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10-20 09:26:25 中國交通新聞網
關注中物聯
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是推動傳統基礎設施智能化升級的重要手段,是提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基礎支柱,也是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的戰略支撐。近日,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出臺《江蘇省交通運輸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簡稱《方案》),成為全國首個交通運輸領域新基建行動方案。
《方案》圍繞信息基礎設施、智慧交通基礎設施、智慧運輸服務、行業創新基礎設施四大領域,聚焦“新網絡、新設施、新集群、新平臺、新應用”五大方向,部署七大專項行動。江蘇擬訂了2020年至2025年的第一批新基建項目清單,計劃投入約33億元,重點實施97個項目。到2025年,江蘇智慧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化運營、全要素感知、全過程管理、全方位服務能力將得到全面提升,成為加快建設交通強省的有力支撐。
5G連續覆蓋公路水路沿線和樞紐節點
江蘇在智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起步較早,已在全國率先開展了新一代國家交通控制網試點工程,布局了五峰山過江通道智慧公路、京杭運河智慧航運、太倉港智慧港口等一批智慧交通基礎設施。
此次提出的新基建發展目標重在進階,具有明顯的“江蘇特色”。根據《方案》,江蘇將打造先進可靠的交通信息新網絡,建設融合高效的智慧交通新設施,形成協同創新的科技研發新集群,建成一體高效的政務服務新平臺,促進賦能交通的新興技術新應用,加快推進具有江蘇特色的交通運輸新基建。
具體而言,江蘇交通將全力搶抓新基建賦能傳統基建的重要機遇,推動5G在公路、水路交通沿線和樞紐節點等實現連續覆蓋,交通運輸行業專網形成標準統一、運維一體、互聯互通、穩定可靠的一張網絡;完成滬寧高速公路、342省道無錫段、五峰山未來高速公路等智慧公路試點工程;建成京杭運河兩淮段、揚州段、蘇州段智慧航道示范工程,以及南京港、鎮江港等智慧港口和太倉港無人碼頭。
到2022年年底,江蘇將完成一批智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初步形成新型與傳統交通基礎設施融合發展格局,在網絡基礎穩固、設施智能融合、集群創新活躍、平臺協同高效、應用智慧豐富5個方面取得明顯成效,實現全國領先的交通新基建建設規模和創新能級。
七大行動激發新需求培育新動能
聚焦“五新”目標,江蘇提出開展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智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智慧運輸服務、交通大數據應用、新技術應用、創新平臺建設、智能交通產業發展七大專項行動。此舉不僅將引領全省交通新基建高質量發展,還將進一步創造新供給、激發新需求、培育新動能。
根據《方案》,智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專項行動將依托滬寧智慧高速公路、京杭運河智慧航道、魏村智慧船閘等一批建設項目,提升規劃、設計、建造、養護、運行管理等全要素、全周期數字化水平。智慧運輸服務專項行動將通過建設旅客聯程出行服務平臺、網絡貨運監測平臺等一系列客貨運服務平臺和系統,建立和完善全省公眾出行和貨物運輸信息服務體系。
交通大數據應用專項行動將重點打造以“智慧路網調度與服務云控平臺”為核心的一系列大數據云平臺,從行業監管、貨運物流、行政執法、客流預測等方面以數據賦能交通。新技術應用專項行動將大力支持5G、北斗等在交通領域的融合探索及應用,開展“5G+”北斗導航、“5G+”南京港集裝箱龍門吊智能化改造,“人工智能+”貨車源頭治超等一批應用項目。
江蘇還將建立自動駕駛、水下隧道智能設計建造與養護技術裝備行業研發中心等一系列產業創新平臺;通過新一代國家交通控制網試點工程、太倉港無人駕駛集裝箱卡車運營等項目,推動培育智能交通產業集聚和快速發展。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