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7-15 10:39:30 中國港口網

近日,國務院全文印發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影響中國經濟社會未來十年乃至更長遠的重要驅動力量——“互聯網+”行動頂層規劃正式亮相。意見明確了創業創新、協同制造、現代農業、智慧能源、普惠金融、益民服務、高效物流等11個重點領域的“互聯網+”發展目標。
作為世界經濟重要的基礎性和服務性行業,航運業如何搭乘“互聯網+”的春風,推進經濟結構調整,促進我國國際貿易的飛躍式發展備受關注。近日,記者就“互聯網+”為傳統航運業態模式帶來哪些改變?如何把握“一帶一路”戰略促進航運業發展?如何更好利用航運大數據,推動航運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等話題采訪了寧波航交所總經理董善華。
董善華表示,航運業作為世界經濟重要的基礎性和服務性行業,是國際貿易的重要保障。互聯網將推動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演進,同時,近幾年國際貿易和大宗商品需求的變化,以及航運聯盟不斷產生,引發了全球航運市場格局的新一輪整合調整,航運業處于一個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航運業勢必要利用“互聯網+”實現自身的服務升級并尋求新的蛻變。
新華網:從今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以來,各行各業都刮起了一陣“互聯網+”的旋風,航運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產業,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與普及應用為傳統航運業態模式的革新改造帶來了契機。您對“互聯網+航運”作何理解?
董善華:2015年兩會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重點促進以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現代制造業、生產性服務業等的融合創新。“互聯網+”被納入頂層設計,成為國家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一般認為“互聯網+”是利用互聯網的平臺,利用信息通信技術,把互聯網和包括傳統行業在內的各行各業結合起來,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在新的領域創造一種新的生態。我們相信,真正意義上的“互聯網+”,是互聯網(尤其是移動通信網絡)+大數據組織、集成、分析、挖掘+智能能力形成的新的業務體系和新的商業模式,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而不是簡單地把一些互聯網的營銷、互聯網的業務和傳統行業結合;“互聯網+”的加號不僅表達的是一種全新的產業合作模式,同時意味著一種創新,一種打破既有市場利益格局的變革和重構價值鏈的戰略思維。
航運業是實現國際貿易的重要保障,推進經濟結構調整的堅實基礎。互聯網等信息化技術絕非新興產業專屬物,“+”本身就象征著無限想象和可能。在越來越多的行業通過“+互聯網”實現了從過去封閉、獨立的發展模式到更為高效、開放的模式的突破面前,傳統航運業能否有一個后發制勝的超車彎道,“互聯網+”必定是時代賦予航運業的一次絕佳契機!
“互聯網+航運”發展最為迅速、表現最為突出的當屬高端航運服務業。作為航運業的公共服務平臺和專業服務機構,寧波航交所一直是“互聯網+航運+國際貿易”的倡導者和實踐者,并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運用互聯網的思維,秉承著平等、開放、協作、分享的互聯網精神,面向市場、用戶、企業,以創新的產品和服務帶動行業價值鏈提升。
基于此,我們于2012年就推出了集聚航運物流服務資源,為客戶提供集裝箱艙位交易和相關增值服務的“物貿匯”電子商務平臺,為供應商、貨代企業和貿易企業提供信息、交易、支付結算和供應鏈融資等服務,促進物流貿易供應鏈的整合與創新,今年上半年,平臺完成交易量38.99萬TEU,交易額17.41億元,同比增長28.96%;在大數據應用方面,我們的“悅龍智航”綜合服務平臺能為企業、行業和政府管理部門提供在線管理、統計分析、數據挖掘、基準評估、指數編制等服務,輔助企業優化業務管理、提高運營效率、降低經營成本,目前已有一百多家浙江的航運企業使用該平臺,覆蓋約70%浙江的運力;我們還在專業性較強的領域探索開展“互聯網+”創新,去年5月份,在寧波海事法院的支持下,集公告發布、報名、支付保證金、競價、船舶買賣管理等功能于一體的全流程船舶在線競拍平臺正式上線試運行,該平臺對船舶的特殊性有著更為全面和系統的掌握,除了提供線上競價功能外,還能滿足客戶的咨詢、評估、勘驗、鑒證、進出口代理等全流程一站式行業專業服務,與傳統拍賣方式相比,船舶在線競拍有利于防止暗箱操作、增強價格透明度、便利競拍人、實現公平公正公開,截至目前,平臺已實現拍賣總金額近2億元;與此同時,為了保障互聯網電子交易模式的健康有序發展,我們在政府部門支持下,探索建立了國際貨運代理行業誠信評估服務體系,建設了寧波口岸中介服務業誠信評估應用服務平臺,該平臺通過互聯網方式申報,與動態評價相結合,方便政府相關部門的監管,其中的分析報告也為政府決策提供參考,將幫助改善口岸環境,為行業電子化交易創造良好的業態環境。
所以,我們認為“互聯網+”加的不僅僅是技術,更是要加入無所不在的數據、知識,“互聯網+”的核心是融合,“互聯網+”的關鍵是思維、理念及商業模式的互聯網化;我們提倡行業信息共享,企業決策要充分發揮大數據的作用,引導傳統航運企業轉變決策方式、業務模式和經營思路。只有這樣才能與時俱進,傳統的航運業才能實現真正的涅槃新生。
新華網:今年3月28日,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隨后寧波航交所的海上絲路指數被列入國家“一帶一路”重點項目,7月10日,海上絲路指數又增加新成員——寧波航運經濟指數,可以說海上絲路指數已經成為寧波航交所的一張閃亮名片,也成為寧波對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下一步海上絲路指數又將有何新的動作?
