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3-10 09:38:04 人民日報海外版

什么是神華集團黃驊港的夢想?對此,集團董事長張玉卓提出了“瞄準一個目標,抓好兩個轉變,推進四個發展,實現五個提高”的新戰略;總經理凌文多次深入生產一線,指導幫助港口生產經營工作。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很多職工以“與企業共進退”的主人翁精神,積極為黃驊港未來發展建言獻策,共同推動黃驊港以“綠色、智慧、國際一流”為核心的“港口夢”。
一、憑借過去幾年的扎實工作,為黃驊港追求新的“港口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近年來,在集團黨組的正確領導下,黃驊港上下咬定目標不放松,提前一年全面實現了“十二五”初確定的“三個翻番”目標。港口吞吐能力實現了兩億噸跨越, “三個轉變”邁出實質性步伐,創新驅動、價值創造成為公司各項工作的立足點,企業發展的六個核心能力得到顯著提升,使黃驊港有條件在更高平臺上追求未來的 “港口夢”。
一是戰略發展能力顯著提升。在短短三年的時間里,黃驊港先后完成了三、四期工程建設,使黃驊港煤炭下水能力達到2億噸。在此基礎上,黃驊港積極推動散雜貨、油品、航道疏浚、船舶代理等配套產業的綜合發展,大大提升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二是價值創造能力顯著提升。港口經營業績持續向好,利潤總額連續兩年突破10億元大關,在集團第一陣營中站穩腳跟。股東回報率連續保持15%左右的增長,資產負債率保持在40-50%的理想水平。
三是行業引領能力顯著提升。大規模筒倉群技術、堆場設備集控技術、管控一體化技術等處于國內領先水平;與“十一五”末相比,全港百萬噸用工從27人下降至 23人,全員勞動生產率達到16.1萬噸,增長了16.7%,居全行業領先水平。公司還被評為全國首批5個一級標準化達標港口之一。
四是改革創新能力顯著提升。一體化、專業化管理模式改革成效顯現,技術人才優勢得到集中釋放,2011年至今,黃驊港累計獲得專利授權170項,為開港前10年總和的2.18倍。在剛剛結束的第八屆國際發明展覽會上,黃驊港更是一舉拿下三項金獎。
五是綠色發展能力顯著提升。清潔生產的理念深入人心,干霧抑塵、藥劑抑塵等新技術取得明顯效果,機械化清掃探出新路子,壓艙水回收、岸電等也在積極推廣應用,“十二五”期間港區綠化面積增長了4.3倍,環境面貌顯著改善。
六是風險管控能力顯著提升。公司制度、流程體系不斷健全,經營決策更加規范化、科學化,“三重一大”事項得到有效管控;同時伴隨著港口能力的提升,和雙向航道全面建成,神華集團一體化鏈條出現系統性風險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通過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公司作風建設不斷加強,干部職工的聯系更加緊密,全港上下更加團結,“干事業、謀發展”的士氣更加高漲。
“六個能力”的提升,折射出黃驊港的拼搏歷程,蘊含著神華的寶貴經驗,為黃驊港奠定了目前非常好的物質基礎、技術優勢、人才隊伍和組織保障,也是黃驊港進一步追求“港口夢”、“神華夢”的信心和力量之源。
二、正確認識黃驊港的“港口夢”,使其與“神華夢”,與黃驊港的人生理想相統一。
黃驊港的發展離不開神華集團,離不開廣大職工。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追求黃驊港的“港口夢”,必須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集團、港口和職工個人三者的關系。
首先,要準確把握“港口夢”的科學內涵。
用8個字概括“港口夢”,就是“綠色、智慧、國際一流”。其中,“國際一流”是黃驊港不懈追求的中心,“綠色、智慧”則是兩個基本點,是實現國際一流的最好注解。
