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8-11 17:11:20 中國紀檢監察報

8月8日晚,來自8家央企的相關負責人走進“百縣百品央字號——‘三區三州’電商扶貧日”直播間,為央企定點扶貧縣親自帶貨。4個多小時,直播共銷售扶貧農產品1129萬余元,幫助解決了一些扶貧農產品滯銷難題。
好山好水產好物,但酒香也怕巷子深。“三區三州”很多地處偏遠的高海拔地區,是脫貧攻堅中的“貧中之貧”“困中之困”。近年來,在央企定點幫扶下,246個貧困縣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成為貧困地區持續增收、穩定脫貧的重要抓手。高原牦牛肉、三江源黑枸杞、高山有機草莓、深林百花蜜、香格里拉森林孕育的松茸……這些純天然、無污染的優質農產品不僅具有經濟價值,而且還蘊含著寶貴的文化屬性。然而,或是苦于交通不便,或是囿于觀念認識,“養在深山人未識”的好物往往面臨運不出、賣不動的困境。
將偏遠地區特色產品推向市場前沿,既需要依托直播平臺優勢打開銷路,也需要利用政企資源優勢提升品牌價值。政企“牽線”、電商“搭臺”、產品“唱戲”的商業模式正展現出巨大的扶貧潛力。今年5月“百縣百品央字號”暨“小新帶貨”融媒體扶貧行動啟動以來,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中央企業電商聯盟、中央企業媒體聯盟聯合主辦,每周開展一場扶貧帶貨直播,累計售出訂單210745筆,銷售額共計2368萬元。在直播現場看到,“吃中草藥”的阿旺羊肉、“喝礦泉水長大”的紅顏草莓醬、“飛行距離最遠”的尼西雞、“以前只有貴族才吃得上”的高原小扁豆等一批扶貧產品,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產品廣告和網絡公益代言人,成為讓消費者記得住、叫得響的產品。
直播帶貨實際上是一種商品交換行為,只有尊重市場規律、運用市場機制,培育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的市場經濟思維,才能近富口袋、遠富腦袋。比如,除了農產品,可以更多推廣具有文化內涵、民族特色、高品位的手工藝品、旅游產品;再比如,提升貧困群眾自主運用網絡能力,打造更多農村帶貨主播。在推介產品的同時,介紹“中國最美村鎮”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秋那桶村、世外桃源巴拉格宗大峽谷以及甘肅甘南甘加草原扶貧旅游營地等邊疆美景和風土人情,為“三區三州”塑造了“美食+美景”的地區特色品牌。
直播帶貨如同金手指,指明了消費扶貧新路徑,也點亮了扶貧產業發展的未來。要用好這個抓手,推動貧困地區產品和服務融入市場,把消費潛力轉化為脫貧動力,不斷鞏固脫貧成效,讓貧困群眾的日子過好、過美。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