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聯合會專區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聯合會快訊 > 統計信息 > 正文

2023年6月份CBMI顯示:供需聯動回升 市場運行向好

發布時間:2023-07-05 09:00:00 科技信息部

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調查、發布的2023年6月份中國大宗商品指數(CBMI)為102.8%,指數連續兩個月上升,本月較上月上升2.1個百分點。各分項指數中,供應指數連續兩個月上升,銷售指數止跌反彈,庫存指數有所回落。從指數的變化情況來看,本月指數繼續上升,且供需雙側聯動上揚,特別是需求端回升力度強于供應端,令市場庫存壓力持續緩解,顯示在宏觀預期改善的刺激下,大宗商品市場需求恢復,市場人氣有所積聚,采購、生產等經營活動積極,6月份國內大宗商品市場呈現 “供需雙旺、穩中向好”的特征。對于即將到來7月份,我們仍持謹慎態度,具體表現在:在宏觀面,國內經濟復蘇較為溫和,民間投資、外貿出口和房地產等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偏弱,預計后期政策仍有加碼空間,將對市場信心帶來提振;在需求端,高溫和多雨季節來臨,全國性的需求淡季特征趨于明顯,預計7月份需求將會出現回落;在供給端,雖然今年以來大多數的時間生產企業均處于虧損狀態,但企業減產動力不足,商品供應整體仍處于高位狀態,預計后期供應端總量即使出現回落,但供應端仍將強于需求端,市場供過于求的狀態將會持續。綜合來看,7月份大宗商品市場將會呈現供強需弱的格局,但政策托舉的預期客觀存在,在二者的博弈下,大宗商品價格將維持區間波動,整體小幅走低。

一、商品供應持續增加

2023年6月份,大宗商品供應指數兩連升至107.0%,較上月上升1.8個百分點,顯示隨著國內經濟溫和復蘇,加之需求恢復以及生產利潤有所修復,生產企業對后市預期良好,生產熱情高漲,國內大宗商品市場供應量持續增加,供應壓力不斷加大。從各主要商品來看,本月煤炭供應指數升至2020年8月份以來的最高,各類商品供應量較上月均有所增加,其中鋼鐵供應量時隔兩個月后再現增長態勢,且除成品油供應量增速略有減緩外,其余品種均呈現增速加快的格局。

image001

1、利潤修復疊加需求釋放,鋼廠生產積極性提升,鋼市供應有所增加

2023年6月份,鋼鐵供應指數繼續上升,當月供應量較上月增加3.2%,時隔兩個月后再現增長態,顯示隨著本月鋼價抬升,加之需求階段性釋放,前期高爐檢修基本結束,重點鋼企粗鋼日均產量連續兩旬回升,鋼市供應量有所增加。6月份以來,由于經濟數據表現不佳,市場對于穩增長政策再次加碼的預期較強,從而帶動了國內鋼材市場的震蕩反彈,鋼企盈利獲得一定修復,鋼鐵企業生產釋放力度呈現較強的韌性。據蘭格鋼鐵網調研數據顯示,6月份全國百家中小鋼企高爐開工率的均值為79.6%,與5月份基本持平。從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旬產數據來看,由于鋼材品種利潤的明顯改善,從而推動了大中型鋼鐵生產企業的產能呈現加快釋放的態勢。6月份,鋼鐵行業PMI生產指數為49.9%,環比上升22.4個百分點。據中鋼協統計,6月上旬,重點統計鋼鐵企業粗鋼日產223.11萬噸,環比增長6.48%,生鐵日產200.36萬噸,環比增長3.56%,鋼材日產206.35萬噸,環比下降4.23%。到6月中旬時,重點統計鋼鐵企業粗鋼日產226.27萬噸,環比增長1.42%,生鐵日產201.81萬噸,環比增長0.73%。鋼材日產216.75萬噸,環比增長5.04%。數據顯示本月鋼鐵生產整體較上月有所增加。從鋼市供應端的情況來看,6月份以來,鋼廠減產動力不足,重點鋼企粗鋼日均產量連續兩旬回升。不過,考慮到不同鋼材品種的價差,6月份流入建筑鋼的鐵水比例較小,加上電爐鋼開工率偏低,導致當月建筑鋼材供應量沒有大幅提升。進入7月份以后,生產端或將隨著需求承壓而有所下降,生產端可能呈現先揚后抑態勢,月初由于需求仍有一定支撐,加上利潤水平波動不大,企業仍有一定生產意愿,但后半月隨著需求逐漸收縮,供需矛盾再度突出,企業利潤下降,生產端可能相應下降。綜合分析,預計7月份市場供應壓力將會有所緩解。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本月熱卷板、中厚板的出貨壓力將會加大,如果鋼廠沒有大范圍的檢修,國內建筑鋼產量環比會有增加。