港口夢,應該是一個追求綠色的夢想。黃驊港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努力減少港口建設運營的負外部性,實現與自然、與環境的和諧共贏。港口夢,應該是一個追求智慧的夢想。黃驊港的智慧港口建設還剛剛起步,但要實現各生產作業流程的無縫銜接,實現全港資源的最優配置,就必須持續推進信息化、標準化系統建設,一步一個腳印地向智慧港口邁進。港口夢,應該是實現國際一流的夢想。目前,黃驊港雖然規模和紐卡斯爾港相當,但全員勞動生產率卻不足后者的三分之一,若將外委勞務工計算在內,則約為后者的七分之一。差距固然存在,但奮起直追,為時不晚。因為黃驊港有著與之相近的基礎條件:首先,集團愈發重視黃驊港的轉型升級,確定了優先發展的主基調;其次,黃驊港依托神華高效的整體運營,受市場的直接沖擊較小;其三,黃驊港只面對神華集團一家客戶,更易于實施全面協同的計劃管理。由此可見,依托神華大后方,黃驊港理應成為煤炭專業化港口轉型升級的先行者、示范者和創新者,理應在引領行業發展上發揮更大作用。
第二,要正確認識港口夢和神華夢之間關系。
“成為世界一流企業之夢”是幾代神華人矢志不渝的追求。黃驊港的“港口夢”是“神華夢”的有機組成部分。黃驊港的發展取決于神華集團的快速發展,黃驊港的進步依賴于神華一體化運營能力的發揮,黃驊港價值創造能力的提升,每位員工個人價值的實現,必然以神華創建世界一流綜合能源企業的大平臺為依托。黃驊港追求“綠色、智慧、國際一流”的目標,就是為了保證神華一體化產業鏈更加高效、更加順暢的發展,只有這樣,黃驊港才能減少運營中的風險,才能做到大樹底下好乘涼。
為科學應對“經濟新常態”,集團黨組審時度勢,提出了“1245”的發展戰略,并且把路港航物流資源作為集團的戰略資源、稀缺資源和創造價值之源,努力打造先進的、現代化的路港航運輸體系。因此,在港口夢的踐行過程中,黃驊港必須堅定不移地落實集團總體戰略部署,進一步厘清自身在神華夢實現過程中的角色和定位。未來,黃驊港要逐步發揮自身優勢,在推進一體化鏈條升級和計劃管理方面發揮主導作用,以“以銷定船、以船定垛、以垛定車、以車定產”的市場導向機制為支撐,全面加強堆場及垛位管理,既能準確向上游反映市場需求,又能及時向下游傳遞供給情況,逐步構建一體化產業鏈上產能、生產、維修三項計劃的全面協同機制,在未來一體化運營中體現越來越重要的價值。
第三,要堅定信心在追求港口夢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黃驊港追求港口夢,不僅是為集團、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更重要的是為黃驊港的廣大職工提供更多實現黃驊港夢想的機會。黃驊港追求港口生產智慧化,就是為了在規模提升的同時,減少用工總量的增額,在確定的工資總額下提高廣大員工的人均收入;黃驊港狠抓綠色港口建設,積極開展清潔生產和港區綠化活動,就是為了給廣大職工提供一個更好的生產、生活環境;黃驊港深入推進技能鑒定和培訓體系建設,推進崗位交流,就是為了讓大家獲得更多鍛煉的機會,實現自身價值增值;黃驊港注意完善制度流程,構建管理、技術、技能人才梯隊,就要幫助大家明確職業生涯規劃,公平、公正、規范地邁上自己人生的新階梯。所以說,黃驊港的港口夢,與大家的利益是息息相關的,與廣大職工的人生理想是根本一致的。在追求港口夢的過程中,黃驊港有足夠的機會、足夠的容量幫助廣大職工實現自己的夢想。
三、瞄準目標,齊心協力,共同追求黃驊港的“港口夢”。
“舞臺雖小要極致,總量不大成標桿”,黃驊港在未來的工作中,要堅定不移地貫徹好、執行好集團“1245”戰略部署,匯集廣大員工的正能量,把“綠色、智慧、國際一流”作為黃驊港共同的價值追求,一項項推進、一件件落實。
一是要緊扣價值創造的核心。
價值創造是黃驊港追求港口夢必須一以貫之的核心,只有不斷挖掘、提升自身的價值創造能力,才能持續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今后一段時期,黃驊港價值管理的著力點應該放在降本增效和低成本運營上。三四期工程的相繼投運,給黃驊港帶來了很大的折舊和攤銷壓力,而且受目前市場所限,全港生產能力短期內還不能充分釋放,要想保住神華效益最優的核心下水港地位,抓好低成本運營顯得尤為重要。
二是要夯實安全生產的基礎。
安全,是踐行港口夢的前提和基礎,如果沒有安全作保障,黃驊港連發展都成問題,更不可能有精力顧及港口夢的實現。而且,黃驊港朝著“綠色、智慧、國際一流”方向的轉型升級,核心就是由粗放式增長向集約式增長的轉變,由外延式向內涵式增長轉變,通過精簡提效、科技興安、抑塵保安等措施,恰恰可以為安全生產提供更有力的保障。黃驊港要始終秉承“港口生產零死亡,無控隱患是事故”的理念,全面加強風險預控。堅決杜絕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為港口夢的實現打下堅實的安全基礎。
