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8-06 11:35:46 網易

炎炎烈日,快遞小哥腳踩小型三輪車送貨。車板上堆積著各式包裹,生鮮包裹與常溫包裹一同在烈日下暴曬煎熬……
電商發展迅速,人們連海鮮蔬菜水果等生鮮食品都能通過網購輕松獲得。生鮮電商給都市人帶來便利,但生鮮冷鏈的問題也日漸暴露,不少消費者反映網購生鮮食品出現變質,最近知名作家六六與京東商城“開撕”,導火線正是這個。近日,記者對廣州生鮮電商物流配送進行調查,發現亂象重生。業內人士指,當前我國生鮮冷鏈市場發展尚不完善。
吐槽不斷怨生鮮配送無力
電商生鮮品類豐富,記者觀察本來生活、中糧我買、天貓、京東、順豐優選等多家電商,獲知目前主流生鮮電商平臺分為自建冷鏈配送隊伍、外包第三方物流以及二者相結合的生鮮物流配送方式。
現象 1
冷鏈斷裂致細菌繁殖不冷過冷皆有問題
網售生鮮最困擾消費者的是新鮮問題,有消費者表示有時會遭遇變質。送貨速度慢是一宗“罪”,一位在天貓購買三文魚的買家在評價中說:“兩天才到貨,冰已經化了。”
有的生鮮食品因保存配送溫度不夠導致變質,有的卻冷凍過頭。消費者Linda幫襯一家云南菜網店,蔬菜收到后“都成湯”。消費者徐女士說,她曾經在一家網店買到凍壞了的白菜:“表面全是冰,根本沒有新鮮蔬菜的清脆。”華哥曾在4個不同的電商平臺買過冰鮮產品,每次都生氣:“要么是硬邦邦的冰肉,要么是變質的魚。”
本來生活網倉儲總經理徐敬告訴記者,每一種生鮮品的保存溫度都不同。如熱帶水果儲存溫度高些,車厘子則必須保存在0℃~4℃。當前冷鏈配送控制的難點是冰鮮產品,其保存溫度在2℃到2℃,大多數微生物的生長繁殖都能被抑制,肉毒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病原菌分泌毒素的速度也降低。一旦冷鏈斷裂,環境溫度上升,細菌將會加速繁殖,超過5℃則變質。
現象 2
只一家快遞配冷鏈
電商平臺上銷售生鮮食品的個體戶并不少,他們借助第三方物流公司配送商品。但并非每個快遞公司都有完善的冷鏈配送程序。
記者致電咨詢韻達、順豐、中通、申通、圓通、天天五家快遞,除順豐,其他公司均沒有專門運送生鮮食品的冷鏈渠道。一部分快遞公司如申通、中通,堅決拒絕接收生鮮食品。
韻達、圓通、天天快遞則接受生鮮,但要求寄件人購買保溫盒、泡沫箱等自行包妥,有的快遞公司還出售泡沫箱,約5元一個。對這類生鮮,答應接件的快遞公司說,不會因為這類食品容易腐爛就用冰箱專門保存或分開擺放,全部和普通包裹一起配送存放。廣東省內郵寄一般次日可達,不超過2天;如果寄到省外需3天左右。他們表示,生鮮食品寄到后若出現損壞情況,一概不負責。
順豐方面答復記者,其廣州的500個網點均配置雙溫冰箱(冷藏溫度4℃,冷凍溫度-18℃),作為冷鏈產品的暫存工具,有約10套具備保溫功能、易于隨身攜帶的末端派送工具。另外,還有約20臺冷藏運輸專用車。
阿里巴巴研究院物流專家粟日說,簡易的冰塊加泡沫箱配送很難將溫度維持在穩定狀態,高溫時冰塊很容易升溫融化,導致不新鮮。
現象 3
“全程冷鏈”是空談
不少生鮮電商打出“全程冷鏈”的口號,事實上常常“斷鏈”。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市面上的生鮮配送方式普遍為“冰塊(或干冰)+保溫箱”,講究者特別設計保溫效果較好的箱子,隨意者則用泡沫箱替代。