2、發運量疊加到港量增加,鐵礦石遠端供應及近端供應表現較為強勢

2023年6月份,鐵礦石供應指數兩連升至2022年9月份以來的最高,當月供應量較上月增加4.8%,增速較上月加快2.1個百分點。數據顯示,6月份鐵礦石供應端整體表現相對強勢,從日均角度來看,由于季末沖量6月份鐵礦石供應依舊保持較強增勢,遠端供應強于近端供應。鐵礦石到港,6月份鐵礦石到港量預計9526.3萬噸。日均到港317.5萬噸,目前處于今年月度中位水平,同比去年同期增加220萬噸。2023年截止6月份中國45港鐵礦石到港量總計5.78億噸。從遠端供應來看,6月份鐵礦石發運量預計13475萬噸。日均發運450萬噸,月環比增加467萬噸,處于今年以來絕對高位值,同比去年同期增加358萬噸。由于6月份全球鐵礦石發運量處于部分礦山財年的季末沖量從而趨于寬松,整體日均發運維持增勢。今年以來全球鐵礦石累計發運量7.44億噸。根據目前季末沖量發運影響,7月份上半月到港或出現明顯增量,隨著沖量表現結束后,或會再次出現回落態勢。綜合預計7月中國45港鐵礦石到港量月環比或將增加370萬噸左右,達至10200萬噸處于今年月度中等偏高值。另外,根據目前各礦山發運情況折季節性來看,預計7月全球鐵礦石發運量將出現回落趨勢,總量或減少356萬噸達至今年月度中位偏高值。展望7月份,預計鐵礦石供需面或將呈現供強需弱的局面,供應端在海外礦山季末沖量結束后全球鐵礦石發運將有所回落,到港量則將出現沖高趨勢,整體供應水平呈現為遠弱近強;

3、產地煤礦維持正常生產,煤炭供應增速繼續加快

2023年6月份,煤炭供應量較上月增加6.2%,增速較上月加快0.3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加快,顯示隨著產地價格漲勢連連,多數煤礦保持正常生產,整體煤炭供應穩中有升。6月份產地煤礦維持正常生產,煤炭供應端較為穩定。現在國有大礦積極保供為主,供應基本維持較寬松狀態。貿易商多謹慎觀望態度為主,采購節奏有所放緩。產地銷售較好煤礦開始漲價,市場有所提振。從各主要產地的情況來看,近期產地價格漲勢連連,內蒙區域多數煤礦保持正常生產,整體煤炭供應基本穩定。由于北港價格持續上行,疊加大型煤企站臺外購價格再次上調,市場情緒進一步提振,下游客戶拉運積極性提升,市場煤銷售好轉,礦區拉運車輛增多,普遍無庫存壓力;山西區域國有大礦仍以兌現長協保供煤為主,運輸周轉基本正常。市場情緒稍有好轉,貿易商、煤廠等用戶采購積極性提高,部分礦方表示到礦拉運車輛較前期增多,庫存壓力有所緩解;陜西區域內除個別煤礦因搬家倒面停產以外,多數煤礦保持正常生產。受近期高溫天氣影響,下游需求有所釋放,坑口拉運情況轉好,部分煤礦價格上調20-50元/噸。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1-5月份累計原煤產量181440.9萬噸,同比增長10.4%。5月份,生產原煤3.7億噸,同比增長10.3%,增速比上月放緩0.4個百分點,日均產量1187萬噸,隨著煤炭保供穩價政策深入推進,原煤生產繼續保持較快增長。1-5月份山西、內蒙古、陜西、新疆4省原煤產量合計為146685.1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80.1%。其中,山西、內蒙古、陜西、新疆原煤產量累計同比分別增長9.3%、15.2%、6.1%和28.5%,全國原煤產量不斷增長,動力煤供應方面明顯增加。據Mysteel煤礦開工數據顯示,截止6月24日,全國491家煤礦開工率為92.8%,周環比上升0.3%,內蒙地區部分煤礦本月煤管票不足,受個別煤礦復產影響,整體開工較上周小幅提升,開工率上升0.9%;陜西地區煤礦生產情況整體正常,大礦仍以長協保供為主,榆陽區6月21日洗選煤廠事故致使全區所有洗選煤廠停產、停建,開始安全整頓、檢查,受洗選煤廠停止運營影響,榆陽區煤礦庫存累積,開工率下降0.1%。近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做好2022年電煤中長期合同補簽換簽和履約監督工作的通知》,任務落實到各省,對于符合要求的中長期合同優先配置鐵路運力,全面加強合同監管。6月至9月為集中檢查期,整體來看國家能源保供效果明顯,預計7月份煤炭供應繼續保持穩中有升的態勢。

