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5-12 09:03:15 中國交通新聞網

“這還是我今年第一次坐高鐵,看著窗外天藍水美,壞心情一掃而空了。”在經河北開往北京的高鐵上,一位乘客興致勃勃地掏出手機,拍下了好幾張照片。
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河北鐵路發送旅客74萬人次,日均達到13萬人次。這是國內疫情形勢向好之后,老百姓第一次大規模出行。透過車窗,人們看到了遼闊坦蕩的田野平川、挺立的大樹和茂盛小草,風景好了,心情也跟著好起來。
這份美好的背后,是河北省交通運輸部門的努力。“我們一直都在積極優化鐵路沿線環境。”河北省交通運輸廳鐵路民航處副處長梁金生頗為感慨,“去年一年,我們從零探索,推動全省建立路地協作工作機制,開展沿線隱患專項整治,特別是今年,還上線了一套新系統。”
梁金生所說的新系統,就是河北鐵路沿線環境安全隱患整治管理系統。4月30日,隨著石家莊市元氏縣馬村鎮地方段長杜國賓收到第一個隱患信息,系統正式上線試運行——這套全國首個鐵路和地方共同使用的鐵路沿線環境安全管理系統,將鐵路沿線環境安全工作推進了一大步。
一年整治安全隱患45812處
時間回到2014年。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鐵路沿線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過去的廣袤田野,變成了密集的城市;冷清的鐵路道口,變成了擁堵的交通要道。近年來,隨著鐵路的加速建設、高速重載、高密運行,鐵路沿線環境問題愈顯凸出,由鐵路沿線環境造成的設備故障、交通事故等安全問題不時出現,鐵路沿線環境安全治理在鐵路運輸安全管理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
問題凸顯,治理要跟上。隨著鐵路沿線環境安全工作不斷深入,河北省委、省政府相繼出臺系列文件,保障鐵路沿線環境安全,明確河北省交通運輸廳牽頭負責鐵路沿線環境安全監管職責。針對全省境內12條普速鐵路、6條高速鐵路,以及京張、京雄等8條新建高速鐵路,河北開展了全省鐵路沿線環境安全隱患綜合整治活動。
肩負重任,河北省交通運輸廳立即行動,積極探索工作方法——建立三級聯席會議制度,即省級建立由省直15個部門和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組成的聯席會議制度,各成員單位擔負本行業本領域保障鐵路運行安全的監管責任,各市、縣也相應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建立雙段長制度,明確鐵路沿線縣、區和鐵路有關單位實行雙段長責任制,履行巡查、會商、處置及上報信息等職責。
這個由聯席會議負責協調,路地雙段長負責落實的工作機制的初步形成,為開展鐵路沿線環境安全治理工作奠定了基礎。
“截至去年年底,河北省共計完成整治鐵路沿線安全隱患45812處,整治沿線垃圾堆物697處、塑料大棚823處、各類彩鋼瓦14319處,很多鐵路建設時期遺留的歷史‘老大難’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河北省交通運輸廳鐵路民航處處長周蘊璞介紹。
深入研究長效機制迫在眉睫
歷史遺留問題解決了,基礎也打好了,可在管理過程中,新挑戰隨之而來。
首先,現有工作機制仍不夠靈活。以前隱患整治,只能依靠歷時幾個月的專項行動。由鐵路方一次性進行集中排查、集中移交,再由地方政府自上而下部署整治。不僅數據龐大、環節復雜、信息傳導緩慢,且梳理和移交只能依靠厚厚的人工紙質報表,整治過程費時費力。
其次,各級路地雙方對接也不夠順暢。特別是在基層雙段長對接時,經常會出現整治主體、整治標準、整治節奏不一致的情況。
“以前,鐵路方統一排查形成臺賬后,需要移交給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再分配給相應縣、鄉,最后才會到我們手里。”一位地方段長解釋道,“有時一次性分來幾十處隱患問題,需要和對方反復確認會商時間。如果每個隱患位置離得再遠點,戰線就拉得更長了。”而這樣的過程,在確認驗收的階段,還要再重復一次。
聯席會議的相關人員也有難處。
“沿線兩側隱患涉及的責任部門多,在實際開展整治中,會出現路地雙方就個別隱患整治標準意見不統一的情況,我們協調起來有一定難度。”石家莊市交通運輸局鐵路民航協調處工作人員于忠麗說。
怎么能整治得快,又能整治得好?深化研究長效機制迫在眉睫。
實時查看全省隱患分布情況
今年,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由于防控的迫切需要,大量政務工作搬上了網,這也為鐵路沿線環境安全治理工作帶來了新思路。
既然人工費時費力,疫情期間路地雙方段長見面也成難題,何不建立一套系統?讓鐵路隱患整治工作打破固有流程的桎梏,步入“云”時代?
想法一出,河北省交通運輸廳迅速行動,聯合河北省交通通信管理局與浩鯨云計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用時2個月共同研發出河北鐵路沿線環境安全隱患整治管理系統,這也是全國首個地方和鐵路共同使用的鐵路沿線環境安全管理系統。系統上線后,通過移動互聯網、電子地圖等信息化手段,可以實現路地雙方段長的便捷對接和快速處置。鐵路方排查出隱患,填寫位置、類型、規模、圖片等詳細信息后,可直接移交地方段長。
“我們只需要在手機上安裝一個App就能使用。”京哈鐵路津山段值班人員張穎一邊演示一邊說,“你看,這里發現了一處磚混彩鋼房,疑似安全隱患。”說著,她拍下照片并上傳到系統內。“像這樣,發送成功后,地方段長可以立即接收,經現場核實后,就可以安排整治。以后隱患能隨查隨改,雙方不見面就能解決問題。”張穎說。
話音剛落,我們看到系統中已經顯示出隱患名稱、類型、鐵路線路名稱和坐標位置。幾分鐘后,對方顯示已收到,正在確認中。
“核實有爭議怎么辦?”
“如果有爭議,地方段長可以將理由記錄到系統內,交上級聯席會議進一步協調,直到問題解決。”
省聯席會議辦公室郭申鵬對這套系統也很滿意:“以前,我們每周調度都要打上近百個電話,傳真的紙質報表文件厚厚一沓。有了這套系統,不僅能實時查看全省隱患類型和分布情況,且整治全過程均有記錄留痕,還可以隨時導出各樣式的電子統計報表,大大節省了時間和精力。”
如今,這套系統已經應用于河北省境內16條客貨共線鐵路和12條高鐵,總長近8000公里,不僅解決了當前鐵路沿線環境安全整治中存在的整治周期長、信息孤島、權責不明、溝通不暢等問題,明確了地方行業管理責任,實現了路地工作交叉驗證,大幅提升了沿線環境安全隱患整治的效率,更為深化鐵路沿線工作長效機制,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了“河北方案”。
每日 推薦
- 深化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
- 2025年將選擇34個左右城市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工作
- 三個維度數據描繪數字經濟活力圖景
- 如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政策問答·發展新質生產力)
- 累計增速連續上行,外貿大盤總體穩固——透視前4個月我國進出口數據
- 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部分省區市“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等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