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2-11 10:08:46 廣州日報

中山郵政計劃推醫院醫藥配送市民憂藥效保障及安全律師稱或致糾紛增多
足不出戶,醫院代煎的中藥,便有專人送上門……昨日,記者從中山郵政ems獲悉,今年該公司計劃推出醫院醫藥配送的便民服務。對此,記者隨機采訪發現,便捷服務能節約出行成本,受到好評,但藥物安全與否,成為多數市民的關注點。
記者調查發現,其實,本市早已有藥店推出了免費藥物速遞上門服務,且送貨上門的藥品價格,與門店的價格相同。但因考慮到藥品安全問題,只配送包裝完整的非處方藥。
醫院方面則表示,若ems醫院醫藥配送開通后,最大受益者或將是病情穩定、需長期服藥的慢性病患者及其家屬。律師則坦言,藥物配送的安全性無法保證,或將引起藥物糾紛。
醫藥配送:
保密性、安全性決定費用高
繼推出港澳通行證簽注速遞、老人卡配送等多項便民服務項目后,昨日,記者從中山郵政ems獲悉,今年該公司計劃推出醫院醫藥配送服務。目前,該項目還在前期籌備中。
“如今,醫院代煎中藥很方便,醫藥配送可以將煎好的中藥,配送到市民家中。”中山郵政ems總經理助理閆華強透露,與政府證件及公文信件的配送相比,藥物配送的要求更高,整個過程的每個環節都需要精確分析,如安全、保密、儲存環境等方面。
“醫藥配送實施起來,將會設專門的配送渠道。”閆華強介紹說,目前在港澳通行證簽注速遞服務上,該公司有專門的配送渠道,以確保證件的安全性。據統計,去年郵政ems共為45萬人次辦理簽注。今年推出微信下單辦理簽證服務,1月份已有超過4萬人次辦理,日均達到2800~3000人次。
醫藥配送的計費方式是怎樣的呢?“醫藥配送的保密、安全性要求更高,可能會比證件配送的費用高一些。”他告訴記者,該服務的推出,將有利于節約市民的出行成本。
市民擔憂:
送到手里的藥是否安全?
若郵政ems推出醫院醫藥配送服務,市民是否會選擇呢?記者隨機采訪多位市民發現,便捷服務能為市民節約出行成本,受到好評,但是藥物安全與否,成為多數市民的關注點。
“普通快遞慢一些無所謂,藥品一定要快。”市民劉女士說,網購已成為她生活的一部分,衣服鞋襪,甚至家具都上網買,但還未嘗試過網上買藥。“生病時才會買藥,但網上買肯定沒法在很短時間送上門。”她說,緊急情況下,她會選擇打電話讓藥店送上門。如果郵政ems推出醫院醫藥配送服務,她也會考慮的。
在采訪中,藥物安全問題備受關注。“送到手里的藥到底安不安全呢?”市民楊先生告訴記者,由于工作忙碌,需要經常出差,若能確保藥品的安全性,他會選擇醫院醫藥配送服務,以節省排隊開藥、往返醫院的時間。
記者調查:
藥房速遞藥物僅限非處方藥
近來,藥物配送在全國被吵得火熱,電商已將觸角伸向藥物配送。更有外地科技公司,推出醫藥app軟件,并稱可實現“28分鐘免費送藥上門”。
記者調查發現,其實,本市早已有藥房推出了藥物速遞上門服務,且送貨上門的藥品價格,與門店的價格相同,并不會向消費者收取速遞費用。
在配送耗時方面,“近的話大概20~30分鐘,遠一些的,時間會相對長點。”本地一家連鎖藥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店提供藥物配送服務已有多年,且擁有自己的配送車隊,可提供24小時服務。
不過,并非所有藥品都可實現速遞上門。“送的都是包裝完整的非處方藥,處方藥沒法配送。”該工作人員分析說,以中藥為例,只有消費者拿到藥店現場配,才能確保無誤差,“速遞上門的話,這一塊無法保證。”
各方說法
醫院:
慢性病人受益最多
市人民醫院相關負責人介紹,ems醫院醫藥配送開通后,最大受益者將是病情穩定、需長期服藥的慢性病患者及其家屬。
記者注意到,在市人民醫院、市博愛醫院、市中醫院等幾家大型公立醫院,排隊掛號、繳費和拿藥的隊伍經常排出幾米遠,而其中有部分是只抓藥不看病的“慢性病號”,也不乏六七十歲的老年人。排隊等候的人群中,有些是子女請假幫老人排隊買藥。
“如果ems醫院醫藥配送服務開通,對于那些病情穩定、需長期服藥的慢性病患者可能會比較好,患者或其家屬不用再常年奔波,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排隊掛號、取藥了,大大提高了效率,減少了他們的等候時間,年輕人也不用再專門請假幫老人買藥了。不過對于危急重癥的病人及有突發情況的慢性病患者則不太適用,一旦病情有變化,還是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市人民醫院相關負責人稱。
律師:
多一個途徑糾紛多
談起醫院醫藥配送服務,中山市消費者委員會法律顧問黃磊律師直言,國家及地方,暫未出臺藥物流通領域的相關法律法規,但藥物配送的安全性無法保證,或將引起藥物糾紛。
“對于藥物來說,多一個途徑有可能引起糾紛。”黃磊分析說,藥物在溫度、儲存容器、環境等方面若有偏差,可能導致藥性顯著降低。如果速遞上門的藥物,病人服用后,導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醫院、物流方都會推卸責任,醫院會以藥品沒問題力辯,物流方也會證明責任不在其身上。
“如此一來,事情就會復雜化,與藥物相關的糾紛就會增多。”他稱,如果增加流通環節,不排除藥物糾紛增多的可能性。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