二、終端需求有所恢復

2023年6月份,大宗商品銷售指數止跌反彈,當月較上月回升3.8個百分點,至103.7%,顯示下游行業復蘇跡象明顯,市場訂貨積極性高漲,企業訂單組織順暢。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本月指數明顯回升,是建立在前期基數較低的基礎上,實際上需求回升仍較為溫和,特別是6月下旬以來,受高溫多雨天氣影響,需求淡季效應顯現,市場情緒再度趨于謹慎。從各主要商品的情況來看,本月各商品銷售量較上月均有增加,其中,鋼鐵、鐵礦石和煤炭銷售量止跌回升,有色金屬、化工和汽車銷售量繼續增加,且增速加快,成品油銷售量雖連續七個月增加,但本月受柴油需求下滑以及基數較高的影響,銷售增速略有減緩。

5月份,固投及三大領域投資單月同比表現均有所下滑;其中,基建投資及制造業投資仍保持增長態勢,帶動固定資產投資單月同比保持增長。房地產方面,受前期保交樓、地產銷售促進政策及金融支持地產融資等政策方面的帶動,地產竣工面積仍呈現增長態勢,但銷售面積同比再度轉負;地產施工及投資指標同比降速仍呈現繼續擴大趨勢。反映前期政策力度對房地產的改善持續性不足,目前LPR下調,將降低購房成本,利好地產需求釋放,但政策效果仍有待觀察。6月份,隨著市場階段性企穩反彈,市場備貨需求有所釋放,帶動大宗商品成交較上月略有回升。今年以來,財政政策持續發力,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地方政府新增專項債券發行達1.9萬億元。今年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8萬億元,前5個月即發行過半。按照測算,地方政府新增專項債券發行規模有可能在第三季度突破3.8萬億元的年度總額度,將對于后期基建投資產生積極帶動。

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5月商品房銷售面積降幅環比繼續擴大,顯示當前銷售復蘇較為不明朗,究其原因,居民收入預期轉弱、房企違約事件頻發限制了居民購房需求,此外,本輪房地產寬松周期節奏偏慢,力度偏弱,均不足以支撐地產銷售顯著修復。7月份,房市關注點落在寬松措施的出臺上面,包括降低存量房貸利率、松綁限購政策以釋放一二線城市的改善性需求、國開行增加再貸款以保交樓等,尤其在居民收入預期尚未明顯改善之前,調降房貸利率有望成為拉動商品銷售的核心。預期短期內房地產供給端修復尚不明顯。而基建方面,2023年1-5月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速回落至7.5%,依然較為可觀,其快于制造業,遠好于房地產,專項債發行提速,保障基建投資資金來源,助力項目盡快落地。2023年基建穩增長的作用仍然較為突出,預期中長期來看講繼續維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托底大宗商品需求。

綜合而言,7月份,由于北方高溫和南方雨季的到來,天氣對于項目施工的影響將繼續增大,將對鋼材、有色金屬、化工、柴油等大宗商品需求產生明顯的抑制。特別是短期建筑市場情緒進一步悲觀,其生產經營及采購積極性都進一步走弱,種種跡象反應出7月份大宗商品消費或不容樂觀,特別是從今年的建筑業各項指標及房地產和基建表現來看,7月大宗商品消費將會有所下滑。


