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2-04 10:25:01 海關總署

1月29日,來自韓國的“漢納西提斯”輪載著6600多噸銅精礦靠泊嘉興港乍浦碼頭,與以往不同的是,等候在碼頭準備裝載這批銅精礦的并不是散貨車隊,而是200多個集裝箱。原來這是嘉興海關新推出的“散改集”監管模式,大宗散貨可“換乘”集裝箱后通過內河船舶進行轉關運輸,6600多噸銅精礦將馬不停蹄地順流而下趕往目的地富陽東洲碼頭。
“銅精礦等大宗散貨走海關 散改集 的新監管模式,運輸上可以實現 零 損失,方便又放心。”負責這批貨物進口報關的杭州環宇國際貨運有限公司的經理張英說。環宇貨運是嘉興首家“嘗鮮”新監管模式的企業,他們這批銅精礦也是杭州關區首票換裝集裝箱轉關的進口海運散裝貨物。
據了解,以往海運散貨進口運輸至內陸地區,都是采用散貨車輛運輸,安全性低,中途可能會出現散落、偷換、偷盜的情況,導致貨損、貨差嚴重。而今,可以通過換裝集裝箱運輸,貨物損失率幾乎為零,而且散貨換裝集裝箱用內河船舶運輸比直接用散貨車輛運輸費用更為低廉。“以鐵礦砂為例,20英尺集裝箱水運費用為400元人民幣,每個集裝箱可裝25噸鐵礦砂,每噸成本16元,而散貨車輛運費約為40元/噸,通過 散改集 監管模式每噸可為企業節約20多元的運費。”嘉興市乍浦港口經營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
作為東南沿海重要的散雜貨港口,嘉興口岸的各類礦砂、煤炭等大宗散貨進口量逐年增加,據嘉興海關統計,2014年共進口大宗散貨35.9萬噸,同比增長15.8%。
“為了推動嘉興港 海河聯運 的拓展和完善,發揮內河航運潛力,我們多方爭取啟動了 散改集 監管模式。”嘉興海關乍浦辦事處主任徐超介紹,“下一步,我們將根據企業需求不斷實現通關模式的升級,提升通關效率助力嘉興對外經濟發展。”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