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4-30 12:11:01 中物聯采購與供應鏈管理專委會

——在疫情對制造業供應鏈影響調研視頻會上的講話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 蔡進
4月28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采購與供應鏈管理專業委員會協助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組織召開“疫情對制造供應鏈影響調研視頻會”,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出席并作總結講話。
非常榮幸能參加工信部的制造業供應鏈情況在線交流。今天的會議圍繞制造業企業供應鏈現狀、存在的問題,了解新冠疫情對制造業企業供應鏈的沖擊和影響,調研對保制造業供應鏈穩定的政策建議,對于推進制造業全產業鏈、供應鏈的恢復和未來發展是很好的途徑。結合16家企業和2位專家的發言我談4個方面的認識。
一、對當前制造業企業復工復產的基本判斷。
1. 制造業企業復工復產情況總體較好。從3月份各項數據來看,制造業復工復產的運行情況符合預期。我們中物聯和國家統計局聯合發布的制造業PMI調查數據也和今天在線會議反應的情況基本相吻合。3月制造業PMI已經恢復到了52%,呈現出恢復性拐點。我預計4月的PMI也會保持一個向好的趨勢。經濟恢復繼續向好的方向發展,這是政府部門和市場主體共同推進的結果。
2. 物流體系已經基本恢復正常運行。3月份以來,復工復產重點解決了物流瓶頸的問題。3月物流景氣指數是51.5%,可以說處于比較高的水平,說明目前物流供給資源基本能支撐國民經濟正常運行水平。剛才很多企業也談到,目前復工復產,國內物流已經能夠得到保障。
3.制造業復工復產表現為整個產業鏈的復工復產。當前制造業復工復產不是孤立的單個企業問題,而是從整個產業鏈的角度推進復產復工,上下游都明顯恢復生產經營。從3月份制造業 PMI指數來看,制造業各產業的生產經營都呈現出比較明顯的恢復性增長。供應鏈、產業鏈的迅速恢復反映的是供應鏈的基本能力、響應能力和較好的彈性。
4.微觀層面企業供應鏈恢復情況各有差別。從企業微觀情況看,凡是供應鏈能力比較強的企業,或者說是生產組織能力強的企業,在抗擊疫情中發揮的作用較大,在復工復產過程中表現得彈性較強、恢復更快。我們現在關注制造業的發展,不僅是在生產領域,而是要基于供應鏈推進制造業的發展;不僅關注生產的產品,而是關注圍繞供應鏈形成的組織方式。德國工業4.0也不僅僅是技術創新本身,而是用技術解決生產組織方式的創新、管理水平的提升、協同能力的提高。
二、要充分重視當前面臨的不確定性因素。
1.要夯實需求基礎。在復工復產方面,如果說3月份的焦點是解決物流問題,解決供應短缺問題,那么4月以后真正解決復工復產問題的核心是需求。很多企業談到了,要通過一系列措施擴大需求增長,以拉動整個供應鏈進一步恢復,通過供應鏈拉動產業鏈迅速恢復。
2.要及時把握國際產業鏈和國際市場的變化趨勢。受國際疫情的沖擊,來自國際市場的訂單萎縮。3月新出口訂單指數只有46%,4月份出口訂單依然低迷,形勢嚴峻。尤其是基于全球供應鏈的外向型企業要有充分準備,對出口訂單要認真籌劃。從全球化角度來說,要認真考慮跨境供應鏈穩定和安全。
3.要重視產業分化的情況。從產業分類看,制造業復工復產運行最好的是消費品加工等行業。這些行業關乎防控疫情、保障民生和醫療物資供應,企業開工率一直比較高。高新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也恢復得不錯。但出口型產業,如紡織、服裝的復工復產在4月份遇到的問題可能比較大。原材料工業企業復工復產進展也可以,但相對裝備消費品行業和制造業較慢。
4.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的復工復產壓力大。最近一個多月隨著有關政策扶持和供應鏈傳導作用,這種情況應該會慢慢緩解。中小企業的復工復產是最基礎的、最根本的。有了中小企業復工復產,才有“保就業”,也產生終端需求。