image002

1、市場備貨需求有所釋放疊加出口增加,鋼市消費狀況明顯向好

2023年6月份,鋼鐵銷售指數止跌回升,本月銷售量時隔兩個月后再現增加態勢,當月整體銷售量較上月增加4.3%,顯示隨著市場階段性企穩反彈,市場備貨需求有所釋放,帶動鋼鐵市場成交較上月有所回升,但6月下旬,受高溫多雨天氣影響,需求淡季效應顯現,市場情緒再度趨于謹慎,導致本月銷售量增幅有限。6月份國內鋼材市場需求呈現階段性釋放的狀態,主要原因一是宏觀經濟恢復勢頭經過連續2個月的放緩后,逐步進入平穩階段,帶動鋼鐵市場趨穩運行;二是基建仍在穩步推進,對鋼鐵需求有所支撐;三是市場對于穩增長政策預期增強,也在一定程度上帶動鋼材市場回升。6月份,鋼鐵行業PMI新訂單指數為51.5%,環比上升24.1個百分點,重新回歸擴張區間。據蘭格鋼鐵網統計的6月份20個重點城市建筑鋼材日均成交量為18.44萬噸,較上月增加0.19萬噸,環比上升1.0%。與此同時,今年以來鋼材大規模出口也給市場需求帶來明顯的拉動效應。今年前5個月,我國鋼材出口呈現同比大幅增長態勢。海關總署發布數據顯示,鋼材出口方面,2023年5月份,我國出口鋼材835.6萬噸,同比增長7.7%;1-5月,我國出口鋼材3636.9萬噸,同比增長40.9%。我國鋼材出口已呈現連續13個月保持同比上升態勢。不過,當前我國鋼材出口價格優勢有所減弱,在海外制造業景氣度下滑以及鋼鐵供給偏弱態勢逐漸緩解下,我國鋼鐵企業出口訂單指數回落至收縮區間,從而對今后鋼材出口形成一定抑制,預計后期鋼材出口或面臨環比收縮壓力。展望7月份,天氣因素對施工影響還將繼續,特別是高溫多雨天氣將給市場需求帶來一定影響,鋼材市場傳統消費淡季特征將有所加強。房地產市場近期表現不佳,房地產市場投資動力不強,后續房地產市場保持偏弱運行概率較大,拖累大宗商品需求釋放,相關的鋼鐵市場需求也將長期保持減量態勢。6月份需求恢復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受政策端預期所致,后續如果沒有相應的政策出臺,需求或將難以繼續維持當前勢頭。資金方面,結合當前鋼鐵產業來看,中上端資金的寬松無法有效向中下端轉移,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需求端的釋放。

2、鋼廠生產積極性提升對原料需求增加,鐵礦石銷售量止跌回升

2023年6月份,鐵礦石銷售指數止跌反彈,當月銷售量較上月增加3.9%。從消費端的情況來看,6月份鋼廠生產延續增勢,日均鐵水產量再回年內高位。相較于此前6月鐵水預測,本月鐵水產量整體并非出現下降趨勢,相反延續了5月中旬鐵水的增勢,此前關于市場將出臺壓減政策以及鋼材庫存累庫的預期均未出現跡象,并且鋼廠在利潤條件尚可的驅動下,復產動力整體較高,同時在此期間日均鐵水產量再次來到年內高點水平。截止6月30日,Mysteel統計247家鋼廠樣本6月鐵水產量總量環比減少123萬噸至7324萬噸。日均鐵水產量環比增加3.9萬噸/天至244.1萬噸/天,增幅1.6%。具體到區域來看,本月產量增量主要在華北、東北和西北地區,而華北地區產量增幅最為明顯。對比疏港、現貨成交以及鋼廠庫存等指標,可以發現受生產增勢的影響,鋼廠不論是在現貨采購方面還是提貨力度方面較上月是表現出明顯的上升,從疏港以及港口現貨成交數據能夠看出,6月份中國45港鐵礦石日均疏港量303萬噸,月環比增加10萬噸。展望7月份,當前雖然鋼廠盈利率面積處于年內高位,但重點地區成材現貨端即期毛利已出現收縮跡象,7月份淡季需求如果進一步下滑,那么成材累庫周期延續,鋼廠利潤承壓下行和減產的風險仍存,因此7月份鐵礦石需求或高位回落。

3、天氣溫度升高,煤炭需求增加

2023年6月份,煤炭銷售指數觸底回升,本月銷售量較上月增加2.4%,時隔兩個月后再現增長態勢。6月份開啟迎峰度夏階段,煤炭市場整體運營較為平穩,市場以剛需采購為主。特別是隨著高溫天氣大面積來襲,較常年平均首發日期提早13天,用電需求大幅釋放,動力煤市場下旬迎來強勢反彈,市場需求明顯增加。不過,在6月份南澇北旱背景下,市場需求整體增幅有限,華南地區進入高溫延后,加之水電強勢發力,火電日耗不及預期,沿海地區主力電廠庫存可用天數多保持在20天以上,在長協及保供資源保障下,終端采購市場煤積極性不高,同時市場看空情緒濃郁,終端保持剛性壓價采購。據Mysteel統計,截止6月24日全國147家電廠樣本區域存煤總計2169.5萬噸,日耗109.6萬噸,可用天數19.8天。進入7月份,我國天氣形勢更為復雜。專家表示,厄爾尼諾現象的增暖效應將進一步顯現,7月中上旬我國華北、華東等地將有兩次明顯的高溫過程,而南方高溫高濕天氣也有望加強,居民制冷除濕負荷將對居民用電需求提供支撐。二季度大概率成為經濟復蘇動能的環比低點,工業整體開工率仍將保持合理適度水平,工業用電需求有望進一步增加。由此來看,整體用電需求將保持在較高水平,而因來水不均和高溫天氣,水電大省或出現區域性氣象干旱,今夏水電出力大概率受挫,火力發電需求將強于往年。預計7月份,煤炭需求仍將保持穩增長態勢。

