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12-13 15:35:41 北京商報
關注中物聯
近年來,我國肉類、水果以及疫苗、生物制劑等冷鏈產品市場需求快速增長,推動冷鏈物流較快發展,但仍面臨冷鏈物流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等瓶頸。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冷鏈物流承擔著保障疫苗安全配送和食品穩定供應的艱巨任務。為此,12月12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的通知。其中提到,針對冷鏈等可能引發的輸入性疫情,要建立健全進口凍品集中監管制度。
具體而言,在強化檢驗檢測檢疫方面,通知提到,要筑牢疫情外防輸入防線。完善口岸城市防控措施,建立多點觸發的監測預警機制,嚴格執行高風險崗位人員核酸檢測等規定,切實做到閉環管理。
針對冷鏈等可能引發的輸入性疫情,排查入境、倉儲、加工、運輸、銷售等環節,建立健全進口凍品集中監管制度,壓實行業主管部門責任,健全進口冷鏈食品檢驗檢疫制度,加強檢驗檢疫結果、貨物來源去向等關鍵數據共享,做到批批檢測、件件消殺,全程可追溯、全鏈條監管,堵住疫情防控漏洞。
同一天,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也發布了關于加強口岸城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進口冷鏈食品入境量較大的口岸城市要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建設集中監管倉,對進口冷鏈食品入庫統一消殺、統一檢測。海關、交通運輸、市場監管、疾控等部門要按職責督促相關企業落實進口冷鏈食品入境、倉儲、生產、加工、運輸、銷售等各環節疫情防控要求,依托信息化手段推動全鏈條追溯。
此外,對于冷鏈物流“十四五”的整體發展,通知也給出了明確的答案。通知提到,到2025年,要初步形成銜接產地銷地、覆蓋城市鄉村、聯通國內國際的冷鏈物流網絡,基本建成符合我國國情和產業結構特點、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冷鏈物流體系,調節農產品跨季節供需、支撐冷鏈產品跨區域流通的能力和效率顯著提高,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支撐保障作用顯著增強。
例如在基礎設施方面,依托農產品優勢產區、重要集散地和主銷區,布局建設100個左右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圍繞服務農產品產地集散、優化冷鏈產品銷地網絡,建設一批產銷冷鏈集配中心;聚焦產地“最先一公里”和城市“最后一公里”,補齊兩端冷鏈物流設施短板,基本建成以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為核心、產銷冷鏈集配中心和兩端冷鏈物流設施為支撐的三級冷鏈物流節點設施網絡,支撐冷鏈物流深度融入“通道+樞紐+網絡”現代物流運行體系,與國家物流網絡實現協同建設、融合發展。
監管也是冷鏈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知提到,到2025年,冷鏈物流監管法律法規要進一步完善,“政府監管、企業自管、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的監管機制基本建立,貫穿冷鏈物流全流程的監測監管體系初步形成。冷藏車、冷藏箱、重點冷鏈產品全程監控基本實現全覆蓋。醫藥產品冷鏈追溯體系進一步完善,廣覆蓋、高效率、低成本、安全可靠的醫藥產品冷鏈物流網絡基本形成。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