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統計數據 > 正文

去產能效果初顯,生產資料市場企穩向好

發布時間:2016-07-12 11:06:31 科技信息部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  李大為、董昱)
 
今年上半年,隨著供給側改革政策措施不斷落實,生產資料市場供給過剩狀況略有緩解,供需平衡性好轉,出現一些積極變化:市場價格回升,下游需求回暖,企業庫存下降、周轉加快、成本下降、利潤增長。整體來看,上半年生產資料市場運行良好,但由于目前宏觀經濟增速仍有所回落,生產資料市場仍處于產能過剩的大背景下,需求增長速度不會出現明顯上升,預計今年生產資料市場價格回升幅度有限,整體水平不會高于 2015年。
一、2016年上半年生產資料市場發展的特點
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的2016年的五大任務。今年上半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及國有企業改革的步伐明顯加快。傳統行業企業通過兼并重組,削減過剩產能,提高行業集中度,減少相互間的競爭,提升行業盈利水平。以鋼鐵行業為例,截至目前全國至少有16個省市公布了去產能時間表,供給側改革相關政策逐步細化落實,退出方式、配套資金、債務處理、人員安置、盤活土地相關政策逐步落地。在此背景下,生產資料市場去庫存、去產能效果明顯,市場供需平衡性好轉。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生產資料銷售總額同比增速逐月擴大
2月份,生產資料銷售總額同比下降0.5%,3月份止跌回升0.9%,隨后增速呈現逐月擴大走勢,4、5月份分別增長1.0%和1.5%。而去年上半年,各月銷售總額均呈同比下降走勢,降幅在1個百分點左右。初步預測,上半年生產資料銷售總額達到28萬億,同比增長1.8%。按可比價格計算,比去年同期增長6.4%,增速較1-5月有所加快。
 
 
 
(二)生產資料市場價格波動中回升
上半年,國內生產資料市場價格止跌回升。特別是3、4月份,受原油價格上漲、國內經濟運行企穩向好、投資增速持續回升和生產建設活動恢復等因素影響,大宗商品價格呈現連續快速回升態勢,兩月環比分別上漲3.61和4.02個百分點。雖然5-6月份受產能釋放等因素影響價格有小幅回落,但從上半年累計平均價格來看,較年初仍上漲了4.25個百分點。且今年上半年價格回升力度顯著高于歷史同期水平。
 
 
 
(三)制造業PMI相關指標出現積極變化
一是,上半年,制造業PMI產成品庫存指數為46%,去年同期為47.8%,下降了1.8個百分點。二是,從市場供需平衡性來看,生產指數同新訂單指數差距縮小,今年上半年平均在2個百分點以下,去年同期在2個百分點以上。三是,市場價格回升明顯。今年上半年購進價格指數平均為52.5%,較去年同期上升6.6個百分點。
 
 
 
 
 
 
(四)倉儲企業庫存下降、周轉加快
從中國倉儲指數調查情況來看。今年上半年,受加速去產能影響,流通環節庫存明顯減少,周轉加快,倉儲企業維持快進快出操作。
 

 

期末庫存均值

平均庫存周轉次數均值

 

20153-6月份

20163-6月份

20153-6月份

20163-6月份

鋼材

55.1

44.3

49.5

51.9

有色

42.9

42.4

58.5

53.6

建材

45.9

46.7

47.7

50

 
 
 
 
 
 
 
 
 
 
