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4-24 09:32:24 央廣網

深圳龐大的加工貿易產業基礎和外向型經濟特點,讓深圳物流業孕育出一個新型業態,即供應鏈管理企業。根據深圳市有關部門統計,作為我國改革開放前沿的深圳近年來崛起一大批以普路通、怡亞通為代表的供應鏈管理公司,目前,全國80%以上的供應鏈管理公司總部聚集在深圳,使得深圳成為全國供應鏈管理行業名副其實的領軍者。就像快遞行業有“三通一達”,深圳供應鏈行業也形成了“三通一達”(普路通、怡亞通、商貿通、一達通)的競爭格局。
不管是深圳海關本地數據,或是全國外貿排行榜數據都顯示,這些優秀的供應鏈公司已經漸漸取代傳統企業,開始占據我國各大進出口排行榜重要名次,也說明了圍繞大型制造業、國際貿易、醫療產業、互聯網等行業提供專業的大規模定制化的供應鏈服務已經成為一種社會分工的潮流。
此次深圳市普路通供應鏈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在快速發展的機遇中借力IPO,欲打造最貼近客戶的供應鏈服務管家,正好順應了時代發展的潮流與社會分工的機遇,將大型制造業非核心競爭力外包下來,整合資源成為助力,縮短客戶訂單響應時間,加快資金周轉速度,減小時間和資金成本,從而為客戶創造價值。
深圳市普路通供應鏈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12月,于2009年10月完成股份制改造,變更設立為股份有限公司。經過十年的發展,其平臺功能和綜合服務能力優勢不斷凸顯,市場空間巨大。隨著公司的快速發展,供應鏈管理的范圍也越來越廣泛,從原先的電腦及零組件、智能手機、Pad等行業,逐步邁向智能移動互聯全產業鏈領域,為廣大高科技企業提供零配件的集中采購、虛擬生產等一系列專業的供應鏈條整合方案策劃與執行服務。
根據海關信息網2015年3月30日發布的“2014年我國一般貿易進口企業百強榜”顯示,深圳市普路通供應鏈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位列全國一般貿易進口百強第14位,排名深圳市第一位,同時也一舉奪得供應鏈管理行業一般貿易進口冠軍。根據深圳市進出口商會2015年2月27日發布的資料顯示,普路通同時也是深圳市2014年度一般貿易進口納稅額第一名。
供應鏈管理實質上是一種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的更新,它強調供應鏈上的企業之間通過協同配合與流程優化,使供應鏈從采購到銷售的全過程,商流、物流、資金流、工作流和信息流均能高效率運作,最終達到使得最合適的產品以最合理的價格、最及時準確地送到消費者手中,以達到縮短供應鏈響應時間、降低供應鏈總體交易成本,提高用戶滿意度,使整條供應鏈價值最大化的目的。它可以提高企業對市場的快速反應能力,在客戶需要時及時供應,滿足市場需求,也正是基于該特征,供應鏈管理的價值在價格波動頻繁、對響應時間要求極高的行業,如IT、醫療設備等行業體現得最為明顯;供應鏈上有很多環節都有節省成本的空間,如各種交易成本、物流成本,對流程加以優化,可以降低成本;通過供應鏈上的資源共享,可以降低庫存,減少資金占用,提高資金利用效率。
有專家認為,深圳市物流供應鏈行業的快速崛起,有如下原因:
一是產業政策大力支持。2009年3月,國務院發布《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首先強調物流業是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必要保證;其次規劃到2011年,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綜合物流企業集團,初步建立起布局合理、技術先進、節能環保、便捷高效、安全有序并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物流業增加值年均遞增10%以上。
為扶持現代物流業發展,深圳在全國較早形成了較為健全的物流政策體系。深圳市在政府層面構建了大物流工作協調機制,出臺實施了系列產業扶持政策體系,并設立專項資金,支持物流企業做大做強。同時,大力強化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在海港、空港及物流園方面累計投入巨資,以便利通關。
深圳市人民政府以1號文件形式發布《關于加快我市高端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要大力扶持以供應鏈管理為核心的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具體內容包括“支持現代物流企業拓展網絡服務體系,發展骨干型物流企業,形成以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業及供應鏈管理服務企業為主體的物流產業群。鼓勵發展綜合物流、專業物流和供應鏈管理等物流業務,完善提升物流園區功能。鼓勵物流服務外包,支持連鎖經營、專業化配送、大型批發采購分銷網絡等現代商業組織。加快整合深圳電子口岸大通關服務平臺,建立一體化的貨物出入境處理網絡系統。逐步完善物流園區公共信息平臺建設,提高物流信息的搜集、處理和服務能力,構筑現代化全程物流網絡。以海港和空港為龍頭,大力發展國際采購、國際中轉、國際分撥以及國際配送業務,建設亞太地區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物流樞紐城市和國際供應鏈管理服務基地。
二是國際分工細化和競爭加劇。國際范圍內的優勢資源分布不均衡導致只有通過國際分工的進一步細化集中產品供應鏈上的所有優勢資源才能使終端產品在國際范圍內擁有競爭力。以中國為首的發展中國家擁有豐富的制造資源,而歐美等發達國家卻擁有技術和品牌優勢,且上述終端產品需要在全球市場銷售。上述不均衡特征導致原材料及產成品頻繁的在全球范圍內流動成為必然。目前全球500強企業中已有超過400多家在中國投資,中國企業也越來越多地進入國際市場,跨國企業供應鏈的中國化和中國企業供應鏈的國際化都推動了我國供應鏈管理行業的發展。
三是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20世紀90年代以來,互聯網技術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為供應鏈管理企業的高效運作提供了可能?;ヂ摼W和信息技術實現了數據的快速、準確傳遞,一方面提高了供應鏈管理企業在庫存管理、裝卸運輸、采購、訂貨、配送發運、訂單處理等方面的自動化水平,促使訂貨、包裝、倉儲、運輸、流通加工一體化;另一方面使供應鏈出包方能夠有效跟蹤和動態管理整條供應鏈上的貨物,進而有利于其提高其風險控制能力、便于財務核算,使其放心將非核心業務交由專業供應鏈管理服務企業處理?,F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既促使了專業供應鏈管理服務企業的產生,又為現代物流與供應鏈管理行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技術保證。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