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供應鏈管理 > 正文

2015-2018年通過集中采購節約資金約占同期利潤總額1/4 中央企業采購管理提升成效顯著

發布時間:2019-12-26 17:48:32 國資委

采購管理是企業價值鏈管理的核心環節。通用電氣前CEO杰克?韋爾奇曾有這樣的描述:“采購和銷售是公司唯一能‘掙錢’的部門,其他任何部門發生的都是管理費用?!逼髽I要行之有效地從根本上控制經營成本,究其源頭,就要向采購環節要效益。

近年來,國資委持續推動中央企業實行集中采購、組織采購管理對標、開展專題培訓指導,有力促進了企業降本增效、陽光運行、規范運作。2018年,中央企業采購總金額達12.1萬億元,約占中央企業年營業成本總額的50%左右。據測算,采購成本每降低1%,利潤總額可相應提高7.2%左右。2015-2018年,中央企業通過實施集中采購節約資金分別為3653、4220、3417和3455億元,節約金額約占中央企業同期利潤總額的1/4左右,為企業穩增長作出了重要貢獻。

持續推進采購集約管理 助力企業提質增效

集中采購對企業盈利能力提升和核心競爭力形成的作用日益凸顯,通過集中采購控制采購成本已經成為企業重要的利潤源泉。中央企業按照國資委的工作要求,持續優化采購管理體制,結合行業特點,對采購尋源、資金結算、倉儲物流等關鍵環節實施集中管控,準確掌握全集團采購供應情況,穩步提升集約化管理水平。

一組數據反映出中央企業集中采購推進情況:2012年,僅有不到20%的中央企業開展集中采購,2015-2018年期間,中央企業加大集中采購力度,集中采購率平均值由68.8%提升至87.2%。其中,電力電網、石油石化、電信、航運企業集中采購率均達95%以上,裝備制造、建筑企業集中采購率絕大多數達90%以上,軍工企業集中采購率絕大多數達80%以上。

中國海油大力推進集中采購管理體制機制變革,在二級單位設立采辦共享中心,撤銷三級及以下單位采購權,優化采購流程,提高采購效率,合同數量同比減少20%,審批時間縮減34%,采購成本下降14.5%。

國家電投著力整合重大項目采購需求,特別在風電、光伏發電項目采購上,大力推行框架招標采購模式,有效應對“短平快”項目特點,一次采購滿足全集團上100個項目設備材料需要,提升供應鏈敏捷度,采購價格和模式已成為行業風向標。

中國建筑嘗試對全集團“小、遠、散”MRO零星材料(維護、維修、運營所需輔材)進行集中電商化采購,利用大數據分析工具對價格進行實時監控,通過價格聯動方式動態調整產品價格,提升效率,降低風險。據測算,MRO電商化采購年均成本節約超15億元,節資率高達15%。

有效構建規范采購管理體系 促進企業合規經營

規范采購管理對中央企業全面加強合規管理,提升依法合規經營管理水平,打造法治央企具有重要意義。目前,中央企業普遍在集團層面制訂了統一的采購管理制度體系,覆蓋需求管理、采購管理、物流管理、供應商管理、質量管理等各個方面,并配套建立了標準化文本、流程、規則,將企業所積累的技術、經驗以文件形式保存,降低人為因素對業務質量、效率造成的不確定性,努力實現操作公開、過程受控、集體決策,著力打造“陽光央企”。

2015-2018年,中央企業公開采購率平均值由73.8%提升至89.8%,招標采購公開程度顯著提高。

中國華能累計修訂總部和二級單位制度923項,并且把二級單位制度納入總部信息化系統進行監管,制定《法定限額以下項目采購工作指引》,規范限額以下項目采購工作,全面規范采購管理。

中國五礦持續強化招標采購標準化工作,總部制定了集團統一的采購管理決策事項和審批事項清單范本,通過采購電子商務平臺固化業務流程共76項、各類作業文件模板共162項,大幅降低人為操作風險,促進制度執行無偏差。

國家電網建成涵蓋16.56萬條物料主數據、106卷2597冊3694萬字采購標準、物資業務標準全覆蓋的物資標準化工作體系,并持續完善和迭代更新,電網工程標準物料從7萬條精簡至6千條,修訂和新編794項優質設備采購標準,努力實現標準“更集約、更精簡、更精良”。