4、汽柴需求呈現分化趨勢,成品油整體銷售增速持續減緩

2023年6月份,成品油銷售指數三連跌至近七個月以來的最低,本月銷售量較上月增加0.9%,增速較上月減緩0.9個百分點,連續三個月呈現增速下滑的局面。從終端需求情況來看,國內天氣以高溫多雨為主,戶外工礦基建項目開工受限,柴油需求逐步轉淡;汽油方面,夏季車用空調用油增加,且端午小長假期間,私家車出行半徑及頻率增加,汽油市場需求較有支撐。汽柴需求呈現分化趨勢。特別是進入6月中下旬以來,柴油再無明顯需求支撐,6月上旬北方麥收為柴油需求帶來小幅支撐,但較為有限,進入中下旬,隨著氣溫升高,全國工礦、基建等戶外作業開工率有明顯下滑,另外,今年物流狀況也不容樂觀,據隆眾了解,由于今年房地產、基建等行業不景氣,鋼筋水泥和金屬物流行業也受到一定影響,部分物流車隊處于停工狀態,多重利空下今年柴油需求尤為疲軟。然而,柴油需求淡旺季較為明顯,金九銀十是柴油傳統需求旺季,雖然今年柴油整體需求較差,但9-10月是年內需求相對較好的季節,屆時柴油需求將有一定好轉,且貿易商會提前備貨,柴油價格或在8月中旬左右探底回升。進入7月份,夏季車用空調用油增多,且臨近暑假,私家車出行頻次增多,汽油需求提升。而在近期高溫多雨天氣明顯增多影響下,部分戶外用油企業開工受限,柴油需求整體偏淡。由此汽油需求市場仍存支撐,但柴油市場難有明顯利好,7月份,國內成品油銷售量將維持相對平穩的狀態,銷售增速或將繼續小幅減緩。

5、有色金屬消費增速繼續加快,但消費淡季逼近,需求面臨驟減壓力

2023年6月份,有色金屬銷售指數兩連升至近兩年以來的最高,顯示市場需求明顯向好,本月銷售量較上月增加4.1%,增速較上月加快2.0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加快。從終端市場的情況來看,2023年5月電線電纜投資增幅延續火熱,累計同比達10.80%,增速0.5%,房地產投資增速仍處于收縮區間,5月投資累計同比繼續下滑至7.2%。5月夏季高溫,國內家電消費均出現修復,空調、冰箱、冷柜、洗衣機累計同比分別改善至14.2%、12.40%、-5.4%、18.9%。5月汽車銷量增速放緩,當月同比收窄至28.20%,1-5月累計同比較前4月大幅改善5.5個百分點,其中,5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60.9%。從終端市場來看,當前電網建設與家電消費是有色金屬需求旺盛的主要原因,不過7-8月份是有色金屬的傳統消費淡季,預計短期需求較難延續強勁。進入7月份,電力方面,或迎來淡季,電力訂單或不及6月情況,同時通過加工端反饋當前銅價對下游加工端帶來抑制效應,進而導致加工端開工率維持在低位水平,因此綜合來看,高價格將在加工端需求下滑情形下,有所下行;房地產表現相對偏弱,6月銷售仍難有較大起色,新房銷售持續下行,二手房增速回落,傳統地產端表現相對低迷,從而對線纜需求提振作用有限;汽車方面,6月1-25日,乘用車市場零售135.4萬輛,同比去年6月同期下降1%,較上月同期增長9%;今年以來累計零售898.6萬輛,同比去年增長3%,目前車市促銷總體處于高位,目前看此價格水平對客戶有較大吸引力。國六B的RDE政策平穩過渡、經銷商和客戶對價格預期也有所改善,市場需求恢復良好。因此預計下月需求強度或較6月有所減弱,主要是電力訂單的減少,總體來看,7月份,有色金屬階段性供強需弱,國內有色金屬庫存或表現為緩慢增加。

