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8-14 10:36:30 交通運輸部

京津冀是我國經濟發展最具潛力的區域之一,也是交通物流網絡最為密集的區域之一。高效成熟的交通物流系統不僅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助推器 ,更是引導區域協調發展的有效手段和先行條件。京津冀物流順利發展,將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基礎。
京津冀三省市交通一體化統籌協調小組去年成立,一年多來,京津冀地區物流業取得了進展。6月9日,《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下發,京津冀交通一體化將重新配置區域資源,給物流業帶來了新機遇。
鐵路快運滿足中小企業運輸需求
公司的客戶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周邊地區,距離不遠但貨物卻遲遲不能送到客戶手中。 北京市金田佳惠商貿有限總經理楊先生對記者說,自己的企業屬于小本經營,每次給客戶發貨也就是一個編織袋、一個紙箱的東西,常常因為量小而被嫌棄。 楊先生的公司過去通過物流公司走公路運輸,因為物流公司要考慮公路運輸的成本,能裝十幾噸甚至幾十噸的車廂不可能為了一些小件貨物跑一趟,往往要等車廂裝滿才能發車,本來一天能送到,結果一個星期了客戶還沒收到。就因為發貨慢,公司損失了不少客源。現在選擇京津冀貨物快運,貨物能夠實現快速、準時到達。 楊先生說。
京津冀貨物快運的快捷和安全,給京津冀地區物流一體化發展帶來改善。記者了解到,京津冀貨物快運價格隨行就市,最受中小企業歡迎。楊先生告訴記者,一年來,他們每天通過京津冀貨物快運的運輸費用比過去節省了近一半。現在走火車,一噸貨物運費是400多元,以前走公路是2000多元。不僅節約了企業成本,到貨還安全準時,企業在同行業更有競爭力了。
鐵路貨運過去只辦理大宗和整車運輸業務,據北京鐵路局貨運處處長許子敏介紹,目前作為全國鐵路首列貨物快運專列,京津冀貨物快運以天津地區南倉站鐵路樞紐為中心站,在京津冀區域的225個鐵路車站和22個無軌火車站收貨辦理零散貨物的快運業務。開始為零散貨物和小批量貨物提供綜合物流服務,不僅滿足了京津冀地區中小企業靈活分散的運輸需求,讓24小時物流圈覆蓋地區的普通百姓享受到比快遞更大的實惠,也為京津冀交通一體化和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注入了活力。
試點升級結成物流標準化聯盟
物流體系的標準化實際上非常重要,以蔬菜為例,如果要從生產上游配送至消費終端,期間要使用到諸如周轉筐等配送工具。 一家北京農產品流通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如果這個產業鏈條各家都統一了標準,那么在蔬菜周轉、搬運、儲藏、分割等過程中,能提升很大的工作效率 。
8月4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曾表示,目前北京、天津、河北都在積極推動物流標準化相關工作,近期擬結成物流標準化工作聯盟,并力爭實現標準化公共信息服務平臺互聯互通,實現標準化設施設備技術、流通規范和誠信體系互認。
據記者了解,2014年,為提高京津冀區域物流標準化水平,商務部、財政部、國家標準委三部門選擇了北京作為物流標準化試點。通過先行探索經驗,目前已經初步取得了企業聯盟共推、單元化物流提效等創新成果。
物流標準化是指以物流為一個大系統,制定系統內部設施、機械裝備、專用工具等的技術標準,和包裝、裝卸、運輸、配送等各類作業的作業標準和管理標準,以及作為現代物流突出特征的物流信息標準并形成全國以及和國際接軌的標準化體系,推動物流業的發展。由于我國物流行業標準化建設處于起步階段,且各個行業標準參差不齊,標準化建設工作進程十分緩慢。而在京津冀物流一體化建設中,以標準化的實施實現物流提效升級成為重要步驟。
據沈丹陽介紹,為促使物流標準在更廣范圍內實施,提高標準的通用性,今年三部門繼續圍繞京津冀區域選擇了天津、石家莊、唐山作為試點城市,而近期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擬結成物流標準化工作聯盟,引導京津冀地區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結對子 ,帶動提高京津冀地區物流標準化水平。
共同配送服務中心打造O2O模式
日前,京津冀共同配送服務中心正式開業運營,該項目的運營對于整合物流資源,降低物流成本,打造現代物流網絡平臺,促進京津冀區域性商貿流通業健康發展將起到顯著的推動作用。
記者了解到,京津冀共同配送服務中心項目以互聯網+物流 及O2O模式,承接物流園區共同配送業務,依托天津市共同配送服務平臺,進行合理優化組單,通過一站式服務,實現配送車輛的優化配置,從根本上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配送時效。
具體來講,京津冀共同配送服務中心線上通過物流信息的網絡化,使車貨雙方直接對接,規避冗余環節,做到實時監控,全程追溯,誠信有據。線下為用戶提供包括咨詢、注冊、查詢、業務辦理、短信通知、投訴申告、意見投訴、留言處理、滿意度調查、用戶關系管理等服務,有效將通信系統、計算機處理系統、信息管理系統整合成統一、高效的物流服務系統。
此外,天津在京津冀物流發展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深入推進,京津冀三地商品市場的布局也在持續發酵。據記者了解,日前京津冀三地共同簽署了天津共識 ,確定將在市場轉移對接、物流信息共享、電子商務發展等10個方面建立多層次對接機制。值得注意的是,三地特別提出,將促進農產品市場產銷銜接和保供互助,簽訂冬儲菜應急供給合作協議 ,并積極推進環京津冀鮮活農產品1小時物流圈建設。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