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專業物流 > 正文

安徽醫藥商業拉橫幅反對藥品集中配送

發布時間:2015-03-23 11:35:59 互聯網

賽柏藍收到爆料稱,昨天上午,有企業到安徽省政府門口拉起了條幅,條幅內容為“我們要就業,我們要吃飯”、“支持醫改,請求延期推行藥品集中配送”。據介紹,其原因是安徽在進行新一輪的醫藥改革中,出現了壟斷現象,好多醫藥企業因此面臨關門、員工下崗。

安徽省醫藥界一位資深人士給賽柏藍介紹說,安徽是國家新醫改的四個試點省份之一,其醫改新政主要有兩大核心內容,一個明確已經結束的安徽藥品招標要進行二次議價,進行二次議價的地方以7、8折等不同比例要求回扣,以補貼取消藥品加成后的損失。

其次,藥品之外,對供應商重新洗牌。安徽基藥招標未選擇供應商,都是由藥企自己選擇供應商,現在很多地方都只招三個甚至一個配送商,遴選配送商對藥品集中供應,把二次議價的價格議下來。

安徽是醫藥商業大省,每年的產值規模上排在全國第6位,有獨立法人的商業企業有444家,加上部分非獨立法人的企業一共將近600家。現在每個地方就招幾家配送商,很多醫藥商業企業就沒有活路了,這引發企業的反彈。

上述安徽藥界資深人士表示,“這是政府人為制造壟斷,很容易帶來權力尋租,集中度的提高應該靠市場競爭,而不是政府人為設計。”

另外,有消息稱,昨日全省衛生行政及醫院系統都在合肥開座談會,學習蕪湖模式。而蕪湖模式的核心就是藥品集中配送。

蕪湖統一3家醫藥商業配送,所有產品統一讓出30個點,其中醫院得15個點,藥管中心得5個點,商業配送公司得10個點。由醫院上報藥品使用目錄,在藥管中心統一遴選形成蕪湖地區采購目錄。目前會議進行中沒有形成最終意見。

那么蕪湖模式到底是怎么回事?對藥企有何影響,應怎么樣應對,賽柏藍轉載卞為東的文章,他對蕪湖模式進行了較好的分析和解讀。

蕪湖模式能引領皖新一輪醫改?

蕪湖模式及其發展

2008年1月1日,蕪湖市成立藥管中心,調入8家公立醫院106名藥劑科人員,負責藥品配送。醫院成立“藥品調配中心”,調配門診藥房、病區藥房和藥庫的藥品出入。藥管中心按照藥品中標價10%加成配送,醫院代收藥品收入,每月全額劃入藥管中心,藥管中心與藥品供應商結款,預返還醫院中標價格的8%,余下的2% 作為績效獎金(合理用藥考核)年終不等額撥付給醫院。

2011年10月,蕪湖推行藥品零加成銷售,把縣級公立醫院用藥納入統一配送,藥管中心運營難以為繼,市屬8家公立醫院的藥劑科重新劃歸各醫院管理,“蕪湖模式”就此終結。

1蕪湖模式的功績

蕪湖模式的實施分為2個階段:2008年-2011年的醫藥分開和2012年-現在的統一配送。

1、首次試行醫藥分開

通過藥管中心預分配加成和衛生財政部門對醫院用藥合理績效考核(TOP10藥品和TOP5醫生是否合理用藥)調配加成返還比例,收支2條線,實現醫藥分開,變“以藥養醫生”為“以藥和財政補助養醫院”。

2、類托管模式,強制降價

藥管中心類似于托管藥房,通過集中招標強制降價。2008年8月,8家公立醫院所需基本藥品集中公開招標,最終,兩家配送企業和2055種藥品中標,與基本限價相比,藥品中標價綜合降幅達31.4%。

3、通過強制壓縮生產企業和流通企業的價格空間,補償政府財政支出;減少了基本用藥醫生回扣金額,醫生“大處方”也減少了。

2蕪湖模式的不足

蕪湖模式在實施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1、新特藥大幅度減少

集中采購強制降價使得新特藥減少,表面上使得藥品費用減少,但對醫療機構疾病治療水平的提升實則是一種限制。

2、體系外流通的藥物費用增加

只從8家市屬醫院的收支來看,蕪湖模式減少了基本藥品的價格,彌補了財政支出不足問題,老百姓在這8家醫院看病的費用也有所下降(沿著藥管中心流通至醫院的目錄內藥物)。

與此同時,滋生了體系外循環的藥物使用(各種途徑流通至醫院、藥房和其他醫療機構的目錄外藥物)。如果公布2008年-2011年蕪湖市(人均)藥品消費金額或年度醫保總支出金額可以看出端倪。

