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7-10 10:06:40 中國水運報

距離順豐正式邁出國門過去一年,順豐國際電商事業部副總裁李清望回顧了過去一年順豐在國際物流上取得的進展,并透露了未來順豐國際化的最新戰略。順豐要實現自身的全球化,通過重資產投入,以物流業務為主,構建順豐的國際倉網。目前順豐的全球化主要包含產品全球化和網絡全球化兩方面。
產品全球化方面,順豐的直發業務已經可以覆蓋全球241個國家;網絡全球化方面,順豐將通過建立20個全球倉網,來覆蓋4個主要目標市場。北美海外倉,將布局在美東、美西和加拿大;歐洲海外倉,除了英國4個倉外,還會布局在德國、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此外,還將在俄羅斯和澳大利亞建倉。
過去五年間,中國快遞市場的規模經歷了一場指數式的瘋狂增長,而國外快遞巨頭紛紛涌入中國市場后,國內快遞業的轉型已迫在眉睫。而快遞海外戰的打響,無疑也是轉型的一個契機。
A市場訴求“誕生”海外倉
知名線上拍賣及購物網站ebay中國近日發布數據顯示,2014年第四季度ebay平臺上中國大陸地區賣家通過海外倉的產品銷售額是2012年同期的三倍。ebay的數據還顯示,截至2014年第四季度,年銷售額超過十萬美元的大中華區ebay賣家中,有三分之一開始使用海外倉。按銷售額計算,其中有45.5%的賣家超過一半商品通過海外倉銷售,有34.55%的賣家超過80%的商品通過海外倉銷售。
所謂海外倉,是指賣家在海外建立倉庫備貨,客戶下單后直接由倉庫發貨,而不用再從國內發貨。這種方式具有諸多優點。國際物流通常需要一兩周的時間,還不包括清關延誤等風險,但采用海外倉,可以縮短至3~4天乃至1天。海外倉還能拓寬商品門類。郵政小包或快件的物流方式滿足不了超大件、超重件的商品運送,海外倉的集中運輸模式可以有效解決這個問題。
據了解,當下,跨境電商的境外零售幾乎全部通過郵政快遞走出國門,不僅效率低而且成本高,不利于中國貨物“走出去”。
據了解,我國目前有20萬家企業從事在線出口業務,年交易額超過2500億美元。但對跨境電商賣家來說,物流一直是個想要獲取更高利潤的短板。為此,跨境電商不得不另辟蹊徑。
海外倉正是在這種市場訴求中誕生的。跨境電商紛紛選擇在海外設倉,以規避貿易壁壘,縮短交易時間。
最早的海外倉是一些大賣家嘗試建立的自有或共用倉庫,發展到現在,市場上已經有大約10家為跨境電商提供專業海外倉服務的服務商。
B解決物流“拖延癥”
近年來,中國的跨境電商發展迅速。統計數據顯示,傳統外貿年均增長率不足10%,而跨境電子商務正以30%以上的增速發展。商務部公布的數據也表明,跨境電商已成為中國進出口貿易增長最快的領域。
然而,跨境電商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遭遇了“成長”的煩惱,而物流就是一大瓶頸。
“在電子商務平臺上進行跨國交易時,面臨的最大挑戰便是不穩定的物流配送體系。”eBay相關負責人表示,“一宗從中國境內到境外的網絡外貿交易的物流配送周期一般在5-30天,時間波動相當大。在交易過程中,物流配送的速度是影響境外買家購買體驗的重要因素,進而影響賣家的銷售表現。”
一直以來,跨境電商快速發展但卻始終受物流制約,送貨時間長、運費貴就像一個怎么也沖不破的壁壘。和普通電商不同,跨境電商的物流成本十分高昂,一些商品價格甚至還比不上運費。
“找貨代,香港小包、中郵小包都很便宜。”有人建議。但物流費省了,新的問題也來了。國際小包時效性比較長,遇到特殊情況,會遭到客戶的投訴,尤其是歐美客戶,對時效性的要求比較高,如果配送時間超出預期,他們就會選擇投訴。
時下,由于外貿電商單筆訂單的商品數量較少、體積較小,所以在線外貿賣家向海外買家發貨一般不會采用傳統集裝箱海運的方式運輸,主要通過國際快遞及國際外貿小包兩種方式。
采用國際快遞雖然時效能夠保證,但運費太貴,經常一筆訂單的利潤還不夠支付快遞費用。如果賣家相應提高商品售價,則在與國外產品競爭時,喪失價格優勢。而在外貿小包中,目前最為流行的是航空小包,雖然價格優惠,但時效性卻難保證。
C跨境貿易本地化大勢所趨
實際上,隨著我國跨境電商的迅猛發展以及消費者對購物體驗要求愈加嚴苛,出口物流瓶頸制約也日益嚴峻。而海外倉的本質就是實現跨境貿易本地化,升級消費者購物體驗,從而提升跨境賣家在出口目的地市場的本地競爭力。
