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4-16 15:40:54 中國交通報
關注中物聯

4月7日,四川省車輛主動安全智能防控系統“路網電子地圖”正式啟用,創新車輛智能分段限速管理,實現對“兩客一危”車輛運行速度的實時監管。
這是四川省交通運輸廳道路運輸管理局(簡稱四川省運管局)在道路運輸安全監管領域的一大創新。2019年以來,四川省運管局加快車輛主動安全智能防控系統(簡稱智能防控系統)推廣應用,為全省3.13萬輛“兩客一危”運營車輛安裝了主動安全智能防控設備。隨著“路網電子地圖”、IC卡與人臉識別結合的報班制度逐步啟用,四川省道路運輸安全監管工作不斷升級,走出了一條智能化、精細化、規范化的發展道路。
在地廣山多、自然環境復雜、地質災害頻發的情況下,四川運管局堅持科技興安的理念,不斷應用科技手段,提高安全管理的科技含量,四川境內連續6年無重特大道路運輸事故發生。
更智能
駕駛行為實時監控
“以往‘兩客一危’監管常用的GPS技術,只能對車輛的運行軌跡、速度、范圍進行監控,不能實時監控駕駛員行為,另一種3G視頻技術雖然彌補了這部分不足,但僅限于后臺人員監督,可監管范圍有限。”四川省運管局安全總監周繼斌說,“要想實現更精準的車輛監管,就要更好地發揮智能設備在安全監管領域的作用。”
2018年以來,四川省開展智能防控系統推廣應用工作,啟用“四川省道路運輸車輛主動安全智能防控系統行業監管平臺”(簡稱行業監管平臺)和“主動安全智能防控系統企業監控平臺”(簡稱企業監管平臺),對車輛實施更精準、更實時的安全監管。截至目前,四川省21個市州3.13萬輛“兩客一危”運營車輛安裝了主動安全智能防控設備,其中,客運車輛1.88萬輛,危險品運輸車輛1.25萬輛,全省主動安全智能防控設備安裝完成率為96.76%。
“智能防控系統可以實時監控駕駛員現場行為,對不安全駕駛行為進行自動識別和實時提醒,有效減少事故發生。”周繼斌介紹,四川省將疲勞駕駛、接打手持電話、抽煙、車距過近、車道偏移等14項預警行為列入主動安全智能防控系統監管范圍,由攝像頭實時抓取車輛運行情況和駕駛員面部情況,一旦出現相關危險駕駛行為,終端會立刻報警提醒,并將相關信息記錄備案,實時報送企業監控部門和行業管理部門處理。
“要應用好智能防控系統,不只要重視‘監’,更要重視‘管’。”周繼斌說,“在安裝終端設備的基礎上,我們實行聯合監管機制,車載終端會將車輛運行數據、報警數據實時上傳至企業監管平臺、行業監管平臺和第三方監測平臺,三雙‘眼睛’同時盯牢道路運輸安全。”
與此同時,四川省建立起車載終端、企業平臺、行業平臺三級監管體系,車載終端上傳數據后,運輸企業可以通過企業監控平臺分析處理本企業車輛智能報警數據,各級運管機構則運用行業監管平臺監管轄區內運輸企業車輛運行狀態,通過大數據分析,有針對性地優化安全管理方案。

四川省運管局道路風險源數據可視化平臺
更精細
電子地圖全國匹配
四川省地勢復雜,山路居多,超速駕駛一直是交通安全的重大隱患。四川省運管局積極探索車輛“主動安全”,創造性提出在車載終端中加載智能路網電子地圖,創新車輛智能分段限速管理,實現了“兩客一危”車輛運行速度實時監管。
“傳統的分段限速由運輸企業在電子地圖上自行繪制車輛限速路段,企業使用的電子地圖不統一,繪制情況差異性很大,準確率低,與實際限速嚴重不配,缺乏統一標準,平臺得到的數據不準確,經常會出現誤報錯報漏報等情況,影響管理部門監管。”周繼斌指出,“不僅如此,服務商通常只接入某一省的公路限速數據,一旦車輛運行到其他省份,分段限速就難以實現。”
能不能像智能手機一樣,讓車輛走到哪里,限速提醒就實時匹配哪里?四維圖新旗下中寰衛星導航通信有限公司(簡稱中寰衛星)基于車載終端的路網電子地圖產品,創造性地將路網電子地圖內置在車載終端里,涵蓋全國超800萬公里路網數據,無論車輛走到哪里,都能實時提供當前路段的實際限速信息,并在車輛接近或超過限速值時,提醒駕駛員減速慢行。
“路網電子地圖改變了傳統分段限速設置模式,由手動繪制行駛路段分段限速值變為自動獲取當前道路限速值,統一分段限速執行標準,把路網數據精確到米,實現了全路段全時段分段限速功能。”四維圖新高級副總裁、中寰衛星總經理畢壘說。智能電子地圖啟動后,車輛在運行時可以自動匹配道路實際限速值,方便管理部門根據道路實際限速值對“兩客一危”車輛進行實時車速監管。
“智能電子地圖使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可全程離線運行,在沒有信號的偏遠路段也能精準定位、超速預警和報警。”畢壘介紹,智能電子地圖還會每月更新路網圖,實時更新動態信息,保障路網信息準確有效,“哪里有雨雪,哪個路段有團霧,電子地圖都會實時更新信息并推送給駕駛員,提醒駕駛員安全駕駛。”
“智能路網電子地圖的啟用讓監管更加精細化,系統報警準確度也有了大幅度提升,很多之前未暴露的安全隱患浮現出來,對道路運輸安全管理具有積極作用。”周繼斌說,“下一步,我們準備將危險路段、事故多發路段、公路風險源、水源地等相關數據植入地圖,擴大智能預警的范圍。”
更規范
統一監管標準推動信用管理
安全監管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一勞永逸。四川省在加速智能防控系統應用的同時,積極探索道路運輸安全監管工作長效機制,統一智能防控系統服務標準,讓安全監管精準有效。
今年3月31日,四川省運管局印發《四川省道路運輸車輛主動安全智能防控系統服務商工作指南(試行)》(簡稱《工作指南》),在企業監控平臺性能驗收、報警參數、監控人員培訓、平臺間數據對接等方面作出詳細規定,進一步規范智能防控系統的應用。
“《工作指南》建立了一個衡量標準,進一步規范系統運營商服務行為,也為運輸企業提供了服務保障。”周繼斌說,“運輸企業可以按照《工作指南》督促系統運營商完成服務,進而推動系統功能應用的精準化,保障智能防控系統的應用效果。”
周繼斌介紹,四川省運管局還將陸續推出運輸企業、各級運管機構的工作指南,進一步規范工作程序,明確責任邊界,然后再提升工作效率。同時,四川省運管局還將針對系統監管過程中的重點難點,組織運管機構安全管理人員、運輸企業監管人員開展專題培訓,提升安全服務水平。
不僅如此,智能防控系統服務的標準化還為駕駛員安全信用管理打下基礎。
“我們在車載終端中創新加載了IC卡與人臉識別技術結合的報班功能,通過人臉識別,駕駛員身份與他所有的駕駛狀態綁定,不僅能監督管理駕駛員行車過程中全部行為,還將同步收集其駕駛行為數據。”周繼斌說,“在這些數據基礎上,系統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繪制駕駛員安全畫像,建立每位駕駛員的安全信用檔案,進而實行分類管理和重點監控,不斷推動安全監管精細化。”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