嚴格來講,全程冷鏈意味著產品從原產地到消費者手中需全程冷藏車運送,并放冷庫儲存。但現在國內絕大部分企業仍舊使用常溫車配送包裹。記者看到在海珠區某小區門前停放著快遞員的小三輪車,包裹里有個別是裝有生鮮產品的泡沫箱。快遞員稱,里頭有冰塊,但是當時烈日當空,包裹被陽光直曬著。
據中國制冷協會的研究報告,由冷鏈物流運送的水果、蔬菜等易腐食品應全程冷鏈配送,但在從分銷點到消費者家中這一段配送路程,最容易出現“斷鏈”。
析因
簡陋保鮮大大降低成本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鄭宇潔透露,2012年至2014年我國生鮮電商的交易規模分別為44.13億元、130億元和260億元,但冷鏈配送能力卻遠遠跟不上。
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告訴記者,國內電商生鮮在冷鏈宅配環節(即最后一公里),基本采用常溫車加簡單泡沫保溫箱等。這跟供需雙方有關,一則冷鏈設備成本較高,批量采購對快遞及宅配企業都是不菲的成本。如果嚴格做到全程冷鏈,采用專業冷藏物流車配送入戶,成本相當高昂,平均每單物流費最少50元。保溫箱+冰塊的模式能大大降低成本,保溫泡沫箱價格在2~3元、降溫冰袋價格在0.5~1元,配送設備成本低,每單物流費約十來元。二則目前國內生鮮消費者普遍仍以價格為網購首要因素,不愿為冷鏈支付高成本。“冷鏈宅配是相對高端的消費需求,在國內未形成規模化需求市場。”
有專家認為國內冷鏈資源太過稀缺,無法滿足國內生鮮電商市場需求也是原因之一。截至2014年全國冷庫容量共20469713噸,冷藏車輛僅有2.9萬輛。早在2010年推出的國家農產品冷鏈規劃中,提出目標也遠低于發達國家90%的標準要求。
業內說法
保溫箱上下工夫
目前,國內各大電商平臺主要采用“二段式”半程冷鏈,即依托城市間干線冷鏈運輸,以城市冷庫做節點,配合保溫措施完成配送上門。在節約成本的前提下,國內企業通過建設城市冷庫、完善“最后一公里”配送環節保溫措施和嚴格規定配送時間以求達到最佳效果。
“冰塊+保溫箱”是常規方式,其中保溫箱是冷鏈宅配的關鍵。徐敬告訴記者,本來生活網委托微特派配送,其保溫箱里內容多,除蓄冷劑,還有防撞氣墊和特制冰盒。針對三種不同保存溫度要求的食品各設計一套冰盒,順豐的保溫箱也是特別研制,內有冷藏冰板和冷凍冰板。由于蓄冷劑只能控制保溫箱維持24小時低溫,因此本來生活給自己設定標準“24小時內送到”。
法律
生鮮電商冷鏈宅配標準
目前空白
我國有《冷鏈物流分類及基本要求》、《物流企業冷鏈服務要求與能力評估指標》等物流標準,但整體標準仍滯后于市場發展。尤其生鮮電商帶來的冷鏈宅配或冷鏈快遞等細分標準基本空白。
楊達卿分析,生鮮電商不具備全鏈條冷鏈服務能力,但若有話語權的鏈主企業,可以通過標準化甄選或要求物流商提供專業服務。“歐美國家的生鮮冷鏈市場比中國完善很多,一則形成了完善的法規制度體系,保障食品、蔬菜的冷鏈規范化運作;二則建立了從采購到儲存、配送的全鏈條標準化體系;三是形成了有序的服務市場,建立了完善的物流網絡。”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