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1-03 15:13:42 新華網
關注中物聯
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聯合采購辦公室日前發布全國藥品集中采購文件,33個品種入選第二批國家藥品“集采”名單,涵蓋高血壓、糖尿病等重大慢性病用藥,以及抗腫瘤和罕見病用藥。
按照集中采購工作安排,2020年1月17日將開標產生擬中選結果,全國各地患者將于今年4月份用上第二批集中帶量采購中選藥品。有網友評論說,又一波降價藥品已“在路上”。
記者梳理發現,名單納入了阿卡波糖、格列美脲等口服降糖藥物;奧美沙坦酯、坎地沙坦酯、吲達帕胺等高血壓用藥;治療罕見病——肺動脈高壓的藥物安立生坦片,還有抗癌藥替吉奧、阿比特龍等;以及阿奇霉素、甲硝唑、克林霉素、莫西沙星、頭孢拉定等多個抗生素品種。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批國家藥品“集采”除了擴大品種,采購方案也更加成熟,并且在全國同步實施,顯示出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制度已進入規范化、常態化運行。一些未納入醫保目錄的自費品種此次也加入“集采”。業內人士指出,這意味著自費藥品也將感到集中帶量采購帶來的降價“壓力”。
2019年9月,第一批國家藥品“集采”擴圍到全國,與擴圍地區2018年同品種最低采購價相比,25種中選藥品平均降幅59%。
業內人士指出,從目前已經取得的成效看,以帶量采購的模式引導藥品降價,已成為大趨勢。這不僅包括國家“集采”名單上的藥品,也包括未納入國家“集采”的藥品。因此,2020年降價的藥品會更多,受益的患者面更廣。
比如,近期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推廣福建省和三明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經驗的通知》已明確,各地要積極采取單獨或跨區域聯盟等方式,按照帶量采購、招采合一、質量優先、確保用量、保證回款等要求,對未納入國家組織集中采購和使用的藥品開展帶量、帶預算采購。2020年9月底前,綜合醫改試點省份要率先進行探索,其他省份也要積極探索。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