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以來,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工業繼續向中高端邁進。在市場對產品質量、技術要求不斷提高以及政府的積極推動下,工業轉型升級態勢明顯。服務業發展繼續快于工業。近期金融和房地產業保持較快增長,有力支撐服務業發展。從需求看,雖外需下降但內需平穩。從就業看,勞動力市場保持穩定。在此背景下,國內生產資料市場價格止跌反彈,當月回升0.13%,是去年3月份以來首次實現環比增長;同比下降13.29%。從監測的大類品種來看,黑色金屬和有色金屬價格繼續反彈。煤炭價格止跌回升。化工產品價格略有下降。成品油價格繼續下跌,跌幅擴大。
2014-2016年各月生產資料價格總指數變化情況表(±%)
各主要生產資料品種價格走勢綜述
1、鋼材價格
2月份,受“春節”因素影響,國內鋼材價格呈現先穩后漲的走勢。節前市場因資金的限制以及終端需求的減弱,市場交投清淡,但在資源短缺的支撐下,價格走勢平穩。節后市場在低庫存、低產量以及需求預期回暖的影響下,鋼材價格迎來開門紅,隨后原料市場大幅走高,加之一系列利好政策提振,國內鋼材價格一路上揚。截至2月29日,西本指數收在2080元/噸,較上月末上漲40元/噸,月環比漲幅為1.96%,較去年同期價格下跌450元/噸,同比跌幅為17.79%。指數方面,據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市場監測,2月份平均價格環比上漲1.58%,漲幅擴大0.28個百分點;同比下降23.08%。
從鋼廠生產情況來看,由于2015年下半年,鋼價一路走低,致使鋼廠虧損嚴峻,鋼廠高爐開工率一直不高,長期影響下,使得鋼廠的粗鋼產能較往年明顯偏低。據中鋼協統計,1月會員鋼鐵企業生產粗鋼4767.31萬噸,同比下降8.78%;粗鋼日均產量153.78萬噸,環比下降5.45%。不過,從2月份以來,隨著盈利改善,部分前期停產、減產的鋼廠逐步恢復生產,國內鋼鐵產量開始回升。2月上旬和中旬中鋼協會員鋼鐵企業粗鋼日均產量分別為156.11萬噸和155.6,旬環比分別增長3.68%和下降0.33%,明顯高于1月中下旬的水平。
從市場需求來看,2月份受春節因素影響,上中旬需求處于冰點,下旬需求略有啟動但仍維持低位。西本新干線監測的農歷12月(2016.1.10-2016.2.7)銷量環比下降41.52%,同比下降5.22%。隨著3月份氣溫回暖,工地開工,將會釋放一部分正常需求,后期市場將迎來用鋼旺季,下游需求或有較大釋放。但考慮到當前房地產依然處于去庫存階段,政策能否拉動投資回升仍存在變數,制造業去產能壓力相當大,市場普遍預期1-2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仍將維持低位。
從庫存情況來看,據西本新干線監測庫存數據顯示,截至2月26日,國內主要鋼材品種庫存總量為1267.30萬噸,較1月末增加350.55萬噸,增幅38.2%,較去年同期下降14.42%。可見受春節期間終端需求基本停滯,鋼廠生產基本正常影響,春節后社會庫存出現快速反彈,但整體看主要市場庫存水平仍明顯低于去年同期。
原料市場方面,本月原料價格整體回升,特別是節后價格明顯上漲,其中進口礦和鋼坯價格漲勢最為強勁。2月20日,進口礦價格一度達到51.2美元/噸,創近4個月的新高;2月22日,唐山鋼坯價格達到1720元/噸,較節前大漲180元/噸。據西本新干線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月29日,唐山地區普碳方坯價格為1680元/噸,月環比上漲140元/噸;江蘇地區廢鋼價格為1220元/噸,月環比上漲30元/噸;山西地區焦炭價格為520元/噸,月環比持平;唐山地區66%品味干基鐵礦石價格為450元/噸,月環比上漲20元/噸。與此同時,品位62%普氏鐵礦石指數為49.30美元/噸,月環比上漲6.9美元/噸。
從以上情況來看,當前國內鋼市在低產量、低庫存的“兩低”效應的作用下,加之政策層面持續發力支撐,短期內已經形成震蕩偏強的格局。對于后期市場而言,需求將是決定鋼市最終走向的關鍵,隨著宏觀政策的加碼以及房地產等行業在政策的支撐下進入快速去庫存的階段,鋼鐵行業很有可能出現普遍的補庫行為,鋼價上漲的趨勢有望延續。
2、有色金屬價格
有色金屬方面,2月份價格環比繼續回升2.29%,漲幅較上月提高0.71個百分點;同比下降14.87%。在全球經濟無改善、金融環境波動巨大的局面下,美聯儲決定1月暫不加息,并下調3月加息預期。歐央行早前釋放寬松的信號,日本亦在1月末意外宣布降息,寬松預期接踵而來。整體來看,美聯儲進一步延緩加息的節奏,美元指數向上動能減弱,人民幣貶值壓力減輕將呈現穩定趨勢。國內方面,企業主動去庫存的進度有所加快。2月,工業生產因春節因素預期繼續收縮,而3月多數下游企業為了旺季生產而開啟備貨。經歷了原材料庫存的持續回落后,預期市場會出現季節性補庫。
1-2月,全國十種有色金屬產量761萬噸,同比下降4.3%,去年同期為增長6.8%。電解鋁產量455萬噸,下降7.7%,去年同期為增長4.9%;銅產量128萬噸,增長7.3%,增速同比回落8.4個百分點;鉛產量61萬噸,下降5.3%,降幅同比持平;鋅產量94萬噸,下降2.2%,去年同期為增長16.7%。氧化鋁產量902萬噸,增長2.3%,回落11.1個百分點。