(五)生產資料流通企業庫存下降,經營情況好轉
從重點調查的生產資料流通企業情況來看。1-5月份,企業累計存貨1774.6億元,同比大幅下降11.51%。目前生產資料流通企業經濟狀況仍有困難,例如:營業收入仍是下降趨勢、支付稅費同比增加的狀況依然存在、流動效率較去年同期繼續下降等。但也出現了一些積極信號:營業收入同比降幅收窄、利潤總額連續四個月同比回升、銷售利潤率和成本費用利潤率等效益相關指標與去年同期相比回升幅度擴大等。生產資料流通企業經營狀況仍不樂觀,但總體情況好于去年同期。
(六)生產資料進口量升價跌,市場需求仍有支撐
1-5月份,銅礦砂累計進口669萬噸,同比增長34%;進口金額達79.5億美元,同比僅增長2.1%。原油累計進口15592萬噸,同比增長16.46%;進口金額達407.2億美元,同比下降27.45%。天然橡膠5月份進口19萬噸,同比大幅增長38.4%;1-5月份累計進口101萬噸,同比增長3.8%;累計進口金額達12億美元,同比下降15.1%。進口量大幅增長說明生產資料市場需求仍有一定空間。
二、2016年生產資料市場基本預測
隨著供給側改革政策措施不斷落實,生產資料供給過剩狀況將逐步得到緩解。在下游需求回升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反彈影響下,預計下半年生產資料市場價格繼續保持企穩回升態勢有基礎,生產資料價格同比降幅將繼續縮小,部分生產資料價格環比將保持上漲。但也要注意到,一些企業因生產資料價格階段性上漲而大量增產,如果造成新一輪庫存積壓,可能會改變當前價格走勢。
1、生產資料銷售總額實現 57 萬億
我們運用多種模型對2004年以來各月的生產資料銷售總額發展態勢做了定量分析研究。經過比較,我們認為各種模型組合預測結果能夠較好地反映生產資料銷售總額的變化趨勢。
根據模型預測結果,結合對生產資料市場的判斷,我們預計2016年生產資料市場銷售總額將達到57萬億左右,可比增速保持在6-7個百分點之間。
2、生產資料價格保持上半年平穩回升態勢
上半年,生產資料價格呈現上升趨勢,但這種上升是基于之前較大幅度回落的基礎之上。由于目前整體生產資料市場仍處于產能過剩的大背景下,需求增長速度不會出現明顯上升,因此預期今年生產資料市場價格回升幅度有限,整體水平不會高于 2015年。
我們運用多種模型對2001年以來的生產資料定比價格指數進行定量研究。經過比較研究發現,AR4模型與實際數據的擬合度更高,相對于其他模型更能準確反映生產資料價格指數走勢變化。
根據該模型預測結果,2016全年累計平均價格定比預測值為106.55(基期以2000年為準)。2015年全年累計平均價格定比指數實際值為108.3%。按此結果,預期2016年全年生產資料價格較2015年回落0.2個百分點左右。下半年生產資料價格將繼續平穩回升,改變近幾年來持續大幅下降的走勢。
三、2016年生產資料市場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雖然上半年生產資料市場運行狀況良好,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一)行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1、去產能壓力仍然較大
今年上半年,PMI生產指數同新訂單指數差距雖然縮小至2個百分點以內,但生產指數仍然始終高于新訂單指數。3、4月生產資料價格大幅回升,情況稍有好轉,產能立即釋放。今年前4個月日均產量數字,無論是鋼鐵、水泥、有色等產量都是持續增加的。如1-2月、3月、4月粗鋼日均產量分別是201.78萬噸、227.9萬噸、231.4萬。同期水泥產量分別是397.9萬噸、649.6萬噸、720.9萬噸,有色金屬日均產量分別是12.7萬噸、13.9萬噸、14.2萬噸。目前鋼鐵行業因為生產加快,終端需求明顯回落。5月份鋼鐵行業新訂單指數為52.7%,環比大幅回落12.9個百分點。6月份,該指數繼續下降至43.3%,環比回落9.4個百分點。該指數在連續四個月回升至62個月的高點后大幅回落至收縮區間,并跌至今年以來的最低點。
