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6-20 10:50:28 物流指聞

物流倉庫里,成群的機器人抱著箱子來回穿梭,“智慧大腦”精細匹配著供應鏈方案和倉儲物流,訂單按照效率最優原則奔向打包發貨區。倉庫外,無人駕駛的運輸車自主規劃行駛路線并實現自動避障,7X24小時運輸作業。一年一度的“618”大促來臨,物流供應鏈再次成為看點。
較往年比,今年的供應鏈由于受疫情反復、停工停產等因素的影響而承載了更大的壓力。京東方面預計,今年“618"期間,全國單日峰值操作貨量預計將超過6000萬件。
為應對這一挑戰,越來越多的機器人、自動化系統、無人車加入從倉儲、干線,到最后一公里運輸等供應鏈的各個環節,以保障物流的通暢。
在內部物流環節,總部位于深圳的倉儲機器人企業海柔創新表示其有60多個客戶項目屬于此次618的“前鋒主力”,較去年同期增長近一倍。海柔創新副總裁劉敬濤表示,公司的ACR系統為618這樣的大促匹配了針對性的方案,從倉儲物流端為供應鏈“解壓”。
“在大促準備階段,ACR系統可以根據商家的歷史訂單和促銷計劃,科學規劃存儲區域,預測訂單處理規模,為更高效的訂單處理做好準備。在發貨高峰期,ACR系統則‘軟硬兼施’,依據軟件算法合并相同產品的訂單任務,優化機器人硬件的行走路徑,讓機器人減少重復搬箱,使訂單處理速度提高3-4倍,” 劉敬濤表示。
倉儲作為物流長鏈中至關重要的一環,正在迎來空前巨大的市場需求。根據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智能倉儲市場規模約為594.70億元;到2021年增長至1126億元,同比增速約為16.6%。
咨詢機構Gartner預測,到2026年,75%的大型企業將在其倉庫運營中采用某種形式的內部物流集成式智能機器人,特別是可以部署在倉庫和配送中心的內部智能機器人。
風口之下,海柔創新“軟硬兼修”的ACR系統在全球落地的項目總數已從去年底的300多個增加到目前的超500個。客戶包括了多家零售電商商家,及大量為供應鏈提供物流服務保障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覆蓋包括鞋服、3C電子、美妝等在內的消費者高頻購買的熱門產品行業。
在倉庫之外的供應鏈其他環節,各式各樣的自動化系統也在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為干線物流、限定場景,以及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最后一公里運輸”提供解決方案。
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認為,數字化轉型已成為中國物流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抓手。“受新冠肺炎疫情反復的影響,疊加人口紅利的退潮,為應對一線用工的緊缺,實現物流業降本提效的目標,物流企業進行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顯得更加迫切。”
馭勢科技市場總監張曉丹表示,馭勢科技在行業內率先提出“全場景”自動駕駛戰略,使用無需人類駕駛的無人車,實現在多類實體經濟場景下的物流作業,降本增效,為供應鏈解壓。
今年5月,由馭勢科技提供的全球首批機坪無人駕駛行李牽引車,在烏魯木齊國際機場實現了10000公里真無人商業運營里程的突破。無人車隊在新疆冬季氣候環境最挑戰的時刻加入機坪貨郵轉運流程,應對了多種工況下的機場內運輸需求,單日最高運力近400公里,往返累計運營約1800趟,為機場節省了三班人力約9人。
同時,馭勢科技自主研發的無人駕駛配送車應多地民生需求,駛入上海、廣州等地社區,保障社區、街道的生活物資配送。在勞動力密集的制造業廠區,如西南地區的某大型國有工業企業,對物流節拍有著較高的要求。應數智化轉型的訴求,該企業率先引入馭勢科技研發的無人駕駛物流車,以實現24小時不間斷的物料運輸服務,為企業生產爬坡助力。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