董善華:寧波航交所海上絲路指數(MarineSilkRoadIndex,MSRI)包括寧波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和寧波航運經濟指數。寧波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客觀反映從寧波港出口的集裝箱貨運市場情況和價格波動趨勢,包括綜合指數和21條分航線指數。寧波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在研發過程中,用于指數計算的數據全部采用信息網絡從實際的交易市場采集、篩選數據,也是國內外航交所指數編制過程中首次采用非人工報送數據方式進行數據采集,顯著提升了基礎數據的質量和量級,確保指數的實時性、準確性和權威性。目前,已有來自全球的500多家企業訂閱NCFI指數。
今年7月10日,在2015中國航海日國際航運及大宗商品交易論壇上發布的寧波航運經濟指數(NingboshippingEconomicIndex,NSEI)則是以航運經濟監測分析平臺為依托,反映航運企業經營狀況和航運市場動態行情的綜合經濟指標,主要包括航運業景氣指數、航運企業信心指數、航運業景氣信號燈三大指數指標。
寧波航運經濟指數在航運界具有自己的特色,與較普遍的運價指數不同,這項指數更關注企業的經營狀態與信心,有利于業界和政府較直觀地認識航運企業所處的發展狀態,并為行業發展提供及時監測和預警。
國際航運業目前尚在地位徘徊,業內外都在探尋復蘇之路,在互聯網+時代,大數據的應用為航運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它使得曾經困難的信息獲取、信息處理過程變得簡單高效精細化。海上絲路指數作為航運物流大數據的成功應用,有助于行業信息的公開透明、充分披露,促進市場交易的公開、公正和誠信,能使企業及時了解市場行情,穩定市場預期,全面把握航運市場的景氣狀況,實現航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寧波航交所一直著力于推進指數的推廣應用和國際合作,2014年9月,寧波航交所與波羅的海交易所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目前雙方正推進具體的合作內容,我們的目標是將海上絲路指數打造成為國際市場認可的指數。
新華網:寧波為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主動對接融入國家戰略,提出了建設“港口經濟圈”,這可以說又是寧波航交所發展的一大契機,請您介紹一下寧波航交所將如何把握這樣的機遇?
董善華:目前,我國經濟社會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節奏已然成為一種新常態。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先導性和服務性行業,航運業需要把握發展形勢,圍繞國家的發展戰略和地方發展的現實需要,更新理念、轉變發展方式。
為貫徹落實國家“一路一帶”和“長江經濟帶”戰略,寧波市提出要打造“港口經濟圈”,建設現代化國際港口城市的戰略部署。作為寧波最大的優勢所在,港口、航運的地位也將愈發重要,這無疑給寧波航運交易所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寧波航交所將以航運交易電子商務和智慧航運服務為特色,發展航運專業市場、提升服務功能、創新交易模式,構建具有寧波特色和優勢的現代航運服務體系;充分利用國內外港航服務資源,建設航運大數據中心,構筑航運產業大數據;著力打造海上絲路指數品牌,不斷豐富海上絲綢之路指數的內涵,深化國際合作,助力寧波“港口經濟圈”建設。我們秉承開拓進取、開放包容的海上絲路精神,通過廣泛合作、融合創新與集聚分享,成為“互聯網+航運+國際貿易”的倡導者、推動者和實踐者,成為寧波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重要的對外合作載體和交易服務平臺。
互聯網、大數據對經濟社會和行業企業的深刻影響已開啟序幕,但他們提供的是參考答案,最終答案永遠掌握在人類的手里。對于航運業而言,無論是轉型或是升級,都需要我們用互聯網、大數據去升級服務,重構價值鏈,真正把互聯網+融入到企業發展戰略和運營流程。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