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11-16 19:33:11 央視新聞客戶端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今天(16日)在2024年中國物流學術年會上發布《京津冀現代商貿物流產業發展與人才需求報告》。根據報告,京津冀地區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物流通道建設成效顯著,聯運樞紐網絡加快形成。
根據報告,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以來,京津冀物流產業協同發展跑出加速度,區域物流市場規模大幅增長。
2023年京津冀物流業增加值達5643.5億元,十年增長近2000億元,物流產業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
京津冀全年貨運總量保持較快增長,2023年達344900萬噸,較2014年增長超25000萬噸。
京津冀區域物流網絡更加完善,陸、海、空立體物流體系不斷完善,網絡結構持續優化,區域運輸效率明顯提高。另外,京津冀“綠色倉庫”認證數量逐年攀升,截至今年7月,獲得中國“綠色倉庫”星級認證的倉儲數量達83個。
數字物流方面,京津冀地區數字物流發展迅猛,以北京為核心、天津為次中心,形成明顯的區域經濟特征。京津冀地區的數字物流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生態系統,從傳統的運輸和倉儲模式轉型為以數據為核心、技術為驅動的現代數字化物流體系。同時,對高水平物流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高,智慧物流、新零售物流、物流平臺、國際物流及供應鏈金融等領域存在顯著的人才缺口。
中國物流學會會長、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任豪祥表示,我們現在積極推進產教研融合,把企業用人標準轉化成我們人才培養的標準,把產業發展最新的業態、模式、科技創新、科技應用、成果的轉化、對人才培養的要求融入人才培養中,縮短院校人才培養和企業用人需求的差距。
截至目前,中國物流學會產學研基地數量達到282個,遍及全國28個省區市,有力促進了適應市場需求的物流專業人才的培養。
(總臺央視記者 王善濤 河北臺)
每日 推薦
- 馬增榮赴長春富晟集團有限公司走訪交流
- 2025年4月電子刊“物流標準化動態”編輯發行
- 中國物流標準大講堂第33期:《集裝式移動冷庫通用技術與使用配置要求》《冷庫低碳評價指標》2項標準宣貫
- 崔忠付一行赴武漢長江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開展星級數字化倉庫評估
- 2025年4月份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0.2%
- 經營活動延續平穩擴張態勢,企業樂觀預期保持穩定——2025年4月份非制造業PMI分析
- 2025年4月份中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4%
- 制造業出口短期有所收緊,經濟穩定運行仍有較好基礎——2025年4月份制造業PMI分析
- 2025年4月份制造業PMI為49%
- 馬增榮赴一汽物流有限公司走訪交流
- 2025年企業數智采購供應鏈高質量發展論壇在福州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