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專業物流 > 正文

鐵路自保開業在即 多項自保政策細則近期有望出臺

發布時間:2015-02-03 10:13:26 21世紀經濟報道

王祖繼透露,保監會近期將出臺相關自保意見,構建有利于自保發展的政策環境。中國也歡迎國際大型企業到中國境內設立自保公司,參與中國的自保市場建設。

正在醞釀的政策包括:一是擴大自保公司的承保范圍,凡是經濟合同中列明要母公司基金、控股子公司實際支付保險費用的,自保公司均可以承保;二是考慮允許自保公司在境外設立與自保業務相關的全資保險類子公司和保險資產管理公司。

三是研究自保公司在2015年開始推行的償二代監管體系下更多便利空間,包括不繳納資本保證金;將保費的自留部分提高至實有資本金與公積金之和的6倍等,實現與國際監管標準的一致性。

下一步保監會將有意擴大試點范圍,主要服務于國務院大型企業改革和石油石化、鐵路運輸等領域,支持國有大型企業改革轉型升級和“走出去”風險管理需要。并將分層次、有步驟的培育自保市場,從單一入手,逐步發展自保聯合自保等結構相對復雜的自保體,同時借鑒國際經驗,協調在上海自貿區和深圳前海等地形成自保聚集發展效應。王祖繼在發言中做如上表示。

經過一年多的市場探索,中國哪些類型企業適合設立自保公司、設立自保公司與現有的自保基金、參與商業保險優劣對比,自保市場應該如何培育發展,路徑已逐漸明朗。

日前,第二屆中國自保公司發展與監管國際研討會上,中國保監會副主席王祖繼透露,中國境內第二家自保公司——中國鐵路財產保險自保有限公司已經完成籌備,開業在即。

王祖繼還透露,保監會近期將出臺相關自保意見,構建有利于自保發展的政策環境。中國也歡迎國際大型企業到中國境內設立自保公司,參與中國的自保市場建設。

正在醞釀的政策包括:一是擴大自保公司的承保范圍,凡是經濟合同中列明要母公司基金、控股子公司實際支付保險費用的,自保公司均可以承保,以切實滿足母公司補充風險管理需求;二是考慮允許自保公司在境外設立與自保業務相關的全資保險類子公司和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發揮自保風險保障和資產管理的雙重功能。

三是研究自保公司在2015年開始推行的償二代監管體系下更多便利空間,包括不繳納資本保證金;將保費的自留部分提高至實有資本金與公積金之和的6倍等,實現與國際監管標準的一致性。

按照保監會定義,自保公司是指由一家母公司單獨出資或母公司與其控股子公司共同出資,且只為母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提供財產保險、短期健康保險和短期意外傷害保險的保險公司。

2013年12月,中石油專屬財險公司開業,標志著中國自保市場破冰。同年,中石化在香港注冊成立了中國石化保險有限公司。同期保監會首次發布針對自保公司監管有關問題的通知,初步對自保公司的設立、經營等標準實現有法可依。

如今,國內大型企業風險管理需求不斷增加。下一步保監會將有意擴大試點范圍,主要服務于國務院大型企業改革和石油石化、鐵路運輸等領域,支持國有大型企業改革轉型升級和“走出去”風險管理需要。并將分層次、有步驟的培育自保市場,從單一入手,逐步發展聯合自保等結構相對復雜的自保體,同時借鑒國際經驗,協調在上海自貿區和深圳前海等地形成自保聚集發展效應。王祖繼在發言中做如上表示。

自保公司優劣勢均較顯著

從需求上看,2014年進入世界500強榜單的中國企業有100家,其中只有三家設立了自保公司(境內尚僅有中石油,中海油與中石化均在香港設立),但全球進入500強的企業9成以上都設立了自保公司。

清華經管學院保險與風險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陳秉正認為,中國企業對自保的潛在需求巨大,但因目前企業對自保認知并不全面,相關人才不足,加之商業保險出于對市場份額擔憂而帶來的阻力與監管政策不夠細分等多方面原因,中國自保市場的培育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其實我國大型企業很多已通過自保基金形式實現自保目的,例如中石油安保基金、鐵路保價、交通運輸行業的車輛安全統籌基金等。這些自保基金的形態是否有必要轉化成自保公司?

陳秉正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稱,轉化后有兩點好處,一是在財務處理上,自保基金是由企業稅后利潤積累而成,而自保公司則可將保費支出列支為成本;二是企業風險通過自保公司則有了再保等多個風險分攤機制,而自保基金則需企業對風險兜底。

設立自保公司的另外一些好處,如其比商業保險公司更了解母企業的特有行業運營風險,可以為可能發生的損失事先進行審慎的融資計劃和準備,通過自保有助于改進母企業集團風險評估和管理水平,改善現金流和減少成本。

與商業保險對比,用自保市場最發達的美國(份額占全球75%)數據來看,自保公司的綜合賠付率平均水平為88%,而美國的商業財險平均賠付率為103%。但自保公司的投資能力則難以與商業保險公司抗衡,美國自保的投資收益率在4%,美國財險平均在5%-6%水平。

而對于中國市場而言,陳秉正進一步分析認為,剛起步的自保公司,很難在為母企業量身定制特有風險保單和確定合理費率上立即有所作為。

如果自保公司業務與商業保險公司業務無差異,例如將母企業原有的車險、企財險等傳統財險業務從商業保險公司分流,那么商業保險公司對自保市場將產生抵觸情緒。

所以企業對自保公司的定位,陳認為不應該僅僅把自保當做為節約成本或利潤的工具,更不能將其經營成一個普通商業保險公司。而保監會即將出臺的自保監管細則,也將更全面詳盡的區分自保與商業保險公司的經營范圍及規則。

有利于企業“走出去”

實際上,保監會對自保市場的重視,除了自保是一種不可或缺的保險形態(盡管尚屬小眾)外,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建立自保公司有助于中國企業海外業務的發展,同時提高中國企業在國際上的議價能力,而幫助中國企業國際化發展也是國務院保險業“新國十條”賦予保險的一個重要職能。

例如,中石油在境外超過30個國家有業務,但其自保公司無法在各業務國當地出單,與其合作的便有在全球130余個國家和地區設有分支機構的AIG保險集團旗下的美亞保險,后者依托所屬集團的全球業務網絡幫其在境外業務當地代出單。

所謂代出單,具體安排為通過一家保險公司(代出單公司)為投保人出具一份保單,再將全部或者部分風險轉移到投保人或者自保公司。核保風險存于投保人,但代出單公司承擔信用、運營和監管風險。

“自保公司通常人員精簡,在境外的出單理賠或與投保人直接溝通的事務代出單公司都可代勞,另外在風險分攤上,如果自保公司不想全部風險自留,代出單公司還可分保一部分業務。”美亞財險北京分公司擬任總經理謝謙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稱。

這其實是一種比較理想的自保公司與商業保險公司合作的模式。

另外,對于母企業特有風險保單制定,具有全球經驗的商業財險公司在自保發展前期亦可為其提供初始解決方案。謝認為,企業的完整風控體系應當包括風控經理、經紀人、自保公司和商業保險公司四類角色相互補充。

AIG全球風險解決方案副總裁Austin Su認為,從歐美經驗看,有境外擴展需求的能源、運輸類大型企業,適合建立自保公司。自保市場成熟后,同類風險特征的行業或者上下游,橫縱兩向均可考慮設立自保聯合體,參與主體不局限在國有大企業中。

相關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