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供應鏈管理 > 正文

招商銀行供應鏈金融的“互聯網+”打法

發布時間:2015-08-17 11:09:53 新華網

如果說2013年是互聯網金融元年,2014年是在線供應鏈金融元年,那么2015年無疑是“互聯網+供應鏈金融”的發展元年。日前,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明確表示鼓勵商業銀行、商業保理機構、電子商務企業開展創新的供應鏈金融服務。

近年來,我國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據市場調研數據顯示:中國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已超過10萬億元,每年呈20%-30%的增長,2020年有望突破20萬億元。互聯網和供應鏈金融的擁抱正是基于當前巨大的市場潛力,同時是以新型信息技術為依托的供應鏈金融創新,也是電子商務集成創新的新興業態。

“互聯網+供應鏈金融”的內涵

“互聯網+”背景下的供應鏈金融,其本質是金融,是服務實體經濟。其變化在于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深度融合,加速信息共享,優化產業鏈條,創造新的發展生態。即提高了服務效率。

“互聯網+供應鏈金融”不止是將線下服務延伸到線上,而是一種突破性的改變。他將核心企業、上下游企業、倉儲物流服務商、政府機構和金融機構等的供應鏈信息進行整合,實現商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智能匯集打通,顛覆了傳統的供應鏈金融模式,使實體經濟與金融得到有效結合。通過產融結合,金融機構可以將各種信息充分運用到供應鏈中,為生產企業、貿易商和終端用戶等提供更全面、更有效、更有針對性的供應鏈金融服務。

“在線供應鏈金融破解了當前實體經濟和金融經濟兩張皮的現象,實現了供應鏈整體運轉效率的提升,以及企業供應鏈競爭力的提高。未來世界經濟的競爭是供應鏈體系對供應鏈體系的競爭,而不是單一企業對單一企業的競爭。因此在線供應鏈金融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和意義。”中央網信辦信息化局副局長董寶青這樣認為。

“互聯網+供應鏈金融”的商業模式正在不斷發展變化

當前,“互聯網+供應鏈金融”商業模式變化的關鍵在于居間主體的多元化,即在“資金供應與需求”之間的撮合主體。當前“互聯網+供應鏈金融”的典型模式如下表:

 

當前常見互聯網供應鏈金融商業模式一覽表

 

模式資金供應方資金需求方居間方特點

1銀行互聯網供應鏈金融商業銀行中小企業商業銀行平臺線上化、平臺互聯

2京東金融小貸或銀行商家、消費者京東金融平臺大數據信用評價、消費金融

3一達通外貿融資小貸或銀行外貿企業外貿業務平臺大數據信用評價、真實交易、自償性

4運輸機構融資大眾中小物流車隊P2B平臺居間方提供信用評價、真實交易、自償性

5物流專線電商金融機構專業運輸公司O2O平臺居間方提供信用評價、風險預警

6零售供應鏈金融小貸供應商信息服務平臺居間方提供信用評價、真實交易、自償性

7大數據運用金融機構中小企業信用服務平臺大數據信用評價、數據挖掘、動態預警

從表中可見,“互聯網+供應鏈金融”亦和互聯網金融一樣,表現為金融脫媒,即去商業銀行化。但筆者認為:既然“互聯網+供應鏈金融”仍是金融,而金融行為的本質是風險管理,那么商業銀行充分利用其在風險管理上的專業優勢,就仍是“互聯網+供應鏈金融”商業模式中的主體之一。

“互聯網+供應鏈金融”商業模式的創新機理

當前,“互聯網+供應鏈金融”商業模式的創新機理的核心在于兩點:一是企業信用信息來源的創新;二是資金來源的創新。

對于企業信用信息來源的創新,目前主要依賴如下三個方面:一是信息可視化。即通過系統對接、平臺互聯、交易集成等,實現企業商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可視化;二是基于大數據挖掘的信用評價。即充分利用供應鏈模式自身的特點,通過對海量數據的分析,實時判斷交易者的信用變化及信用水平;三是社會化征信體系。但目前這仍是短板。

對于資金來源的創新,主要是以P2P、眾籌、證券化等為代表的金融脫媒后的新興資金的進入。

招商銀行在“互聯網+供應鏈金融”領域的創新實踐——智慧供應鏈金融2.0。

智慧供應鏈金融2.0是招商銀行公司金融“雙核戰略”的演繹和落實,即將現金管理、互聯網金融與供應鏈金融融合,聚焦核心客戶,打造產業互聯網趨勢下的泛供應鏈金融體系,真正實現以客戶為中心的“端到端”閉環供應鏈金融服務,成為“核心客戶的核心銀行”。在剛剛結束的《TheAsianBanker亞洲銀行家》2015年“銀行家之選”評獎中,招商銀行一舉獲得“亞太最佳供應鏈金融管理”重量級獎項,成為中國內地首家獲得該獎項的銀行。