2月份,上海期貨交易所銅、電解鋁、鋅當月期貨平均價分別為35193元/噸、10717元/噸和12822元/噸,比去年12月上漲1.1%、5.3%和1.3%,比今年1月下跌2.3%、1.4%和0.3%,同比下跌14.1%、16.7%和21%;鉛當月期貨平均價13762元/噸,比去年12月和今年1月分別上漲9.2%和5.2%,同比上漲10.1%。
3、化工產品價格
化工產品方面,1-2月份,化工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9%,增速同比提高0.1個百分點。主要產品中,乙烯產量324萬噸,增長12.4%。初級形態的塑料產量1245萬噸,增長9.5%;合成橡膠產量78.5萬噸,下降11.1%;合成纖維產量639萬噸,增長3.8%。燒堿產量481萬噸,增長0.3%;純堿產量408萬噸,下降4.3%。化肥產量1133萬噸,增長9.3%;其中,氮肥、磷肥、鉀肥產量分別增長7.4%、4.6%和82.6%。農藥產量58萬噸,下降1.5%。橡膠輪胎外胎產量12018萬條,增長5.2%。電石產量412萬噸,增長3.9%。
2月份,受節日因素影響,大部分廠家進入休假模式,停產減產較為普遍,市場價格平穩弱勢運行,月平均價格環比下降0.23%,降幅較上月收窄1.82個百分點;同比下降16.63%。具體來看,純苯價格環比回升1.35%,同比下降16.49%;甲苯價格環比下降5.75%,同比下降12.89%。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價格環比分別回升0.25%和0.48%,同比分別下降2.38%和21.53%;聚丙烯價格環比下降1.03%,同比下降22.27%。硫酸價格環比、同比分別下降1.25%和20.63%;硝酸價格環比基本持平,同比下降22.59%。純堿價格環比回升0.25%,同比下降8.57%;燒堿價格環比下降1.38%,同比下降12.82%。
天然橡膠方面,2月中上旬,受國內主產區停割、泰國收儲及東南亞產膠國計劃從3月1日起5個月內減少61.5萬噸天然橡膠出口量等因素影響,天然橡膠市場價格觸底反彈。2月下旬,受美國對中國輸美卡車輪胎啟動雙反調查、春節后企業開工率較低等因素影響,天然橡膠市場價格再次回落。整體平均價格仍有小幅回升。據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市場監測,2月份天然橡膠價格環比上漲0.68%,同比下降21.77%。
4、煤炭價格
煤炭方面,動力煤市場運行以穩為主,電廠煤耗水平繼續升高,電煤庫存有所下降,用戶采購熱情不是很高,動力煤市場成交不旺,市場價格穩中有漲,其中環渤海港口、內蒙古、寧夏等地煤價有所上漲。煉焦煤市場成交總體穩定,市場成交基本正常,下游市場需求變化不大,煉焦煤價格穩中略漲。據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市場監測,2月份,原煤平均價格環比止跌回升1.66%,同比下降24.96%。
具體來看,主要生產地區的煤炭價格穩中趨升。2月份,晉北地區和鄂爾多斯地區的煤炭出礦價格穩中趨升。月末,大同地區發熱量5800大卡/千克以上煤炭的“上站”價格由上月末的260-270之間回升到了265-275之間;發熱量5500大卡/千克以上煤炭的“上站”價格由上月末的240-250元/噸之間回升到了245-255之間。鄂爾多斯地區各種品質動力煤的出礦價格也有所上漲,其中5000大卡/千克煤炭的“上站”價格由上月末的95-100元/噸之間回升到了100-110之間。主要消費地區煤炭交易價格略有反彈。月末,發熱量5500大卡/千克的優質動力煤,在寧波港的提貨價格由1月末的435-445元/噸之間回升至440-450元/噸之間;在廣州港的提貨價格由1月末的440-450元/噸之間回升至445-455元/噸之間。
后期,隨著“兩會”結束,復產煤礦有望逐步增多,煤炭市場供應將有所增長,市場需求方面,一方面天氣回暖將使季節性煤炭需求下降,另一方面用煤行業開工逐漸恢復將帶動相關煤炭需求出現增長,綜合來看,預計煤炭市場供需局面將會有所好轉,市場行情或將以平穩為主。
5、成品油價格
2月份,各地原油價格呈先抑后揚的特點,整體走勢仍然向下。受供給過剩的影響,2月上旬原油價格延續跌勢并在2月11日前后跌至本月低點,美國原油期貨甚至再次跌破十二年低點,之后受主要產油國達成“凍產協議”和美國原油產量下降的提振震蕩上揚。據生意社監測數據顯示,截止到2月28日,WTI原油報價32.78美元/噸,較2月1日下跌2.5%,布倫特原油報價34.74美元/噸,較2月1日上漲1.04%。國內方面,受春節假期影響,工礦、基建等戶外用油單位停工時間較長,市場需求疲軟,成品油2月平均價格大幅下滑4.56%,降幅較上月擴大1.85個百分點;同比下降13.17%。其中,柴油和汽油環比分別下降6.63%和3.29%,同比分別下降15.56%和12.08%。
總體來看,主要產油國達成凍產協議,美國原油產量減少,供應壓力將有所緩解。但仍要注意到,在全球需求低迷、金融市場動蕩、內部庫存高企、通脹壓力增加的情況下,美國經濟情況沒有發生實質性改善;歐元區通脹水平長期低于目標令人對歐洲央行的政策生疑;國內制造業PMI指數下跌反映了經濟增速降低的情況還將持續,2016年原油需求前景并不樂觀。
最新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