大力推動采購信息系統建設 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

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是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近年來,多數中央企業積極運用互聯網和信息技術,加快電子商務平臺建設,努力實現采購管理信息系統高度集成化,充分發揮信息化驅動引領作用,為實現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力。

2015-2018年,中央企業上網采購率平均值由55.4%提升至77.1%,目前已有35家企業上網采購率在95%(含)以上。一批中央企業探索建立了大數據分析機制,通過對各項基礎數據的運行分析,促進智慧供應鏈的構建,為發揮供應鏈增值作用筑牢基礎。

中國石化積極打造易派客電商平臺,與供應商ERP等采購信息系統互聯互通,2018年平臺交易額達3000億元,其中外部用戶交易額約占50%左右,成為我國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示范項目。

上海諾基亞貝爾已建成包括供應商管理系統、物料管理系統、價格管理系統、采購ERP系統、合同生命周期管理系統等子系統的采購管理系統,采購管理已實現高度信息化、數字化、系統自動化及集成化。

中國移動供應鏈大數據平臺將多年沉淀下來的3000余個數據點進行整合和分析,輔助支撐需求、尋源、執行、物流、供應商、質量、合規和專家管理,進一步提升供應鏈生產運營效能,驅動傳統供應鏈向數字供應鏈轉型。

著力開展供應鏈創新 培育企業管理提升新動能

黨的十九大提出,要在現代供應鏈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一批中央企業充分發揮創新主體作用,積極探索供應鏈管理創新,國家電網、中國移動等10家中央企業被商務部等八部門列為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單位,探索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協同和整合,實現產業降本增效、供需匹配和綠色發展。

國家電網推行“三型兩網、世界一流”能源互聯網企業戰略,推進物資領域物聯網建設,堅持全壽命周期理念,全面推動電工裝備智慧物聯,打造以智慧決策為核心,智能采購、數字物流、全景質控三大業務鏈為支撐的現代供應鏈體系,充分發揮供應鏈“樞紐、平臺、共享”作用,高效配置各類資源,推進供應鏈運營智慧轉型。

中國移動成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研究室,配備專業人才,專職負責供應鏈創新前沿性研究工作。其中與華為公司開展供應鏈協同,基于供應鏈系統互聯互通,實現需求標準化、流程自動化、交易可視化和信息共享化,運營效率提升了35%,年成本節約1170萬美元、交付周期縮短60天、節約工時約2萬小時,帶動上下游企業協同高質量發展。

南方電網積極響應現代供應鏈發展要求,印發《公司物資供應鏈“十三五”規劃》,明確了現代智慧供應鏈的總體目標,制定“十三五”期間供應鏈建設的路線圖和時間表,有效支撐服務智能電網建設。

全面強化風險防控能力 夯實企業治理效能

強化招標采購風險防控對于提高國有資金使用效益、防止國有資產損失、強化廉潔從業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中央企業在招標采購領域積極開展集中管控、閉環管理、實時監督,突出做好事前預防、事中控制、事后評估,有效提高了風險防控能力。

中國電信大力開展監督檢查,制定各類檢查、驗收模板16個,2018年采用全面自查和分片區交叉互查相結合的方式,現場查驗制度709項、采購項目277個、集采執行情況155個批次,對系統數據開展線上稽查,消除腐敗風險隱患。

兵器工業集團積極探索互聯網+監管新模式,初步構建規范、陽光、廉潔、高效的交易秩序,打造集團采購監察管理中心,綜合運用互聯網、大數據技術,實現采購管理和實施行為全程在案、實時監督、管理可控、永久追溯。

中國移動扎實推進采購領域嵌入式廉潔風險防控機制建設,印發《采購領域嵌入式廉潔風險防控機制V2.0》,將巡視、審計、檢查發現問題與內控風險點有機結合,全面梳理更新29個風險點,細化防控措施92條,覆蓋供應鏈管理的全流程。充分發揮IT系統風險防控能力,85%風險點已在系統中固化監控。印發《采購領域人員負面行為清單》,明確采購人員廉潔從業的“底線”和“紅線”。

相關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