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流信息中心 陳中濤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發布的2016年6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0%,較上月下降0.1個百分點。數據回落有一定的季節性,結合10多年的歷史數據來看,往年同期多有下降,今年降幅較小。細分指數顯示生產指數有所上升,傳統的產能過剩行業下降,但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產業上升明顯,具有一定的積極變化。分行業來看,21個行業中13個行業PMI指數高于50%。總的來看,當前經濟運行的基本面沒有發生太大變化,基本平穩的大格局、大趨勢沒有發生明顯改變。
.jpg)
從上半年PMI來看,經濟運行有積極變化,整體走勢呈緩中趨穩。
一是困擾企業的資金緊張、勞動力成本上漲矛盾有所緩解。從調查來看,反映資金緊張、勞動力成本上漲的企業數量下降,比重降低。今年上半年,反映資金緊張的企業比重為42.7%,低于去年同期0.8個百分點,低于去年下半年1.5個百分點;反映勞動力成本上漲的企業比重為40.1%,低于去年同期4.5個百分點,低于去年下半年0.8個百分點。
二去庫存效果明顯,市場供需平衡性轉好,價格回升。上半年,產成品庫存指數為46%,去年同期為47.8%,下降了1.8個百分點。從市場供需平衡性來看,生產指數同新訂單指數差距縮小,今年上半年平均在2個百分點以下,去年同期在2個百分點以上。市場價格回升明顯。今年上半年購進價格指數平均為52.5%,較去年同期上升6.6個百分點。
三是新經濟力量加快成長。從制造業來看,主要表現在裝備制造業、高技術產業加快發展,PMI指數高于制造業整體平均水平,并且進入二季度以來呈加快發展趨勢。與此形成對比,傳統的產能過剩行業、高耗能行業,呈持續下降,PMI指數明顯低于制造業平均水平,反映出傳統行業加快調整轉型,高技術產業和高端制造業加快發展,成為制造業發展的引領力量。
經濟走勢緩中趨穩,基本特點是整體運行態勢平穩、區間波動。整體平穩主要表現就是經濟下行空間縮小。從制造業PMI來看,去年7月份回落到50%,之后一直到今年2月份,連續7個月位于50%以下,在1個百分點內小幅波動。今年3月份以來有所回升,最近幾個月基本保持在略高于50%水平。PMI走勢顯示經濟走勢基本見底,其特點是上行仍需動力,但下行也有阻力,下行空間已經明顯縮窄。
區間波動主要表現就是階段性走勢波動仍難避免,但波動幅度收窄。經濟走勢受多種因素影響,有趨勢性決定因素,也有短期的偶然性因素、季節性因素和外部輸入性因素。另外,經濟在持續回落過程中也積累了一定的慣性,同時行業分化、結構調整正在加快進行當中,這就決定經濟運行整體企穩過程中仍難免會出現波動,這月數據高一點,下月數據低一點,只要是在一個相對較小的區間內波動,都屬正常現象,不改變經濟走勢整體企穩的基本判斷。
從下半年來看,經濟運行當中要關注兩個方面的不確定性因素:
一是淡季來臨,季節性因素波動,對短期經濟運行會產生一定影響。7、8月份高溫多雨,是市場淡季、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淡季。6月份PMI走勢已出現淡季特征,PMI指數整體回落0.1個百分點,21個行業中有14個行業下降。
二是外部環境仍然復雜,外需改善不確定性較大。從外部來看,世界經濟復蘇勢頭仍然較為脆弱,增長低于預期,前段時間世行又一次調低了世界經濟增長的預期。從JP Morgan發布的全球制造業PMI來看,5月份下降至50%。產出及新訂單增速進一步放緩至接近停滯,分別由4月份的50.4%和50.3%,下降至50.1%和50.2%。世界貿易低迷。5月份全球制造業新出口訂單指數由49.2%降至48.9%,連續四個月收縮。最近英國脫歐為世界經濟又增添了新的不確定性,可能加劇國際金融市場波動,打亂全球經濟現有的貿易關系。另外國際上針對中國的貿易摩擦明顯增多,這種現象在鋼鐵行業表現尤為突出,今年以來有關貿易摩擦接近于翻倍增長,也會增加我們外需拓展的困難。制造業新出口訂單指數最近三月連續回落,6月份再次回落到50%以內,為49.6%,比上月下降0.4個百分點,反映出下半年出口變數增加,值得關注。
最新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