三是要深度激發創新活力。
黃驊港推進創新型港口的建設,不是要求每年要出多少項專利,拿多少個金獎,更主要的是創新環境、創新機制的建設,打造一個能夠激發創新活力的平臺。近年來,依靠一個“李長安創新工作室”,在翻、堆、取、控集中控制改造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績,為實現堆場無人化做出了重要貢獻。下一步,黃驊港要圍繞“綠色、智慧、國際一流”的港口夢,繼續搭建這樣的平臺。在信息化方面,黃驊港完全有條件建立信息化方面的創新工作室,發動和鼓勵大家參與進來。要格外重視核心技術的管理和產權的保護,盡最大努力保護專利人的合法權益,并根據集團相關規定,加大對科技創新的獎勵力度。在此基礎上,黃驊港還要逐步推動技術、人才輸出,緊緊抓住神華港電一體化等有利時機,大膽將黃驊港的人員、技術向外輸出,真正把黃驊港打造成技術高地、人才高地。
四是要科學調整業務布局。
謀劃構建“四個子分公司,一個中心”的發展格局:物流分公司、疏浚合資公司、拖輪分公司、船代子公司、技術創新服務中心。設立物流分公司,盤活鐵路腹地和航運線路內的物流網絡,為神華鐵路上游企業及神華煤化工業務的后續發展提供有力的物流支持;設立拖輪分公司,目前黃驊港自有拖輪的數量已經達到了15艘,完全可以在滿足自身需求的情況下實現業務輸出;設立船代子公司,做好產業結構調整,改變目前各種服務類的港務管理收入在總收入中占比不足5%的現狀;經營好疏浚合資公司,目前疏浚公司已經憑借專業化的管理和完備的疏浚能力成功取得港口與航道工程總承包二級資質,并首次成功承攬長江口的部分疏浚業務。
此外,黃驊港還要積極推進創新服務中心建設,改變過去僅重視技術應用、輕視知識成果的管理、積累和效益轉化的弊端,真正讓知識創造價值。
五是要大力推進第二次管理模式的變革。
通過兩年多的探索實踐,“縱向一體化、橫向專業化”的矩陣式管理模式改革順利落地。目前,黃驊港正在醞釀第二次組織管理模式的變革。這項改革推行開后,每個運行班組的職工將在每年內獲得兩次一個月左右的完整時間,借此機會公司將組織大家開展各類技術、技能培訓,從而讓一線員工享受到更多的假期、更多的提升素質的機會,讓大家生活得更加幸福。
六是要做好智慧升級。
下一步,推進智慧港口建設,要重點把握三條主線:首先,加快完善產運銷協同系統,繼續延長生產展望期,通過生產仿真指揮調度生成最優的生產排布計劃,進一步挖掘港口堆場的價值創造能力,配合集團以港口堆存情況安排銷售策略及生產運輸方案。其次,要逐步建立完善管理者駕駛艙,利用大數據技術,通過詳盡的指標體系,高效的數據分析,實時反映企業的運行狀態,將采集的數據形象化、直觀化、具體化,為公司決策提供支持。其三,要依托設備遠程自動化改造成果,將員工從操作崗位上逐步解放出來,并集中到技術崗位,重點圍繞生產工藝、自動化、設備保障三大領域開展自主攻關,幫助員工從“人才”向“人力資源”再向“人力資本”的轉變。
七是要抓好綠色轉型。
港口的環境面貌與職工的幸福生活息息相關。黃驊港要深化綠色港口建設,建立健全節能減排與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推動節能環保風險防控體系建設;繼續把抑制煤炭裝卸環節的粉塵污染擺在首要位置;做好節能減排和資源回收利用,打造完整的煤炭轉運綠色產業鏈。黃驊港要在更好地保障職工身心健康的同時,眼睛向外,努力構建完整的、可復制的成套煤炭港口綠色轉運流程,緊密契合環保政策要求,提高港口轉運工藝附加值,逐步打造新的利潤增長點。
八是團結和依靠每一名職工。
黃驊港必須堅持“公平、公正、透明、規范”的原則,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完善學、查、改長效機制,讓員工有機會參與到公司的決策中來,了解公司的運行動態。開展不同層級之間的人才交流,加快構建職業發展通道,滿足員工發展訴求;堅持陽光導向,凡是與職工切身利益相關的事項,要充分征求職工的意見;同時,黃驊港還要充分發揮每一位職工的主人翁作用,并使大家充分享受企業發展帶來的實惠。只有切實做到將黃驊港的經營成果與職工利益更為緊密的結合,才能凝聚港口力量,實現“綠色、智慧、國際一流”的港口夢。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