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11-14 16:49:14 中國交通新聞網

云南地處我國與東南亞、南亞的結合部,是我國通往印度洋的陸路通道,已逐漸成為我國內陸連接南亞、東南亞的重要樞紐。推進物流樞紐建設,促進樞紐集約開放發展對于打破云南與周邊國家及地區間的交通壁壘、加快產業鏈外延及產業要素集聚、推動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云南省物流樞紐布局和建設規劃(2019—2035年)》(簡稱《規劃》)正式印發,提出推進樞紐集約化、開放化、專業化、網絡化發展與高效化運營,構筑暢通國內、連接國際的物流樞紐網絡。到2020年,云南將全面建成兩個輻射帶動能力較強、現代化運作水平較高、互聯銜接緊密的國家級物流樞紐,形成云南省物流樞紐網絡基本框架。預計到2035年,云南將成為全面貫通聯接印度洋與太平洋的滇緬印歐陸海聯運通道,形成“樞紐+通道+網絡”物流運行體系。
構建“一核一帶三翼”體系
物流樞紐建設需要綜合考慮基礎設施建設、地理位置、國家發展戰略等因素,科學合理布局。云南依據全省物流基礎設施發展基礎等,確定昆明、大理(祥云)、德宏(瑞麗)、紅河(河口)、西雙版納(磨憨)5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重點建設7個國家物流樞紐。其中,昆明建設空港型、陸港型和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德宏(瑞麗)、紅河(河口)、西雙版納(磨憨)依托口岸建設陸上邊境口岸型物流樞紐。
此外,云南還將布局建設德芒、麗江等19個省級重點發展物流樞紐,規劃建設保山、紅河等11個省級培育物流樞紐。
云南將結合產業發展、交通設施、區位優勢等條件,堅持整合優化存量物流設施、統籌補齊樞紐設施短板的原則,構建以國家物流樞紐為骨干、省級重點發展物流樞紐為支撐、省級培育物流樞紐為補充的“一核一帶三翼”物流樞紐體系,形成“跨境+產業+扶貧”的物流樞紐特色發展格局。
云南將以昆明空港型、陸港型、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為核心,輻射帶動滇中城市群物流樞紐發展,并與玉溪商貿服務型等省級重點發展物流樞紐以及昆明商貿服務型省級培育物流樞紐聯動;以紅河等陸上邊境口岸型國家物流樞紐為引領,帶動保山陸上邊境口岸型等省級重點發展物流樞紐,以及怒江陸上邊境口岸型等省級培育物流樞紐發展,建設沿邊物流樞紐發展帶。
銜接國際物流大通道
集約、高效的物流需要完善的交通基礎設施作為支撐。目前,云南正在構建“七出省五出境”高速公路骨架,“八出省五出境”鐵路主骨架、“兩出省三出境”水運通道、“兩網絡一樞紐”航空網,對內銜接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地區、成渝經濟區,對外輻射南亞、東南亞。
根據《規劃》,云南將加快構建內聯外通的國際通道體系,承接北向成渝經濟區,南向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灣經濟區,東向長三角地區,西向西藏自治區的國內外商貿流通,建設形成“昆明—紅河(河口)—胡志明市”“昆明—南寧—廣州—深圳”等“四出境四出省”物流通道體系。
云南將主動銜接中緬、孟中印緬、中越等國際物流大通道,促進云南省與印度、孟加拉國等南亞國家,緬甸、老撾等東南亞國家的商貿流通及產業轉移,加強云南省對孟中印緬經濟走廊、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等戰略及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的支撐作用。
《規劃》明確著力打造樞紐核心增長極,依托鐵路網、高速公路網、航空網以及金沙江等水運通道,開展樞紐間多式聯運,加快形成云南省內外貫通的多式聯運網絡主骨架。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