三、商品庫存再度下降

2023年6月份,大宗商品庫存指數為99.0%,指數在上月回升后,再度下跌,且跌至2021年6月份以來的最低,顯示由于近期國內大宗商品市場供需兩旺,供求關系明顯改善,商品庫存持續減少,市場庫存壓力繼續緩解。各主要商品中,鋼鐵、鐵礦石庫存量繼續下降,有色金屬庫存量由升轉降,化工和汽車庫存量雖有增加,但增速有所放緩,煤炭和成品油受生產企業持續復產的影響,庫存量繼續增加,且增速繼續加快。

image003

1、市場需求有所釋放,鋼市持續去庫存

2023年6月份,鋼鐵庫存指數小幅下跌,鋼市庫存量連續四個月下降,本月較上月減少3.4%,降幅較上月擴大1.6個百分點,顯示得益于政策刺激預期,鋼市需求有所恢復,6月份鋼市去庫存情況依然良好。據西本新干線數據顯示,截至6月29日,國內主要鋼材品種庫存總量為1132.7萬噸,較5月末下降117.61萬噸,降幅9.4%,較去年同期減少378.49萬噸,降幅25%。其中螺紋、線材、熱軋、冷軋、中板庫存分別為543.81萬噸、90.88萬噸、272.59萬噸、118.85萬噸和106.57萬噸。本月國內五大品種庫存呈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螺紋、線材庫存降幅明顯,而熱軋、冷軋、中板庫存降幅收窄。當前隨著虧損的緩解,部分企業增加供應量,7月份國內鋼鐵供給大概率回升,而需求淡季特征明顯,供需矛盾或進一步累積。我們預計7月份國內鋼市整體庫存將會回升。

2、需求提升明顯,鐵礦石庫存壓力持續緩解

2023年6月份,鐵礦石庫存量繼續下降,當月較上月減少2.7%,降幅較上月擴大0.8個百分點。從鐵礦石庫存量的變化情況來看,本月中國45港鐵礦石庫存在維持低位波動下與上月值基本持穩。截止6月30日,45港鐵礦石庫存總量12742萬噸,環比上月底降低51.8萬噸,比今年年初庫存低388.5萬噸,比去年同期庫存高116.5萬噸。本月45港鐵礦石庫存整體表現呈先累后去趨勢中,但是去庫幅度小幅減緩。目前供應端整體表現較為強勢,需求端在鋼企利潤尚可情況下,生產積極性延續增勢,疊加本月鋼廠提貨力度表現可觀,疏港維持高位波動,最終港口庫存呈現去庫趨勢。短期來看,供應方面,到港量將出現沖高趨勢,需求方面,目前鐵水仍維持高位波動,支撐短期內鐵礦石需求,但隨著成材端去庫幅度有所收窄,市場淡季特征顯現,鋼材或存累庫的可能性,因此長遠看鐵礦石需求上行承壓。在供需雙重影響下,港口庫存或將逐步轉向累庫的趨勢發展。

3、整體供強需弱,煤炭庫存增速繼續加快

2023年6月份,煤炭庫存指數四連升至近五個月以來的最高,本月庫存量較上月增加5.3%,增速較上月加快0.5個百分點。數據顯示,截止6月24日,全國55港動力煤庫存共計5683.4萬噸,周環比增加137.5萬噸,年同比增加340萬噸。其中東北港口庫存132萬噸,周環比下降21.4萬噸;環渤海庫存2625.9萬噸,周環比增加78.5萬噸;華東港口庫存892.9萬噸,周環比增加24.5萬噸;江內港口庫存907.6萬噸,周環比增加20.8萬噸;華南港口庫存1125萬噸,周環比增加35萬噸。隨著國家保供政策逐漸落地,主要煤運鐵路高效滿發,港口集港貨源相對充足,北方港口庫存創年內新高,港口庫存連續六周處于壘庫狀態,充分發揮蓄水池作用,基礎能源供應充足,為今夏民生和經濟運行提供了良好保障。目前港口受設備檢修及煤種多樣化致垛位利用率降低等因素影響,庫存能力下調,秦唐港口實際場存能力已調整為3290萬噸,場存能力已經占用72.4%。整體來看國家能源保供效果明顯。目前下游電廠日耗雖逐步升高,但由于水電出力依舊較好,拉運需求不及預期。預計7月份,煤炭庫存量將會繼續保持高位,庫存壓力比較明顯。