三、基于供應鏈產業鏈的穩定精準施策。
這次會上各位企業家針對如何加強制造業供應鏈產業鏈穩定運行,提出了非常好的建議:
1. 要千方百計擴大內需。從當前國際疫情判斷,外需短期會收縮。我們應加大支持力度擴大國內消費需求,這樣才能推動整個經濟進入正常運行狀況。
2. 金融財稅政策應精準施策,要基于供應鏈、產業鏈,采取一業一策。剛才幾乎每個企業都提出金融財稅政策的扶持。但每個企業對于金融財稅政策的需求不一樣。金融財稅政策要精細化,要依托供應鏈采取一業一策,才能真正推進每個產業和不同供應鏈的復工復產。
3. 要加大加快改善營商環境,進一步扶持中小企業。在當前階段,扶持中小企業發展一要提供訂單需求,二要切實解決中小企業資金困難,三要基于供應鏈穩定,加大對營商環境的改善。剛才很多企業也談到希望改善營商環境,簡化行政手續,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效率。
4. 要保證全球供應鏈穩定。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全球供應鏈穩定。要充分發揮中歐班列的重要作用,要把中歐班列作為保障全球供應鏈穩定的戰略通道。
5. 要著力降低物流成本。短期內降低物流成本,主要是通過政府降低行政性成本,這對企業恢復生產經營支持很大。
四、要著眼于長遠,把握制造業供應鏈產業鏈發展的趨勢。這次會議很多企業都是從長遠著眼提出對穩定供應鏈的建議。
1.更加關注實體經濟體系的完善與優化。此次疫情直接沖擊實體經濟,和2008年金融危機傳導到實體經濟不同。面對這次沖擊,無論中國還是其他國家都越來越重視實體經濟的完善與優化,尤其疫情過后,人們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出行方式等都可能發生變化。我們在未來要重點把握進一步優化實體經濟結構。
2. 要更加關注供應鏈安全體系建設。多數企業都談到了供應鏈安全和穩定。我國要建立國內供應鏈的閉環體系,以避免受國外突發事件的沖擊而措手不及。我國產業體系是全球最完整的,建立供應鏈安全體系更有基礎。我們不僅做產品創新,技術創新,還要做生產組織方式的創新,這“三新”缺一不可。智能化的生產和智能化的供應鏈結合起來才具有先進性。
3. 要做好供應鏈基礎工作。很多企業都談到要加強供應鏈基礎工作。至少要做好五個方面的基礎工作:一是建立供應鏈標準體系,二是建設供應鏈公共服務平臺,公共服務平臺與企業平臺實現對接。三是加強供應鏈數據化建設。通過先進技術推動供應鏈模式創新。四是加快建立我國供應鏈風險監測預警體系和供應鏈安全體系。五是加大供應鏈人才培養力度。 在加強供應鏈基礎工作方面有關部門應加大力度推進。我們中物聯積極配合工信部等有關部門提供全方位服務和支持。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馬增榮赴長春富晟集團有限公司走訪交流
- 2025年4月電子刊“物流標準化動態”編輯發行
- 中國物流標準大講堂第33期:《集裝式移動冷庫通用技術與使用配置要求》《冷庫低碳評價指標》2項標準宣貫
- 崔忠付一行赴武漢長江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開展星級數字化倉庫評估
- 2025年4月份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0.2%
- 經營活動延續平穩擴張態勢,企業樂觀預期保持穩定——2025年4月份非制造業PMI分析
- 2025年4月份中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4%
- 制造業出口短期有所收緊,經濟穩定運行仍有較好基礎——2025年4月份制造業PMI分析
- 2025年4月份制造業PMI為49%
- 馬增榮赴一汽物流有限公司走訪交流
- 2025年企業數智采購供應鏈高質量發展論壇在福州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