ebay大中華區深圳分公司總經理鄭長青認為,使用海外倉是大勢所趨,不采用海外倉的賣家將很難參與競爭。
中國商務部電子商務和信息化司副司長聶林海表示,通過海外倉建設,可以大大提升商品抵達消費者手里的時效、節省成本,并有利于清關的規范化。
易觀智庫分析師王小星分析,海外倉最開始就是從發展跨境出口貿易開始的。向國外賣東西的時候,海外倉可以明顯提升物流配送的速度和效率,而且能夠幫助商家去銷售一些平常的快遞或者國際平郵包裹不方便郵寄的家居或者汽車配件等大型商品。“海外設倉是大趨勢,將會隨著我國跨境出口零售的發展而發展起來。實際上,跨境出口電商市場在整體規模上是增長的,對海外倉有很大的需求”。
不過,海外倉對賣家庫存管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果出現商品積壓會造成很大的資金壓力,
這也意味著海外倉更適合單價高、款式規格少的商品。
D海外設倉今年“井噴”
跨境電商海外倉建設正在迎來政策發展紅利期。
李克強總理日前在主持國務院工作會議時強調,要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用“互聯網+外貿”實現優進優出,鼓勵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企業通過海外倉、體驗店等拓展營銷渠道,培育自有品牌和自建平臺。
近日,中國商務部發布了《“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旨在推動流通產業轉型升級,打通“最后一公里”,鼓勵電商“走出去”。該行動計劃提出通過建設海外倉打造境外物流體系,在未來1到2年內,推動建設100個電子商務海外倉。
業內人士分析,跨境電商在海外設倉將成為趨勢,2015年可能會成為海外設倉“井噴”的一年。
為了進一步改善用戶體驗,促進海淘(跨境進口電商)發展和商品出口,各大跨境電商平臺紛紛把海外設倉提上了議事日程。
來自北商商業研究院的統計顯示,天貓國際目前尚未布局海外倉,京東則計劃今年內到俄羅斯和東南亞地區建立海外倉。唯品會也宣布將在韓國建立首座海外倉。在已有海外倉的進口跨境電商中,洋碼頭目前在美國、澳洲等多個國家擁有10座海外倉,預計年內還將再自建6座。母嬰垂直類跨境電商蜜芽寶貝則在德國、荷蘭、澳洲建有3座海外倉。
在今年早些時候浙江公布的《浙江省跨境電子商務發展三年行動計劃》中明確,未來三年內,浙江省將積極推進跨境電子商務公共海外倉建設,支持有實力的企業在美國、俄羅斯、英國等跨境電子商務主要出口市場設立海外倉,自今年起,三年內建成覆蓋全球主要出口國家的60個公共海外倉,實現“本土直郵”。
E利弊各執一端
跨境電商海外設倉的好處顯而易見。海外倉所采取的集中海運方式大幅降低了單件商品的平均運費,尤其是商品重量大于400克時,采用海外倉的優勢更加明顯。同樣,得益于集中運輸的方式,海外倉突破了商品重量、體積和價值限制,有效擴充了賣家的銷售品類。由于海外倉將跨境運送流程簡化為“分揀—投遞”兩個環節,在直接降低運輸成本之外可以有效降低物流管理成本。
王小星認為,過去跨境電商做海淘一直面臨的問題就是貨源緊缺,還有就是物流速度慢。現在,隨著整個市場規模的提升,跨境電商可以通過海外設倉這種形式來降低成本,提升消費者的體驗,“有了海外倉,跨境電商企業就可以直接從國外有目的地采購商品并存放在海外倉里,然后以國際大型物流的形式運到國內,再進行分銷。如果物流和采購體系做得比較好,可以給消費者提供非常好的購物體驗,而這些是跨境電商們做海淘必須具備的因素。”
通過采用海外倉,中國的賣家還可以在當地提供與本土電商幾無二致的服務體驗。
海外倉對于大件商品來說,能節約很多物流費用。比如,一個木馬從國內發貨到國外,物流費用大約要700元,但如果是通過海外倉發貨,費用就只需要250元。最關鍵的是,海外倉還能更好地解決售后問題,假如國外客戶在網站買了衣服,收貨后尺寸不合適想要更換,如果沒有海外倉,企業有時為了避免高額的物流成本只能放棄這筆訂單或重新發一件,這樣一來成本更高,但有了海外倉后,客戶退換貨只要在海外倉進行就可以了,省下了從國外到國內的物流成本,也保障了售后服務。
ebay3月份對平臺上的賣家進行了一次調查,72%的受訪者表示海外倉的商品銷售轉化率高于直郵商品。ebay的數據印證了這一點:在同類商品中,從海外倉發貨的商品銷售量平均是中國本土發貨商品的3.4倍。并且,海外倉對于提升好評率、提高定價均有明顯幫助。
