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虛擬貨幣!區塊鏈大火但這些騙術不得不防
發布時間:2019-12-20 09:15:46 中國新聞網

區塊鏈大火 這些騙術不得不防
虛擬貨幣交易偽裝成“區塊鏈項目” 持倉分紅推廣返利實則傳銷套路
近期,區塊鏈技術大火,包括央行等不斷推進區塊鏈應用。但披著區塊鏈外衣的“炒幣”詐騙也時有發生。區塊鏈技術專業性強、大眾不易懂,很容易被“套路”。為防止大家中招,北青金融梳理了五條“小貼士”。
區塊鏈≠虛擬貨幣
套路:為了吸引用戶,有的交易平臺會打著“交易即挖幣”的標語引導用戶注冊,隨后讓用戶充值,送出虛擬貨幣,以增加平臺的交易量。還有的偽裝成“區塊鏈項目”,宣傳早買虛擬幣,未來能增值甚至翻倍,誘導用戶投資。
事實:虛擬貨幣交易已叫停!2017年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發布《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叫停虛擬貨幣的直接交易,對虛擬貨幣交易場所進行清理整頓。
區塊鏈≠挖礦機
套路:部分公司購買硬盤、主板等組件組裝成所謂的“礦機”,謊稱購買礦機就能挖幣,未來能獲得高額回報。當客戶花大價錢購買“礦機”后,公司以交易平臺被黑客攻擊為由,挖到的數字貨幣兌換不了。
事實:上述行為本質上還是炒作虛擬貨幣。《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明確,向投資者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是違法犯罪活動。
區塊鏈≠拉人頭
套路:區塊鏈公司推出持倉分紅計劃,稱只要持倉此類貨幣,每天就會有一定比例的分紅,向下級推廣還能拿到返傭,號稱投100元能賺100萬。
事實:本質上與傳銷詐騙套路一致,即通過發展下線、拉人頭等謀取非法利益。我國刑法修正案(七)第二百二十四條明確規定,以騙取財物為目的進行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傳銷活動,按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的罪名定罪量刑。
區塊鏈到底是什么?
區塊鏈是一個分布式賬本,又稱作分布式數據庫。
以借貸場景為例,小A借給小B 1萬元,為了防止小B賴賬,小A希望全網都知道這筆借款真實存在,于是把借據發到微信群,經過群友的轉發,100個微信群都以公鑰和秘鑰的形式記錄下這張借據,這100個群就是100個記錄這筆借款的區塊,它的數據具有不可篡改性。
區塊鏈技術適用哪些場景?
弄清楚哪些場景適用區塊鏈技術,只需要問幾個問題:場景是否需要數據庫,是否需要多方寫入數據,寫入數據的各方可信任嗎,各方利益是否一致?
區塊鏈作為一種底層協議或技術方案可以有效地解決信任問題,實現價值的自由傳遞,在數字貨幣、金融資產的交易結算、數字政務、存證防偽數據服務等領域具有廣闊前景。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