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宏觀經濟 > 正文

推進安徽省臨港經濟發展

發布時間:2015-07-29 09:21:43 中安在線

借建設長江經濟帶東風,推進我省臨港經濟發展,重點要把握好“四個環節”,即:抓住歷史機遇,立足后發優勢,發揮先發效應;明確港口戰略地位,拉長臨港產業鏈;實現物流業與臨港經濟發展互相促進;實施港城聯動戰略,推動港城一體化。

2014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重點實施“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港口做為連接國內外貨運商貿、物流倉儲以及信息服務等的重要載體,將成為“一帶一路”戰略的關鍵節點,迎來重大發展機遇。對此,我省應抓住歷史機遇,推進臨港經濟發展,實現以港興省。

立足后發優勢,發揮先發效應

我省擁有豐富的長江深水岸線,在長江經濟帶中承東啟西、縱貫南北、通江達海,處在沿海向中西部梯次推進的重要樞紐位置。目前國內經濟正處于轉型的關鍵時期,同時全球以及國內的航運和港口業也在緩慢復蘇。此時正是我省港口建設發揮起步晚、規劃超前的后發優勢,以達到先發效應的最佳時機。我們可以充分借鑒國內外經驗教訓,在更高起點上謀求進行“智慧型”港口的規劃和建設。抓緊制定“以港興省”戰略總體規劃、與港口開發建設相關的控制性詳細規劃以及臨港經濟發展規劃。規劃的制定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并附之以科學有效的配套措施。此外,資金問題往往是港口開發建設的最大制約瓶頸,要通過多渠道融資解決。要打破地區、部門、行業和所有制的界限,廣泛尋求合作對象,實現錯位發展、合作共贏。不僅要加強與外省其它港口的合作,還要加強與鐵路之間的“港鐵聯盟”、與航運之間的“港航聯盟”、與內陸城市“無水港區”之間的“港區聯盟”,從而形成系統化的廣域物流供應鏈的戰略聯盟。

明確港口戰略地位,拉長臨港產業鏈

在現代經濟社會中,港口已不僅僅是運輸樞紐,更是全球化大生產的主要組成部分,是發展外向型經濟的主要載體和前沿陣地。因此,必須確立臨港經濟在我省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新引擎作用。要扭轉把港口僅僅視為基礎設施和運輸行業的傳統認識,應將其作為一個集運輸、加工、貿易、物流、服務、旅游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體來建設。要以實現港口長期價值最大化為主要目標,即利用港口發展區域經濟和增加就業機會,而不能單一追求港口吞吐量和企業的經濟效益最大化。如洛杉磯港是美國西海岸重要的貿易港口,臨港產業創造出產值268億美元,洛杉磯市約70%的收益和港口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臨港產業還創造了幾十萬就業機會(每11個職位中有1個與港口業務有關),有力地拉動了洛杉磯城市經濟的發展。要圍繞港口經濟,促進產業集群,帶動周邊發展,使城市依托港口建設而發展,從而實現雙贏。

實現物流業與臨港經濟發展互相促進

將臨港工業和水陸運物流業在港口前沿對接,實現三種流水線的結合統一,是當今航運和物流發展的新趨勢。為適應這種趨勢和提高港口競爭力,各個港口城市普遍重視基于生產供應鏈的物流在港口及臨港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我省選擇安慶、池州、銅陵、蕪湖、馬鞍山五大貨物集結點建立物流中心,最易取得規模經濟效益。但也要要繼續加快港口碼頭支持保障系統建設和港口現代物流的載體建設,構筑以現代綜合交通體系為主的物流運輸平臺,以通信及網絡技術為主的物流信息平臺,以引導、協調、規范、扶持為主的物流政策平臺,通過設立出口加工區,拓展港口業務。通過發展港口物流,促使我省物流企業向現代物流方向發展。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和國內外知名物流物聯網企業對接,主動融入國際國內物流體系,以物流發展促進港口航運信息、金融、法律、理賠等高端服務功能的提升,使港航服務領域和內涵得到集聚和提升。

實施港城聯動戰略,推動港城一體化

港口是信息、資金、技術、物流的大型集散地,港口為臨港產業區產業集聚與發展提供重要平臺,又為我省臨港城市發展提供巨大的需求市場和物資交流空間。臨港城市則是港口和港區發展的現代服務基地和產業延伸場所。實施港城聯動戰略,推動港城一體化,將港口、港區和港城建設結合起來,是加快臨港經濟集聚發展的必然選擇。從我省現狀看,當務之急是科學謀劃建設港口與主城區及周邊區域集疏運系統。應遵循高效率、低成本、少污染的發展宗旨,采取多式聯運方式,盡可能合理配置公、鐵、水三種主要集疏運方式,確定一個科學可行的分階段實施目標。建立完善的港口電子商務模式和信息服務體系,優化口岸管理流程和港口業務運作流程,合理配置信息資源,提升港口管理與服務水平,打造“智慧型”港口的競爭優勢。

相關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