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12-21 16:33:57 tom
關注中物聯
近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了《中國綠色物流發展報告(2023)》(下稱《報告》),為我國物流行業綠色化發展提供了路線依據,也為眾多物流企業綠色化轉型提供了具體指引。
根據《中國綠色物流發展報告(2023)》顯示,物流行業是能源密集型行業,溫室氣體排放量顯著。當前,我國物流業碳排放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9%左右。據測算,貨物運輸及配送活動、裝卸搬運及倉儲活動、輔助物流活動是物流業碳排放的三大來源。
其中裝卸搬運及倉儲活動作為三大場景中工作場景較為簡單、新能源技術最為成熟的領域,是我國目前推進物流綠色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在《報告》中提及的綠色物流評估指標中顯示,新能源叉車比重≥60%才能評選一星綠色物流企業,比重≥70%可評選二星綠色物流企業,比重≥90%才可評選三星綠色物流企業。而在貨物運輸及配送場景中,新能源輕卡≥30%即可評選三星綠色物流企業,新能源中重卡≥20%即可評選三星綠色物流企業。
由此可見,新能源叉車的規模化應用對于物流企業綠色化轉型至關重要。可就目前而言,由于新能源叉車較傳統燃油叉車采購成本略高,所以很多企業并不愿意使用新能源叉車。但事實上,在當前市場中,隨著新能源技術的不斷進步,部分品牌新能源叉車全生命周期成本已經比燃油叉車更低,對于物流企業而言也更具性價比。
綠色環保,節能高效
以我國新能源叉車領域領先企業比亞迪叉車為例,比亞迪叉車依托于比亞迪集團強大的科技實力,已經掌握了包括電池、電機、電控等在內的新能源叉車全產業鏈核心技術,例如比亞迪叉車引以為傲的磷酸鐵鋰電池技術,在電芯、電控、BMS、Pack以及與叉車的匹配五個環節都非常成熟,具有長壽命、高安全、免維護、零污染快速充電、續航時間長等優點。
不僅如此,比亞迪叉車還兼具低成本運營的優勢。今年以來,由于國內油價不斷上漲,燃油叉車成為名副其實的“耗油大戶”,越來越多物流企業都更傾向于優先選擇鋰電新能源叉車。使用比亞迪叉車能更直觀感受到使用成本的大幅降低,據統計,相同工況下比亞迪叉車比燃油叉車使用成本低80%,比鉛酸電池叉車使用成本低30%,一臺比亞迪叉車的運營費用,一年下來就能為企業節省十多萬元。而且,比亞迪叉車具有超長使用壽命,在生命周期內無需更換電池,電池免維護,減少了更換碳刷、添加蒸餾水等維護保養費用,更不用像發動機那樣需要周期性的維護保養,省錢又省心。
紫金鵬供應鏈在多年前便已開始使用比亞迪叉車,據其董事長席明邦介紹:“普通燃油叉車每天油耗費用至少需要超過100元,基本會保持在200元左右,但電動叉車每天如果滿負荷運行,電費也僅有30多元,正常情況下僅需10元左右。所以,僅在使用費用方面比亞迪純電動叉車就能為我們省下一大筆錢。此外,燃油叉車的維修保養費用也非常昂貴,據我們實際運營所得,每輛燃油叉車每年的維修保養費用至少需要1萬多元,而比亞迪純電動叉車的維修保養費用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由此可見,使用比亞迪新能源叉車可能會在初期帶來一定的一次性成本投入壓力,但從全生命周期來看,不僅不會成為物流企業的成本負擔,反而可以為物流企業降低運營成本、實現高效運營,還可以顯著降低碳排放量,為企業綠色轉型提供強大助力。
銳意創新,技術領先
作為我國新能源叉車行業領先企業,比亞迪叉車尤為重視技術創新。
比亞迪叉車總經理畢國忠曾表示:“技術創新是比亞迪叉車的DNA、核心競爭力,也是比亞迪叉車之后五年甚至十年走向世界的發展新動能。未來,比亞迪叉車將重點抓好創新發展,不斷提高產品品質。”
依托新能源的關鍵核心技術,比亞迪叉車持續創新,推出的多款電叉新品成為銷量網紅,包括今年在CeMAT展會上展出的CHE2023平衡重式叉車、AR16P高位前移堆垛車、2R25P前移式叉車、全新的EL系列平衡重式叉車、全新一代F/FE系列平衡重式叉車、全新一代可快速部署的搬運機器人,及藍蟻二代系列微型托盤搬運車,得到了各行各業用戶的贊譽。
通過“自主研發+合作研發”模式,比亞迪叉車近年來圍繞多系列、寬矩陣的鋰電平衡重式叉車產品推陳革新,并憑借先進的自動化制造水平、與物聯網、智能化技術的深度融合,率先布局智能化叉車領域,打造出先進前沿的比亞迪搬運機器人系列產品,為全球叉車業豎起了發展標桿。
未來,隨著物流行業全面向綠色化、智能化變革,勢必會對智能化新能源叉車提出更高要求,而比亞迪叉車近年來始終致力于銳意創新、不斷突破,未來一定能為物流行業提供更加高效、更加智能、更加綠色、更加低成本的解決方案,助推我國物流行業、物流企業更快實現綠色化高質量發展。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