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10-09 14:26:49 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關注中物聯
烏魯木齊,曾是駝鈴聲聲、客商往來頻繁的絲綢之路貿易重鎮。如今,這座天山腳下的現代化都市,借力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的有利契機,正續寫著絲路新華章。
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是新疆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的標志性工程之一,廣受關注。近日,在位于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的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鐵路口岸綜合服務樓里,商戶正有序辦理著業務。在中歐班列通關專用窗口,新疆廣易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外勤人員郭明亮正在辦理貨物出口業務,“我公司要發一整列火車貨物到哈薩克斯坦。這里實行鐵路貨運和海關通關查驗一站式服務,手續一天就能辦妥,真是太方便了。”借助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交通優勢和便捷服務,郭明亮所在企業每月發貨班列數從一兩列增長到了六七列。
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發展服務中心主任吳曉嬌說:“實行一站式服務后,鐵路和海關業務都在這里集中辦理,大大方便了商貿企業。以往光是辦理鐵路貨運業務,多個部門跑下來要三四天,現在半天就可完成。海關還實行24小時通關模式,可網上辦公。”
為加快國際物流通道建設,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首創中歐(中亞)班列集拼集運、“組團出海”,開展公鐵海多式聯運,形成中歐(中亞)班列相互補軸、零散貨物集結開行模式。截至8月份,累計開行中歐(中亞)班列4700余列,線路達21條,通達境外19個國家、26個城市,形成了多點多向的班列開行格局。同時,與100余家企業建立攬貨聯盟,運載貨物拓展至200多個品類,實行24小時通關模式。
“高效便利的服務,實現了貨物快速聚集、集散分撥、倉儲交易、高效周轉,讓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的樞紐作用日益凸顯。”新疆國際陸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馬春雷介紹,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擁有我國西出通道距離中亞、西亞、歐洲最近的鐵路樞紐,連接東西、通達歐亞,正在打造歐亞陸路國際物流樞紐、國際供應鏈組織中心和開放型現代產業集聚高地。
2018年,正威國際集團投資興建的新疆“一帶一路”產業園項目落戶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這是手機檢驗合格與否的關鍵環節,我一定要把好這道關。”在烏魯木齊軟件園新疆銘威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手機包裝組車間,品質部FQC手機組裝車間組長阿布都艾力·熱西提和5名組員,為一臺臺即將下線的手機進行著各項“體檢”。今年23歲的阿布都艾力·熱西提大學畢業后選擇了家鄉的這家企業,“企業發展前景好,能學到新技術,現在每月能拿到4000多元工資”。新疆銘威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共有300多名員工,其中像阿布都艾力·熱西提這樣的員工占到了六成。
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聚集了正威國際集團、河南保稅集團等一批大型企業,現有商貿物流類企業780家,工業、服務業等企業260家,初步形成商貿物流業為主,工業、服務業為輔的產業發展格局。
為高質量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新疆出臺了《2021年自治區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工作要點》。烏魯木齊在不斷完善國際陸港區功能外,還積極推動機場改擴建工程、國際紡織品服裝商貿中心等重點工程加快建設,交通樞紐中心、商貿物流中心、文化科教中心、醫療服務中心、區域金融中心服務功能得到了穩步提升。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