4、市場需求良好,車市庫存增速持續放緩

2023年6月份,汽車庫存指數三連跌,至2022年7月份以來的最低,本月汽車庫存量較上月增加0.1%,增速較上月減緩0.9個百分點。從車市的情況來看,6月份汽車市場溫和復蘇。在618大促與端午節雙重效應下,疊加廠家及經銷商半年度節點沖量任務指標,終端優惠增加,成交率提升。6月份以來,中央及地方促消費政策不斷加碼,如商務部組織開展百城聯動汽車促消費活動,以及千縣萬鎮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等,進一步加速釋放汽車消費需求,6月份汽車市場表現好于預期。綜合預計,6月乘用車終端銷量在185萬輛左右,環比小幅上升。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最新一期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VIA(Vehicle Inventory Alert Index)顯示,2023年6月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54.0%,同比上升4.5個百分點,環比下降1.4個百分點,庫存預警指數位于榮枯線之上,汽車流通行業處于不景氣區間。7月份車市進入傳統淡季,多個省市的促消費政策在6月底結束,疊加5、6月份超強促銷力度,稀釋7月至8月的潛在銷量。調查顯示,由于6月份市場增量效果較突出,多數經銷商判斷7月份車市將出現小幅下降,降幅在5%以內。由此,我們預計7月份汽車庫存量將會繼續增加,且增速有所加快。

從以上的情況來看,6月份,由于穩增長政策預期的增強,國內大宗商品市場呈現階段性震蕩反彈的局面,市場形勢良好,供需兩旺,特別是消費端增速快于供應端,市場供應壓力得到有效的緩解。不過,“趨利效應”帶動下國內大宗商品生產企業的增產意愿較為明顯,產能釋放的力度也隨之加大。展望7月份,國內大部分地區將迎來高溫多雨季節,區域需求將進入傳統淡季,市場格局或由“供需雙旺”逐步向“供強需弱”轉化,但國內經濟復蘇較為溫和,民間投資、外貿出口和房地產等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偏弱,預計后期政策仍有加碼空間,將對市場信心帶來提振。從國內環境來看,當前國內經濟處于復蘇狀態,增強經濟恢復動能,政策正從財政與貨幣政策方面持續加力。下半年基數效應消退后,經濟同比增速將趨于回落。但隨著政策支持加碼,三季度消費將進一步溫和復蘇、房地產市場可能企穩,經濟有望持續恢復向好。從國外環境來看,地緣政治沖突、通脹壓力、銀行危機等因素使得全球需求增長動力持續不足,全球經濟繼續弱復蘇態勢。從市場預期和通脹壓力來看,當前經濟運行存在一定的積極因素,如果預期兌現,全球經濟存在止跌可能。但美聯儲繼續加息的概率較大,美元指數也將繼續居于高位運行,中長線來看仍將利好美元,利空原油等大宗商品。

1、國內經濟運行保持恢復發展態勢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發布的2023年6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較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表明推動經濟全面回升的力量進一步增強,經濟回升的基礎在不斷鞏固;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53.2%和52.3%,比上月下降1.3和0.6個百分點,但繼續位于擴張區間,顯示我國經濟保持恢復發展態勢。

制造業PMI分項指數變化顯示,市場需求下降勢頭放緩,企業生產穩中有增,市場供需均有改善,原材料和產成品去庫存持續推進,市場價格有所趨穩。6月份,制造業PMI小幅回升,調查的21個行業中有12個環比上升,比上月增加4個,制造業景氣水平總體有所改善。6月份,我國經濟恢復勢頭在經歷了4、5月份的連續放緩后,開始進入趨穩運行狀態,市場需求下降勢頭放緩。制造業PMI新訂單指數為48.6%,較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結束了連續3個月的下降趨勢。從行業結構來看,新動能需求加快增長勢頭較為突出,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新訂單指數分別為51.9%和51.7%,較上月上升0.8和0.7個百分點,今年以來都連續保持在擴張區間。消費品制造業新訂單指數為51.4%,雖較上月下降0.4個百分點,仍保持在51%以上,顯示消費品市場需求繼續保持上升。6月份,大型企業PMI為50.3%,比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特別是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連續兩個月均高于臨界點,產需持續增長;中型企業PMI為48.9%,比上月上升1.3個百分點,景氣水平有所改善;小型企業PMI為46.4%,比上月下降1.5個百分點。從重點行業來看,6月份,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PMI分別為50.9%和51.2%,比上月上升0.5和0.7個百分點,均連續兩個月回升,行業擴張力度有所加大;消費品行業PMI為50.7%,行業運行穩定;高耗能行業PMI為46.6%,比上月上升0.8個百分點。6月份,非制造業經濟活動增速有所放緩,但保持較快增長,行業積極變化仍在顯現。其中,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2.8%,繼續位于擴張區間。服務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60.3%,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服務業企業信心有所增強。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5.7%,比上月下降2.5個百分點,但仍位于較高景氣區間。其中,土木工程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為64.3%和53.9%,比上月上升2.6和2.2個百分點,土木工程建筑業產需擴張加快。6月份,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2.3%,繼續位于擴張區間,表明我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總體延續擴張態勢。作為經濟運行先行指標,制造業PMI小幅提升,表明經濟恢復態勢延續,恢復基礎不斷鞏固。但也要看到,需求收縮的壓力仍較突出,企業調查顯示,6月份反映市場需求不足的企業比重為61.1%,較上月上升2.3個百分點。新出口訂單指數較上月下降0.8個百分點,連續4個月下降。

