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4-21 10:28:43 中國汽車動態網

2015第十六屆上海國際車展將于4月22日在國家會議中心(上海)拉開帷幕,回顧近年來舉辦的各大知名車展,除了展出一些知名汽車品牌各式新車,也不乏一些知名汽車零部件制造商帶來的全新技術與產品。作為一家專注設計、研發汽車發動機渦輪增壓器的韓資企業––韓國啟洋精密株式會社(簡稱“啟洋精密”)便是本屆上海國際車展中汽車零部件展區耀眼的明星之一。
韓國啟洋精密株式會社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致力于渦輪增壓器的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是韓國最早生產渦輪增壓器的企業之一。所謂渦輪增壓器,是汽車發動機的核心部件之一,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發動機排出的廢氣帶動渦輪和壓輪旋轉,將吸入的新鮮空氣壓縮后重新供回發動機,促進燃料充分燃燒,從而提高燃油效率、提升汽車動力,同時有效降低汽車廢氣排放量,減少環境污染。安裝有渦輪增壓器的汽車發動機與現有的發動機相比,燃燒效率平均提高約15%,廢氣排放量減少約20%。因此,在現代汽車工業中,渦輪增壓器已經普及到許多類型的汽車上,藉以在不改變排氣量的情況下實現車輛的高性能化。
啟洋精密總部工廠坐落于韓國慶尚北道金泉市,占地面積1360平方米,在韓國首爾、蔚山、平澤設有辦事處。同時,啟洋精密在中國也有著設計、開發、生產和銷售的活動基地,生產渦輪增壓器涵蓋小型轎車用渦輪增壓器、商用汽車用渦輪增壓器和一般商用和發電用發動機用渦輪增壓器,CNG用渦輪增壓器等。
自2000年中期開始,韓國啟洋精密株式會社便長期致力于汽油發動機用渦輪增壓器的技術開發,2010年成功研發出全球首款渦殼排氣共用管道一體型,e-ACT裝置2L級別的汽油引擎用渦輪增壓器,并實現量產。自2005年啟洋精密技術研發中心成立以來,已先后研發出屬于啟洋自己的渦輪增壓器設計程序和性能試驗的檢測方法。
截至目前,啟洋精密從事渦輪增壓器技術研究的專門研究員占到全體員工的30%,在專注于渦輪增壓器的技術探索和工藝研究的同時,經過不斷地努力,啟洋精密生產的汽油發動機渦輪增壓器市場占有率在韓國已處于第一位,并于2011年實現了生產突破300萬臺。
放眼全球汽車發展趨勢,啟洋精密為搶占汽油發動機用渦輪增壓器市場,制定了中長期的路線圖,以確保技術、價格上的競爭力。目前,啟洋精密已著手研發滿足市場要求的950度及1050度渦殼材料,為了提高其低速性能,正在進行排氣共用管道一體型渦殼的研發,渦輪機殼聯集管雙滾珠軸承Mg壓縮機輪,Ti-Al渦輪等的研究。
在全球汽車合作領域,目前,啟洋精密與世界105個國家有著直接和間接的出口,主要客戶包括現代、起亞、Sokon、GM等,得到了全球性整車企業的品質認證,并榮獲了多項榮譽。啟洋精密先后于2001年3月獲得韓國優秀納稅部門總統表彰;2003年被現代MOBIS評為2003上半年優秀供應商;2005年被首爾經濟報授予“2005年優秀企業大獎”;2012年12月獲得韓國產業通商部“貿易之日七千萬美元出口之塔”榮譽;2013年被KOTRA(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選為WorldChamp;2013年入選韓國產業技術振興院WorldClass300;2014年獲得韓國產業技術振興院頒發的“汽油發動機Wastegate Turbocharger”技術的綠色技術認證;2015年榮獲了美國GM頒發的2014年度供應獎。
近年來,通過對全世界渦輪增壓器市場的戰略性分析,啟洋精密在2011年制定了進駐中國市場的計劃,并在2013年設立了強誼汽車配件(上海)有限公司,2014年6月,強誼汽車配件(無錫)有限公司正式落戶江蘇省無錫市惠山經濟開發區風電園,并于2015年4月1日成功舉行了開業典禮。同時,啟洋精密亦計劃在2016年在北美設立工廠,開拓中南美的廣大市場。
自成立以來,啟洋精密二十余年始終秉承科技創新的理念,與國際多家專業研究所建立了合作關系,在助力中國汽車產業的同時,努力成為一家讓社會和客戶滿意的跨國企業。
本屆上海國際車展期間,啟洋精密展區位于5.2H展館5.2E602號展臺,屆時誠摯歡迎各位業內人士及觀眾蒞臨展位參觀指導。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