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5-25 09:28:59 每日經濟新聞

5月18日是順豐“嘿客”的一周年慶典,結果順豐送出的豪華生日禮物是,首家順豐家在深圳開業。順豐方面對外的口徑為,這是“嘿客”的升級,即嘿客2.0升級版門店。
此外,“嘿客”和“順豐優選”,這兩個原本相互獨立的線上線下平臺,今年5月初通過系統集成的方式合體。此次合體則宣告“順豐商業”版圖的正式成型。
對于“嘿客”與“順豐優選”的合體,以及“嘿客”的此次升級,業界主要關注升級后的“順豐家”與“嘿客”到底有什么區別?“順豐家”是“嘿客”的升級,還是替代品?順豐商業的大戰略布局又是怎樣的?
對此,順豐集團副總裁、原順豐優選CEO李東起首次以順豐商業事業群首席執行官的身份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
先建店再摸索模式:順豐嘿客與優選合體
據了解,與嘿客2.0合體后的順豐優選網站定位,已由原來的“順豐速運旗下全球美食優選網購商城”更改為“優選商品,服務到家”。嘿客2.0也融合了更多優選元素,不僅原嘿客的標志性“黑色”被替代,“優選商品,服務到家”八個字也出現在“順豐家”的招牌中。
此外,打包整合后的“順豐商業”歸屬“順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后者是順豐2013年引入招商局等四大資本后變更的控股平臺。這意味著順豐商業獨立于順豐速運,為順豐控股下屬的資產業務。
對這些細節變化,李東起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順豐優選未來一定會越來越“平臺化”;而從嘿客2.0開始,將客戶對順豐的物流體驗,想辦法擴大到其他方面,為更多商家提供全渠道的分銷服務。這樣可利用順豐的社區網點和物流能力,集中在一個地方服務,創造一個規模化的商業機會。
“順豐商業實際上是把順豐的已有資源進行整合。”李東起表示。
在李東起看來,未來,物流商除滿足電商配送的基本需求外,還應該利用線下和客戶直接接觸的機會,延伸服務來滿足更多個性化需求。比如客戶服務、客戶體驗,冷鏈配送,代收貨款等,這是未來發展的大趨勢,也是順豐商業區別其他O2O模式的一大特點。
對于嘿客目前的經營現狀,李東起則坦言,嘿客1.0的確更多是在“試”,和外界的期望比起來難免會有差距。“(但)通過一年努力,嘿客已成功把順豐快件末端和門店結合起來,就憑這一項,嘿客就有巨大價值。”
一直鮮有露面的順豐創始人、順豐速運集團總裁王衛,此前不久在接受《中國郵政快遞報》采訪時也坦言,目前,嘿客的商業模式還不夠完善,是選擇等待商業模式成熟后再建店,還是先建店再摸索商業模式,順豐選擇后者。
王衛還指出,B2C是市場未來的發展方向,而順豐原有的業務優勢在B2B,布局嘿客正是為了探索一種能夠更好地服務C類客戶的模式。嘿客的經營模式也不應該是統一的,要根據社區消費者的生活習慣和消費習慣進行調整。
行業未來發展趨勢:轉型物流綜合服務商
眾所周知,對于整個快遞行業而言,如何打通最后的一公里,業界的觀點一致寄望在了社區的便利店上,而便利店行業的發展,也逐漸顯露出了“搶占社區”的勢頭,因此,快遞與便利店的合作,成了業界的共識。
此外,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隨著去年業務量突破百億大關,我國快遞行業已走到新的路口,轉型現代物流綜合服務商是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順豐的轉型一定程度上符合這樣的趨勢。
據了解,行業的這種轉型完全基于快遞企業自身強大的物流基因,依靠自身龐大的線下網絡資源以及海量客戶數據分析,孵化出全新帶有“物流”標簽的電商、金融和社區服務門店。而這些看似跨界的背后,除通過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強力整合與無縫對接,夯實物流根基之外,更蘊藏著巨量金礦,吸引各路資本競相爭逐。《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李東起順豐商業CEO的任命和順豐金融CEO的到任幾乎發生在同一時間節點——今年春節前后。
也正是從順豐商業、順豐金融兩大內部事業群成立起,過去一直以“速運”形象被外界熟知的順豐集團,正悄然發生著一場公司內部架構的重大調整。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