3、大鍋飯現象

因為沒有匹配地滿足醫生的生存需求和歸屬需求,收入一刀切,導致醫生大鍋飯現象嚴重。

4、政府過多介入,缺乏市場競爭,自我形成一個封閉體系

3安徽討論蕪湖模式如何執行

根據皖衛藥[7]號等文件,安徽省擬采用“聯合體+帶量采購+10家商業集中配送”的模式推動新一輪醫療改革。

目前,有部分地市(馬鞍山,阜陽,宿州等)的終端開始或完成申報計劃,但從目錄整理以及量價評定、配送選擇等方面存在著執行難度或疑問:

1、非1118和基藥目錄產品在各級醫院規定了上限使用金額而沒有下限金額,同時規定了各聯合體年度藥品采購總金額,如果1118和基藥目錄藥品申報計劃金額達到年度采購總金額,2012年中標藥品還有機會嗎?

2、各終端申報的產品目錄和采購量千差萬別,政府不得不再次調控,直接殺伐刪減,這還是帶量采購嗎?

3、聯合體不敢承諾產品在各終端申報計劃量與未來使用量的對等,只是一種目錄選擇的參考,或是一種降低價格欺騙手段?

4、起步15%降幅是暗返還是明返?暗返稅差怎么解決,明返生產企業將紛紛棄標。

5、選擇10家商業集中配送,那安徽剩余140多家商業將面臨兼并重組,絕對是一場血雨腥風!

6、聯合體牽頭醫院的患者結構及與之對應的用藥結構在不同層級的醫院具有代表性嗎?

以上問題和困難再次遲滯著安徽省“聯合體+帶量采購+10家商業集中配送”模式的推行,于是乎部分省屬醫院推出過渡方案,要求在銷售產品承諾降價15%以上,具體如何返還這15%屆時再說,否則停藥!

好亂呀!3月18日-3月19日,安徽省各地市藥管局長們為此在合肥展開激烈討論。何去何從,希望官員們慎重。

4生產銷售企業如何應對?

“聯合體+帶量采購+10家商業集中配送”模式中,聯合體決定目錄,申報計劃量決定15%+N%的降價幅度,10家商業(含分子公司)集中配送決定了渠道和配送費率…一切都已經規定好了,藥品生產和經營企業看來只有伸脖子挨刀了。

1、不管怎么,先進聯合體目錄

每家醫院配備銷售人員,馬不停蹄地公關院長、藥劑科和臨床主任,報上自己的產品和計劃量為先,注意聯合體牽頭醫院必須申報哦。

2、拒絕明搶

15%起步的降價幅度,如果是明返,只有拒絕了,因為其他省份在虎視眈眈盯著你產品的全國最低供應價格,準備參考,準備聯動;且安徽省已經公布價格透明公開哦。

因此,進入目錄后第一時間與聯合體溝通要求暗返,票折暗返要考慮差價稅的因素呢。

3、規劃降價后的價格分配

系統規劃“生產企業-銷售企業-醫藥代表-醫生”價格鏈,每個環節只能“可接受”不能“滿意”啦。

4、做好稅務規劃,慎底價方式

全國專項打擊底價過票行為已經開始,安徽尤其是重火力覆蓋。建議選擇財稅有優勢的地方企業配送或銷售。

最后,伸出脖子準備挨刀吧,無論是量還是價格。

但心態要積極,風雨之后又彩虹,默默期待下次招標可能的春天吧!

5配送企業該怎么應對?

要么進入第一配送梯隊,要么等著別人找你談并購事宜吧。不妨考察一下福建省的醫藥商業結構。

6結語

如果執行類似蕪湖模式的“聯合體+帶量采購+10家商業集中配送”模式,無論你是生產企業,銷售企業,醫藥代表,商業企業,還是醫生,等著你的是被砍,如果你覺得還能忍受,姑且忍著,期待明天。

相關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