回收率、降低環保包裝成本,讓商家能普遍用得起。
當前,快遞物流業在促進社會經濟發展、降低流通成本、增加就業等方面正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電商、物流大省浙江,2018年快遞量突破百億大關,位居全國第二。
菜鳥綠色行動引領全行業進行創新探索,帶動生態伙伴和公眾加入環保行動。在此次政協會議上“出鏡”的杭州市西溪蝶園菜鳥驛站,正是菜鳥與快遞公司攜手共建的末端綜合服務站,通過共同配送、集約配送提高效率,并推廣綠色回收和寄件,成為打通快遞最后100米的綠色通道。目前菜鳥驛站已經覆蓋全國280個城市,服務范圍包括1900多所高校和3萬多個社區。
在沒有菜鳥驛站之前,附近居民取快遞要“擺地攤”,拆完包裹就丟垃圾桶,沒有分類回收。2017年以來,菜鳥驛站率先設立5000個綠色回收箱,倡導消費者在驛站拆包裹、留下紙箱,實現快遞包裝就地回收、二次利用的環保“小循環”。
“我們聯合四通一達,正在全國快遞末端站點鋪設5萬個這樣的綠色回收箱。”菜鳥綠色行動負責人牛智敬在連線中介紹。
5年來幫助全行業節省3200多億張紙的菜鳥電子面單、一年減少2億個一次性塑料編織袋的環保集包袋等也在連線中亮相,菜鳥牽頭四通一達推廣綠色技術和創新模式,撬動了整個行業綠色升級。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