對于跨境電商平臺來說,海外設倉可以顯著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講,海外設倉也將提高跨境電商的成本。
“關鍵是使用海外倉服務提高了物流配送效率之后,有沒有明顯增加銷量。如果銷量增加了,且能覆蓋成本,那么商家就會選擇使用這一戰略;如果銷量增加但是沒有覆蓋成本,那么商家的這項戰略就很難繼續。”業內人士分析,“在初期的競爭中,價格因素非常重要,如果價格沒有優勢,就沒有辦法吸引消費者。剛開始的時候,跨境電商平臺有可能會賠錢或者是自己先行墊資。在占有了絕大部分市場份額,有一定話語權的時候,才可能把建海外倉的費用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F量體裁衣很關鍵
跨境電商在海外設倉還有一個明顯的后果就是,會讓跨境電商平臺從輕資產模式轉向重資產模式,這是好是壞?各方對此種模式的態度不一。
中老年用品電商蜜爸媽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嚴明表示,電商的核心是供應鏈,自建供應鏈、自建物流是為了控制長期成本,同時還能確保整體環節在自己的控制范圍之內,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
在快遞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看來,轉型重資產并非跨境電商發展趨勢。徐勇表示,跨境電商未來將是電商行業最為重要的部分,提前布局海外倉儲可以取得倉儲物流優勢,盡早自建倉儲是企業出于戰略布局的考量,屬于行業個例。
北商商業研究院的專家認為,在重資產模式初期,企業必然會面對巨大的資金壓力,能否博弈好企業長遠利益與投資者的現實利益已然成為跨境電商的首要問題。
雖然國內政策紅利為海外倉建設帶來利好,但海外倉在前期租賃搭建、后期運營等方面依然存在不少風險。
洋碼頭CEO曾碧波表示,對于風口下的跨境電商來說,海外建倉并不存在土地或建設成本過高等問題,目前主要問題在于缺乏通曉國內、國外市場的國際化團隊、人才,“中國企業在國外尋找專業人才、團隊來按照中國企業的管理方法做海外倉的搭建是有困難的。這便形成一個較高的運營門檻”。
據曾碧波介紹,美國一間規模在3000平方米左右的海外倉,資金投入大概在上百萬美元,其中人工成本約占30%-40%,其余投入則包括倉庫內硬件、軟件等設備。另一方面困難則來自于個別政府在政策、用工、勞動力、商業服務等方面。曾碧波表示,部分國家政府效率低下也會導致海外倉建設進程過慢。
徐勇則表示,跨境電商在海外建倉一般會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增加就業,因此中國跨境電商建設海外倉也可享受不少當地政府的優惠政策。
此外,海外建倉還面臨著空置風險。北商商業研究院的專家分析認為,海外建倉可以幫助出口企業搶占市場,提升中國企業的競爭實力,增加流通性;對于進口跨境電商而言,海外倉可提升企業的供應鏈效率,降低進貨門檻,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更豐富的商品。但跨境電商大規模興建海外倉存在空置危險。
曾碧波坦言,對于進口企業來說,海外建倉風險不小,“海外倉建設需根據跨境電商自身規模、特點、需要等多重因素考慮來搭建。洋碼頭對于倉庫的選址、規模等都擁有一套精準的數據分析體系,絕對不盲目投入。”
據了解,倉儲行業已經十分發達的中國南方地區便曾多次出現“旺季爆倉淡季空置”的現象,仲量聯行的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四季度廣州非保稅倉凈吸納量達9萬平方米,其中整體空置率達8.4%。
業內人士建議,解除海外倉的空置危險,能否做到“量體裁衣”很關鍵。與傳統電商的天下格局已定不同,跨境電商尚未形成一家獨大或寡頭局面。
有業內人士表示,由于跨境的運輸路線長,中間涉及因素復雜,因此海外供應鏈體系的成熟度將成為決定各家跨境業務成敗的核心條件之一。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