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5-31 14:28:33 證券時報

5月30日下午,全國財政支持穩住經濟大盤工作視頻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貫徹落實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布置落實有關財政政策。會議強調,在當前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時刻,堅持將“三保”支出作為預算支出重點,首先保障教師等重點群體工資、養老金等按時發放,并將疫苗接種、核酸檢測、患者救治、防疫物資及必要生活物資保供等疫情防控必要支出,作為“三保”支出的重要內容。
會議認為,國務院穩經濟6方面33項一攬子政策措施中,有24項直接涉及財政部門的職責,涵蓋稅收、專項債券、政府采購、支出政策、民生社保等。各級財政部門要堅定信心、迎難而上,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著力保市場主體以保就業保民生,努力確保二季度經濟實現合理增長和失業率盡快下降。
一是進一步加大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力度,雪中送炭幫企業渡難關。著力穩市場主體穩就業,研究將更多行業納入按月全額退還增量留抵稅額、一次性全額退還存量留抵稅額政策范圍,預計新增留抵退稅1400多億元,今年出臺的各項留抵退稅政策新增退稅總額達到約1.64萬億元。加快退稅進度,加強庫款資金保障,依法嚴懲偷稅、騙稅等行為。
二是加快財政支出進度,盡早發揮資金和政策效益。中央財政要推動有關轉移支付盡快下達,各地要強化預算執行管理,把支出進度提上來。加緊推進已納入年度計劃安排的重大工程建設,用好已下達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加大存量資金盤活力度,對結余資金和連續兩年未用完的結轉資金按規定收回統籌使用,對不足兩年的結轉資金中不需按原用途使用的資金收回統籌用于經濟社會發展急需支持的領域。
三是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使用并擴大支持范圍,著力促進穩增長、穩投資。截至5月27日,已累計發行新增專項債券1.85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約1.36萬億元,占已下達限額的54%。省級財政部門要抓緊調整專項債券發行計劃,合理選擇發行時間,加快支出進度,確保今年新增專項債券在6月底前基本發行完畢,力爭在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畢。
四是全力以赴穩住市場主體,支持中小微企業紓困解難健康發展。指導督促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嚴格落實再擔保合作業務規模不低于1萬億元的要求,下達小微企業融資擔保降費獎補資金,支持擴大融資擔保業務規模、降低擔保費率。加大政府采購支持中小企業力度。擴大實施社保費緩繳政策。加大穩崗支持力度,將大型企業穩崗返還比例由30%提至50%;失業保險留工補助受益范圍由中小微企業擴大至受疫情嚴重影響暫時無法正常生產經營的所有參保企業;增加發放一次性擴崗補助等。
五是有效擴大投資和消費,釋放內需潛力。一方面,積極擴大有效投資。財政部將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協作,進一步加快下達預算。另一方面,促進居民消費持續恢復。階段性減征部分乘用車購置稅600億元,進一步提振汽車消費。
六是堅持居安思危,確保糧食能源安全。在前期已發放200億元農資補貼基礎上,再次下達100億元農資補貼;適當提高了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等,提高糧食安全保障能力。支持煤炭等能源資源增產增儲。
七是支持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推動暢通經濟循環。加大對民航等受疫情影響較大行業企業的紓困支持力度,對國內客運航班運行實施階段性財政補貼。中央財政安排約50億元,擇優支持全國性重點物流樞紐城市,降低綜合貨運成本。安排約63.6億元資金支持加快農產品供應鏈體系建設、實施縣域商業建設行動,安排約50億元支持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并已下達了部分資金。推動降低市場主體房屋租金、用水用電用網等成本。
八是完善政策措施,切實保障基本民生。實施住房公積金階段性支持政策。完善農業轉移人口支持政策,加大對新增落戶人口獎勵力度,加大隨遷子女義務教育獎勵力度。強化社會民生兜底保障。當物價漲幅達到規定條件時,及時啟動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地方財政部門要做好資金保障。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