目前,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延長至2027年年底;商務部等4部門聯合印發通知,促進綠色智能家電消費;湖北、北京發放新一輪消費券,黑龍江開展家電換新、消費滿減、購車補貼等百余項促消費活動……近期,瞄準汽車、家電等重點領域,促消費政策陸續落地,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隨著宏觀經濟政策效應持續顯現,市場需求逐步恢復,供給結構不斷調整,我國經濟發展動能將持續增強、結構將持續向優、態勢將持續向好。

2、國內政策的有效性增強值得期許

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30日召開會議,審議《關于支持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會議強調,要堅持探索創新、先行先試,處理好當前和長遠、政府和市場等關系,有針對性地推動相關領域改革創新舉措在雄安新區落地實施,優化營商環境,加強科技創新,發展高端高新產業,不斷增強雄安新區自身建設發展能力。要聚焦城市治理架構、公共服務制度等,加強雄安新區未來城市建設運營管理體制的前瞻設計,積極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城市治理新模式。

當下中國經濟的一個最主要問題是,結構性的流動性不足。一方面,釋放了大量的流動性,而另一方面,前5月房地產的投資到位資金在去年大幅下降的基礎上,還是下降6.6%,5月末工業企業應收賬款平均回收天數63.6天,同比還增了6.4天。所以,貨幣端還是需要進一步加碼發力。比如降息、降準,盡管6月20日公布的最新一期LPR顯示: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均下調10個基點。財政方面,盡管截至6月26日,年內新增專項債發行規模超過2萬億元大關,達21672億元,占全年新增專項債務限額(3.8萬億元)的57%。后續新增專項債發行還要提速,在三季度(1.5萬億)發完。還要從降低成本的角度,發行特別國債置換城投債等。

從產業政策的角度來看,房地產和汽車是兩個關聯度最大的產業,政策出臺要對準這兩個產業發力,比如地產的限購部分取消,首付比例的降低、降低貸款利率(許多地方也出臺了相關政策);鼓勵汽車消費的政策(6 月21 日,財政部等三部門發布《關于延續和優化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的公告》提出延續和優化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等相關政策;6月9日出臺了家電促銷政策),降低高科技企業的中長期投資融資成本,等等。在國家反復強調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地方政府不能在穩增長需要時就讓鋼廠滿產滿干甚至超產,而是要讓企業在堅持高質量(不虧損)的前提下自主性經營。因此,控減產量,還是要相機決策,當然,越是晚一些出,越有利于保持壓力、增強彈性。應該講,從各方發布的信息來看,無論是投資的,還是消費的,無論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的,相關政策都在陸續醞釀、出臺中,這些政策,不但能實實在在地修復微觀基礎,還能改善宏觀預期,是值得期許的!在這種背景下,對基本面還不錯的鋼鐵等行業而言,理所當然地應該得到價和利的修復。

3、美元指數高位運行利空大宗商品市場

近期給予大宗商品市場利空影響的因素也依然明確,歐洲央行官員表示短期內加息周期不會結束,且美聯儲加息言論也鷹派十足,高利率對全球經濟增長的拖累延續,市場對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呈擔憂情緒。截至6月23日,聯邦基金期貨暗示利率將再上升26個基點,于2023年10月達到5.33%。這一聯邦基金利率目標表明,2023-2024年美聯儲的加息立場愈發鷹派,給經濟增長帶來壓力,同時增加了大宗商品的需求風險。截至6月27日,美聯儲利率觀測器的數據來看,7月加息25個基點的概率升至86.8%,加息的可能性的不斷上升,意味著市場對美聯儲政策轉向以及通脹方面的預期持懷疑態度。鮑威爾警告稱,通脹仍遠超美聯儲目標,并告誡不要過早停止加息。歐洲央行總裁拉加德也確認了該央行將在7月加息的預期。因此預計今年下半年,美聯儲繼續加息的概率較大,美元指數也將繼續居于高位運行,中長線來看仍將利好美元,利空原油等大宗商品。整體來看,目前的大宗商品市場仍受宏觀經濟的抑制,歐美收緊貨幣政策始終是商品價格上行的最大阻力。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