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5-12 09:02:39 天津北方網

“農村網購,快捷方便!親,包郵哦!”這樣熟悉的話語,不僅出現在“店小二”與網購消費者對話中,也成為“刷墻”廣告下沉到村里。電商“進村”開啟的是“互聯網+”的農村戰場,尤其是在大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農村電商已經成為創業者的起點。專家表示,農村電商還需打破農村傳統交易習慣、物流配送成本高、電商人才短缺等瓶頸,唯有扶犁深耕,才能邁好“最后一公里”。
農村成網購市場新增長點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報告顯示,截至去年年底,農村網民已近2億。而阿里研究院預計,明年全國農村網購市場規模將增長到4600億元,農村也成為網購市場的新增長點。
電商在城市市場的增長率逐步放緩,于是,農村巨大的消費潛力成為電商眼里的“肥肉”,也刺激了阿里巴巴、京東等電商巨頭發力農村電商。在具體操作中,京東采取的是鄉村推廣員模式,有影響力的農村消費者成為電商下鄉的主力軍。阿里巴巴則提出農村淘寶,啟動“千縣萬村計劃”,以電商平臺為基礎,對農民消費者是“網貨下鄉”,對城市消費者是“農產品進城”。
“此前淘寶下鄉采取的是招聘兼職代購的模式,但兼職人員出工不出力,于是淘寶開始探索合伙人模式,合伙人的收入都是廠家和平臺給予的績點,這也為創業者提供了平臺。”農村淘寶事業部高士新介紹說。
本市某主管部門電商科劉先生最近在張羅“農村淘寶”項目,他深有感觸地說,農村電商潛力主要是消費升級釋放的,電商巨頭加速布局農村市場;此前農村居民消費能力比城市差,現在村里人有錢了,消費能力也趕上來了;再加上物流服務和消費觀念提升,更多的農村居民體會到了網購的便利。
許多制約需深耕解決
“雖然前景廣闊,電商大佬也迅速跟進,但是農村電商前期投入大,農民又缺少專業知識,農村物流體系欠發達,這些都制約著農村電商的發展。”知名互聯網觀察員魯振旺表示,農村電商的快速發展,需要主管部門組織培訓,農民才能更加積極主動;金融服務配套也要跟上,提供低息或無息貸款,解決啟動和運營資金問題;促進農村電商發展,不是電商一家的事兒,需要各方共同協作。
“互聯網+”激活了農村電商藍海,也讓創業者找到舞臺。目前,國家相關部門正在研究制定《關于加快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指導意見》,在“互聯網+”的新戰略下,廣闊的農村將會成為電子商務發展的新增長點。對此,中國電子商務協會網絡營銷委員會專家龔鉑洋表示,生產資料生活用品“下鄉”,農村土特產品“進城”,雙向互動將使得農村電商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農村電商未來將披荊斬棘。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