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8-09 08:57:22 經濟參考報

記者8月8日從2022世界機器人大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國機器人產業規模持續增長,2021年工業機器人產量達到36.6萬臺,同比增長67.9%。服務機器人產量達到921.4萬臺,同比增長48.9%。下一步,工信部將進一步維護機器人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加快實施“機器人+”應用行動,支撐各行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
近年來,我國機器人應用領域不斷拓展。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汪宏介紹,工業機器人已應用到國民經濟52個行業大類,143個行業中類,不僅加速了傳統產業的數字化轉型步伐,也全面支撐新能源汽車、光伏電池等新興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服務機器人在餐飲、零售、物流配送、醫療康復等領域不斷提升社會服務水平。特種機器人作業能力明顯增強。
“我國基本形成了從機器人零部件到整機,再到機器人應用的全產業鏈體系,產業鏈韌性不斷增強。一批零部件、整機、系統集成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脫穎而出。”汪宏說。
工信部將進一步維護機器人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全面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加快實施“機器人+”應用行動。
在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上,將持續推動國內外企業、研發機構加強聯系,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推動國內外機器人零部件和整機企業形成互相依存、共同發展的產業鏈供應鏈伙伴關系。在全面提升產業基礎能力上,將系統推進機器人核心零部件、軟件和整機企業開展聯合攻關,持續推動機器人共性技術研究。
同時,工信部將加快實施“機器人+”應用行動。“我們將深耕行業應用,遴選發布一批應用成效顯著的機器人產品和場景。同時拓展新興應用,鼓勵政產學研協同創新,形成一批先進適用的機器人產品和解決方案,支撐各行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汪宏說。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