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2-10 10:28:49 經濟參考報

就在高通案即將以巨額罰款告終的時候,中石化也遭到了反壟斷調查。記者了解到,國內成品油價迎來近8個月首次上漲前夕,鄭州不少中石化加油站出現了“缺油”的狀況,如此巧合讓民眾懷疑企業刻意“囤油待漲”以獲取更多利潤。
對此,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與反壟斷局負責人9日透露,該機構已經派人趕赴鄭州。如發現經營者存在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等違法行為,將依法嚴肅查處。
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鄭州不少中石化加油站出現“缺油”狀況,排隊加油情況隨處可見,更有市民大呼“無油可加”。
據媒體報道,從2月7日開始,鄭州不少中石化加油站出現“缺油”狀況,排隊加油情況“隨處可見”,有市民大呼“無油可加”。而就在9日傍晚,國家發改委發布通知,從當日24時起,決定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290元和280元,測算到零售價格90號汽油和0號柴油(全國平均)每升分別提高0.21元和0.24元,這是國內油價在8個月的“十三連跌”后迎來首次上調。
由于目前中國國內的成品油價格調整機制日趨透明,多個監測機構都能夠提前對成品油價格的變化趨勢做出分析。因此不少民眾懷疑,鄭州上周末出現的“油荒”,是中石化刻意為之,從而在油價上漲后賣油獲取更多利益。
對此,國家發改委反壟斷局相關負責人回應說,已經注意到了相關報道,并已立即要求河南省發改委派出調查組對鄭州市的有關加油站開展全面調查。國家發展改革委反壟斷局也已派人趕赴鄭州。
這位負責人強調,如果發現有關經營者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沒有正當理由拒絕與交易相對人進行交易,將依據有關法律法規進行嚴肅處罰,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對于多個加油站“斷供”事宜,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河南鄭州石油分公司9日中午在微博上回應稱,“因物流配送不到位,造成部分加油站汽油供應緊張,由此給客戶帶來的不便,我們深表歉意;目前油品已全部配送到位,請放心加油。”
記者從中石化鄭州石油分公司獲悉,為保障市場供應,中石化鄭州石油分公司各加油站從2月10日凌晨0:00至6:00,93號、97號汽油延遲漲價,仍執行調價前價格。
對此,業內人士認為,如果經過調查,中石化鄭州公司此言屬實,那么此次缺油就不涉嫌違法。但如果是中石化鄭州公司刻意為之,而且其加油站在當地具有市場支配地位,同時,此次“斷供”的現象在多數加油站中普遍存在,那么鄭州中石化此舉就涉嫌違反《反壟斷法》中“拒絕交易”的相關條款。如果只是少數加油站涉及其中,那么可能需要適用《價格法》來處理。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