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專業物流 > 正文

業內看衰今年航運業前景 航運業如何創新求生

發布時間:2015-01-15 09:49:10 新浪財經

航運業在去年年底稍有起色,但由于運力過剩、運量增長不足等問題依然存在,業內人士仍不看好該行業在2015年的前景。
  多名行業人士在今天進行的一場論壇上表示,航運業亟待創新,互聯網技術已經開始改變行業,但深層次的創新需要打破體制障礙,建立行業保險和金融的法律體系。
  2015年航運供求矛盾尖銳運價低位波動
  上海航運交易所總裁張頁在1月9日進行的第二屆中國航運業創新大會上表示,航運業的新業態是“運量增長放緩,運力持續過剩,運價地位波動”。
  資訊機構Alphaliner首席分析師陳河毓表示,即使是供求矛盾相對緩和的集裝箱船,2015年新船下水的數量也高于去年。2014年全球共交付了146萬標箱運力的集裝箱船,但2015年這一數據預計超過180萬標箱。考慮到舊船拆解和延遲交付的情況,今年船舶供應的增長將達到7.9%左右,超過了去年的6.3%的增長。
  “市場不會吸收如此大的市場供應的水平,是這個行業在2015年面臨的最大的問題。”陳河毓說。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拆解舊船的速度就有所放緩。他預測今年舊船報廢率會進一步下降,舊船拆解補貼方案也難以刺激更多的舊船拆解,原因之一就是中遠集團和中海集團的舊船已經在去年基本淘汰完畢了。需求一端,陳河毓表示,南美線的需求較弱,而歐洲航線的復蘇也可能不如去年。
  此外,燃油價格持續走低雖然降低了平均成本,但這也使得慢速航行的策略遭到摒棄。此前,各大航運企業采用慢速航行的策略既降低了燃油成本,又能夠降低船的周轉率,緩解運力過剩矛盾。陳河毓認為,隨著燃油成本降低,航運企業使用高速航行更具燃油經濟性,這可能釋放一部分額外運力,預計可達130萬標準箱,占全部運力的7%。
  航運業法律體系仍滯后
  張頁表示,在市場低迷的大環境下,全球航運業也在發生一些趨勢性的變化。例如,航運企業的聯盟化逐漸成形,將推動監管的聯盟化。他解釋說,全球航運企業之間形成聯盟,但各國監管政策卻難以統一,因此全球監管的理念將逐步得到重視。
  為了應對市場低迷和業態的轉變,航運業創新成為不斷被業內提及的話題。中國航海學會理事長、交通運輸部前副部長徐祖遠表示,航運業創新要推進法制建設。他表示,中國航運建設的軟實力,例如行業保險、行業金融等方面依然滯后,需要加快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實施體系,以及有力的法制的保障體系。“因為法律不健全,很多的金融政策難以在國際上有吸引力。”徐祖遠說。
  這一觀點也得到了張頁的認同。他表示,航運金融是個規模很大的市場,但由于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監管滯后,企業也不擅長利用金融手段。
  目前航運業的主要創新是互聯網技術的介入,多家航運企業都在嘗試將電子商務融入日常班輪業務中。張頁認為,互聯網的介入將實現“去貨代化”。現在已有一些互聯網平臺,為貨主提供一站式的服務,只要貨主在平臺上輸入目的地、貨物類型等基本信息,平臺將會安排拼箱,不再需要尋找貨代。此外,張頁認為,未來航運企業將可能出現資產與經營的分離,即擁有船隊的資產所有者將可能不再從事班輪經營的活動。
  對于航運業發展,徐祖遠建議,行業市場對外開放“要有一個度”,沿海和內河航運開放的政策要做全面的評估和分析。他還呼吁盡快實施對航運企業的免稅政策,推進港口加快行業基礎設施的優化升級,探討國有資產和社會資產的合作模式。
 

相關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