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1-29 09:40:42 騰訊財經

這個冬天,零售商和供應商間的關系破冰而行。
1月28日,記者從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相關人士處獲悉,1月9日,來自華潤萬家、寶潔、步步高、家樂福、大潤發、永輝、可口可樂、中糧食品、伊利、立白、脫普等11家企業高層,在深圳灣木棉花酒店召開會議,共同探討并達成零供合作綱領性文件“深圳灣共識”。
過去十余年間,零售商與供應商間的矛盾沖突不斷。最為典型的案例是,2010年康師傅與家樂福間因銷售返點等問題,引發的斷供和斷貨風波。為了改善這種緊張的關系,商務部曾出臺《零售商供應商公平交易管理辦法》,以協調雙方利益。
如今,在互聯網零售和移動電商沖擊之下,零售商和供應商間(簡稱“零供關系”)摒棄前嫌,坐到了一起。對于“深圳灣共識”的達成,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郭戈平向記者表態認為,“深圳灣共識對于中國境內的零供雙方合作有著歷史性意義。共識將推進供應鏈效率的提升,引導零供雙方更加關注消費者,共同推動商品價格的透明公開;同時,行業反腐也將順勢而為,傳統的采購模式和利益格局或將被打破重構。”
行業變局促使雙方坐到一起
“深圳灣共識”的達成,源于華潤萬家CEO洪杰的一次演講提議。
2014年11月6日,在福州召開的“第16屆中國連鎖業會議”上,華潤萬家CEO洪杰作主題為“零供關系新常態”的演講,一方面剖析現階段零供關系是利益相對,掰手腕式的博弈關系。另一方面又指出未來的常態應該是雙方攜手共同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做大市場后的利益增值。
記者了解,當前的快消品零售業的生態系統,很難靠一家努力來改變,行業共同努力突圍成為業內共識。那次會議之后,幾家大型零售商和供應商表示,在當前零售增速放緩、電商快速發展的背景之下,非常贊同洪杰的觀點,并且感同身受。
此外,中華全國信息中心數據顯示,全國百家零售企業2014年前三季度銷售下滑0.1%,“負增長”似乎已經成為零售業的新常態。
在上述綜合背景之下,由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郭戈平和華潤萬家CEO洪杰共同提議,召開了一次小型的內部零供問題討論會議,商討未來能引導行業健康發展的零供合作模式。
作為零售商一方代表,步步高集團董事長王填認為,當前,由于前后臺毛利的分配模式制約,采購不清楚商品的真實成本,采購員已經偏離了采購的本職工作,沒有做到真正的為消費者創造價值。此種業務模式帶來最大的問題就是商品價格的不透明,同時致使合作雙方滋生腐敗,形成團伙性、系統性的腐敗,因此,希望大家能夠共同創建公平透明的合作規則,使零供雙方回歸到最根本的買和賣兩個簡單的關系上。
而供應商一方代表、寶潔大中華區營銷總裁林小海稱,“零供合作關系確實有改善的空間,值得關注的行業現象之一是零供雙方角色錯位的問題:一方面有的銷售過于關注店內資源的采購而忽略了營銷,而另一方面有的采購傾向于以出售店內資源獲得短期利潤而忽略了顧客的購物體驗。”
深圳灣共識
記者獲悉,1月9日形成的“深圳灣共識”共包含三項核心內容。
其一,是共同建立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價值觀和評價標準,建立符合各自特點的管理模式,研究消費者需求,分享數據,增強店面體驗,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商品和服務。其二,是建立有利于提高供應鏈效率的零售商供應商公平交易條款、透明市場競爭機制,維護雙方合法權益。其三,是建立零售商供應商從業人員道德規范和誠信監督體系,共同抵制腐敗的商業行為,凈化營商生態環境。
為了配合三項核心內容的達成,“深圳灣共識”制定了五項相關行動計劃。記者了解,五項行動計劃分別是建立共同的行業績效考核指標指南;建立符合雙方需求可行的數據分享模式;建立行業《零售商供應商公平交易合同規范》;建立行業《零售商供應商從業人員道德規范》和“零售商供應商從業人員誠信檔案”;建立零供合作工作小組以及專項回顧制度。
“深圳灣共識”對于快消品零售業而言,意義深遠。大潤發中國首席執行官蔣永芳認為,目前線上線下面臨同樣的問題,新常態下,如何降低供應鏈費用,用更好產品和價格服務消費者,挖掘消費者消費熱情是大家需要共同面對的問題。
記者獲悉,1月22日,為落實“深圳灣共識”五項計劃,11家企業的采購、銷售主要負責人聚首廣州,再次研究落實五項計劃。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