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1-10 10:08:40 中國重汽
關注中物聯
近年來,商用車行業競爭愈演愈烈,頭部企業間的爭奪更是進入了白熱化。想要高手間的對決中出奇制勝,核心技術是最好的殺手锏,對于商用車領域而言,動力系統正是核心所在。
2022年,中國重汽在高端大馬力市場大放光彩,在牽引車細分市場,中國重汽500馬力以上產品市占率從2021年的18%大幅提升至31.7%,躍居行業第一。作為商用車企業中的“科技控”,中國重汽優化企業結構,深刻洞察市場,引領中國物流運輸裝備進入高端新時代。
集團協同研發 醞釀創新果實
中國重汽積極布局高端動力市場的底氣,首先源于科研上的厚積薄發。近年來,中國重汽不斷增加研發投入占比,資金投入始終保持在年均30%以上的增幅,敢于科研投入,才得以修煉出科技創新上的硬本領。目前,中國重汽擁有國家唯一的重型汽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并成為中國汽車行業專利最多的企業。
另一方面,依托集團資源優勢,中國重汽與世界動力巨頭濰柴動力,走向更全面的集團協同研發快速發展道路,在研發、產品、市場上形成優勢互補,奠定了中國重汽在動力市場的高起點。2022年,除了大馬力市場的喜人成就外,中國重汽、濰柴動力還聯合發布了全國首臺商業化氫內燃機重卡——中國重汽黃河X7,攜手開創行業先河。無論是內燃機技術上的突破,還是服務上的優化,濰柴動力的每一次升級,都為中國重汽增添向上動力。目前,濰柴發動機與中國重汽全系整車產品已實現最優匹配,以兩家頂尖企業的創新融合,為高效物流加碼。
布局細分市場 重新定義高端重卡典范
眾所周知,無論各領域都有過頂尖科技成果淪為“曲高和寡”的前例。中國重汽在篤行科技創新的同時,始終秉持“客戶滿意是我們的宗旨”的核心價值觀,持續深耕場景,做到了產品從科技中來,到卡友中去,讓科技成果切實服務于卡友的創富升級,贏得市場與口碑的雙豐收。
2022年,中國重汽憑借強大韌性,在行業逆風中扛穩了國內重卡行業銷量和市占率“雙第一”的大旗。500馬力以上牽引車細分市場中,中國重汽取得市占率第一的好成績,與此同時,搭載濰柴WP14T發動機的中國重汽豪沃610大馬力牽引車,輕松實現年銷量過萬。中國重汽以科技創新為主導,贏得了行業矚目與客戶信賴,當之無愧穩居行業龍頭。
奮進新征程 加足馬力攻創新
2023年,百業重啟,物流運輸需求加速釋放;商用車市場將迎來新一輪的政策調整;“雙碳”背景下,商用汽車產業綠色變革加劇……當商用車行業迎來新變局,中國重汽早早掌握了清晰發展脈絡,以“科技引領+解決方案”為核心戰略,在新時代、新征程,實現新跨越。
2023年,中國重汽將繼續秉持著正向研發戰略,深化與濰柴動力的協同合作,實現大馬力動力系統升級,加速濰柴全球首款本體熱效率52.28%柴油機和54.16%天然氣發動機與中國重汽產品的整車匹配。在新能源賽道上,中國重汽加大研發力度,力爭在關鍵核心技術上實現更多突破,重卡商業化應用,低碳運輸賦能,都為中國經濟的綠色可持續發展貢獻重汽力量。
結語:科技創新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支撐,2022年,中國重汽在科技研發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為企業在2023年持續騰飛蓄積磅礴之力。2023年,中國重汽是否能夠憑借“科技定乾坤”的策略再次旗開得勝?讓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