以上情況說明生產資料市場需求低迷和產能過剩并存的格局并未出現根本性改變。去年能的進程相對緩慢,且遇到一些阻力。以鋼鐵行業為例,去產能須擺脫短期利益誘惑。導致鋼鐵大省產能不減反增的原因,除了鋼鐵價格市場回暖的因素外,也和個別地方政府的態度不無關系。一方面,個別地方政府擔憂鋼鐵企業去產能任務全面完成,會給地方帶來就業安置、醫療、養老、財稅收入等多方面壓力,會對地方政府GDP帶來傷害,于是仍對鋼鐵企業實施虧損補貼、減免稅費等優惠政策,企圖挽救被兼并重組鋼鐵企業命運;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為拯救“僵尸”鋼鐵企業,缺乏足夠財力和精力,暗地支持鋼鐵企業繼續恢復生產,不僅給了鋼鐵企業一條出路,也可給自身減輕負擔。受這兩種意識的影響,鋼鐵產量越減越多就不足為怪了。
2、生產資料市場價格同比繼續回落
今年上半年,生產資料價格雖然比年初有所回升,但累計平均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仍然呈現出較為明顯的下行走勢。主要品種中,除了鉛和小轎車價格略有回升外,其余品種均有不同程度回落。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化工產品、原煤和成品油等主要大類品種的回落幅度均在10個百分點以上。特別是成品油,在其他品種與年初相比有所回升的情況下,成品油上半年的累計平均價格與年初相比仍舊回落了6.81個百分點。1-6月份,生產資料市場累計平均價格同比下降9.84%,累計同比降幅與去年全年14.39%的水平相比雖然有所好轉,但降幅仍接近10個百分點。整體來看,生產資料市場價格回落態勢仍不容樂觀。
3、企業稅賦較高,盈利能力較弱
據對重點生產資料流通企業調查情況來看,企業支付稅費同比增加的狀況持續存在,1-5月份企業支付的各項稅費185.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5.4億元,同比上升3.0%。同時,企業的經營成本也居高不下,從調查的倉儲企業經營情況來看,主營業務成本指數連續兩個月回升至51.8%,再次回到擴張區間。應交稅費持續增加、勞動力等相關成本費用快速上漲和市場競爭加劇等因素導致流通企業利潤被不斷擠壓,呈現“量高價低盈利弱”的發展特征。
(二)對策與建議
針對目前生產資料流通市場存在的問題,我們認為一方面應繼續堅決貫徹執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積極穩妥化解產能過剩的任務。尤其是在當前市場供需矛盾加劇的情況下遏制增量、優化存量的工作應更加不容松懈。嚴格執行現行質量、能耗、環保等國家強制性的標準、法律、法規,加大淘汰力度,加強市場監管,防止企業使用不正當的競爭手段,保持穩定的市場競爭環境。盡可能通過兼并重組增強企業活力,要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完善商業法制,切實發揮企業家的重要作用,著力營造扶商、安商、惠商的良好市場環境。兼并重組要注意兩方面的問題:一是資產處置,二是人員安置。資產處置要更多地采用市場的辦法,比如支持商業銀行對不良貸款、呆壞賬加快處置。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按照市場化原則參與處理破產重組和退出企業的債權債務。人員安置方面要從中央和地方兩級政府建立社會的保底政策,主要是要完善下崗分流人員的安置政策,使得失業人員能夠順利地轉崗,包括培訓其技能等。
另一方面,企業要學會期貨、現貨市場“兩條腿走路”,利用好期貨規避經營風險。隨著我國市場化程度加深,鋼鐵、石油等基礎行業價格也逐步放開,企業經營所面臨的成本風險加大,需要以期貨等金融衍生品鎖定價格完成風險管理。認識和正確發揮期貨市場的功能和作用對推動實體經濟穩定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期貨將能及時把影響市場供求的因素轉變為價格信號,為企業提供及時、準確的價格,有助于企業及時調整生產銷售策略,一定程度上能使企業有效規避風險,為企業在目前較為困難的經營環境下穩定發展提供基礎。期貨市場不僅能夠幫助企業管理價格風險,實現預期經營目標,還能幫助企業拓寬購銷渠道、建立虛擬庫存、盤活資金等,給企業帶來超預期收益。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