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2-12 09:27:22 中國財經時報網

2014,是跨境電商集中發力的一年。
隨著行業最大一筆融資——洋碼頭1億美金橫空出世,跨境電商再次占據公眾焦點??缇畴娚虖臒o到有的近10年中,各類因素將市場重新洗牌,既孕育了蘭亭集勢、環球易購等做大上市的出口電商,也催生了蜜芽寶貝、海豚供應鏈等新手上路的進口電商。
隨著13年推出試點城市及14年出臺各項細則,似乎預示跨境電商行業正逐步陽光化、清晰化,廝殺也愈發激烈。注入新“血”的洋碼頭,在這個燒錢的電商時代,最終是成就霸業,還是黯然退出?
不妨聽業內專家、來自海豚供應鏈的麒麟說個故事。
洋碼頭:為榮譽而戰
如果一定要形容洋碼頭,“用力”這個詞會非常貼切。
作為第一家正規運作的海淘企業,洋碼頭與各跨境電商試點城市的保稅區、口岸,都積極配合、努力開拓,務實的企業作風也獲得不錯的口碑。但這些都沒能掩蓋住一個問題:融資能力不強。
從創業初期龐曉偉投的500萬啟動資金,到B輪賽領資本投的1億美金,這期間洋碼頭與晨興資本有緣無份、與經緯中國失之交臂,生生錯過搖籃里扼殺天貓國際的機會。
在同樣的平臺模式下,憑借阿里的資源,崛起迅速的天貓國際將彼此差距拉至數量級。早生幾年的洋碼頭,不得不稱后來居上的天貓國際為“老大哥”,說是咬牙切齒也不為過。難怪曾碧波在內部信中略帶薄怒,暗諷了VC童鞋“沒眼見”。
但眼下,令人擔心的還不止這一件。
蜜淘、蜜芽寶貝等后起之秀表現尚佳,至少在融資規模上,都在6000萬美金左右。同時,流量豐富或資金雄厚的老牌B2C也殺進戰場,唯品會、京東、蘇寧、聚美優品也想分一杯羹。更不用說,順豐、網易等似乎“八桿子打不著”的都來插一腳,將局勢攪得更亂。
外有強敵,原本穩坐的老二位置已被嚴重威脅。加上自家中層骨干被人盯上,人才固定流失,電商行業又是如此燒錢。內憂外患之際,這封感情激烈的內部信是安撫,更是激勵。
因為錢,本身就是一注強心劑。
跟隨戰略:第二名的投資意義
國際買手在平臺上開店,通過物流轉運,將產品售賣給國內消費者,這種模式是天貓國際與洋碼頭的最大相似點。不同之處在于洋碼頭自建物流,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真與快。無疑,洋碼頭在競爭中,憑平臺模式無法與阿里抗衡,發展亦會受到自建物流的牽制,不可能收取更高額傭金以盈利。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