與2014年的智慧供應鏈金融1.0相比,智慧供應鏈金融2.0在產品創新、風險管理和平臺互聯三個方面,都演繹了新的內涵和特色。

一是“跨界式”的產品創新

2015年創新推出的“動態票據池”、“供應鏈資產見證”、“付款保理”、“平臺供應鏈”等新產品,就是融合結算、融資和互聯網的“跨界式”創新。

1、以“動態票據池”為例,它為核心企業提供的票據托管、委托收款、質押授信等一攬子管理、結算、融資服務,成為打通供應鏈結算與融資的重要樞紐。“動態票據池”可實現“四個全面”支持:一是全面支持單一客戶、集團客戶和財務公司等客戶模式;二是全面支持本行、他行票據,紙票、電票等票據類型;三是全面支持票據托管、托收、質押等票據服務;四是全面支持自助貸款、承兌開票、國內信用證開立和內外貿信用傳輸等產品應用。

2、又如“供應鏈資產見證”,這是互聯網和供應鏈金融的完美結合,供應鏈上供應商以其應收賬款作為還款來源,通過互聯網公開向社會募集資金,并且高效便捷。該互聯網投融資產品可通過“專屬碼”定向發行,使供應鏈交易各方獲得供應鏈經營收益和紅利。該產品不但服務了客戶,還服務了的“客戶的客戶”,“化學反應”沿著企業供應鏈以互聯網的思維和模式,自發式延伸。

3、還有平臺供應鏈產品,運用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突破傳統供應鏈開戶流程、授信流程、貸后管理多方面的瓶頸,在重點客戶阿里巴巴“誠易保”項目上獲得成功突破。單筆授信業務從阿里巴巴的電商平臺上發起,到直連招商銀行辦理授信審批,再到電子化保函自動發送至平臺客戶端,僅僅需要幾分鐘。因此,招行成為阿里巴巴供應鏈金融的首選合作銀行。在亞洲銀行家評獎專訪時,阿里巴巴負責人對與招行的合作給了9.5的高分,并補充“剩余的0.5分留給未來的合作空間”。

二是“專業化”的風險管理

1、供應鏈風險管理模式聚焦。

智慧供應鏈金融2.0重點創新和推廣“核心企業增信”和“平臺供應鏈”兩種業務和風險管理模式。“核心企業增信”模式指核心企業通過付款代理、鎖定回款、回購和風險共擔等形式,與銀行一同控制風險,成為供應鏈實質風險的承擔者。如:創新的付款保理(付款代理)、買方保理(反向保理)就是此類模式。“平臺供應鏈”主要針對電商、數據提供商和核心企業垂直供應鏈平臺,以銀企直連、數據對接、電子化全流程管理為基礎,推行全新“數據質押”的全新風控模型。“數據質押”強調的不是簡單的應收賬款質押或者貨押等概念,而是針對實時發生和電子化對接的供應鏈數據信息,對訂單、發貨、應收、付款等供應鏈環節和貸前、中、后流程做線上化和精細化的風險管理。招行的阿里巴巴“誠易保”就是代表性項目,目前該業務筆數超過10萬筆,不良墊付僅3筆,不到萬分之三。“數據質押”是供應鏈金融與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融合創新的最重要趨勢之一。

2、供應鏈風險管理流程優化。

在聚焦客戶、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可對供應鏈業務的風險流程做更適應性和靈活性的優化。在供應鏈業務流程中,可根據核心企業和項目的特征,設定風險流程和方案。如:汽車行業供應鏈金融“公式控制”的模式,即保障了市場的競爭力,又控制了風險;電商、零售等行業開戶、調查、授信環節“三合一”合并辦理,簡化流程,業務效率大幅提升。

三是“平臺化”的系統互聯

智慧供應鏈金融2.0的系統優勢體現在兩個方面:“平臺化”和“互聯化”。

1、智慧供應鏈金融系統“平臺化”。

首先是業務管理和風險管理的平臺。這點在系統發布初期招行就領先同業,如“參數化”產品配置、“電子化”押品管理、“智能化”風險預警等。

其次是供應鏈業務全流程線上作業平臺。如以招商物流項目為代表的“線上直通保理”;以上海大眾項目為代表的“線上全自助承兌”;以阿里巴巴“網商貸”項目為代表的“線上全自助流量融資”;以阿里巴巴誠易保項目為代表的“線上電子保函”;正在拓展的一汽豐田項目,將帶動“電票線上直通”和“國內證線上直通”。屆時,主要的交易融資產品都可利用供應鏈系統在線上實現全流程操作。

再次是開放的獲客平臺。這也是目前供應鏈金融系統最前沿的領域。招行以阿里巴巴項目為模板,開發了核心企業銀企直連的客戶推薦、資料信息傳遞、輔助開戶、業務申請等功能模塊,具備了開放獲客的功能。同時,正在籌備的供應鏈金融網銀版,通過結算、跨境和供應鏈融資產品的綜合服務和交叉營銷獲客;供應鏈金融CBS客戶端,幫助核心企業建立自身的供應鏈融資管理系統和平臺。

2、銀企直連“普適化”。

銀企直連是供應鏈金融的“高端”領域,也是未來最為重要的發展方向。由于供應鏈金融業務“贏者通吃”的特性,一旦核心企業選擇銀行并實現了系統直連對接,其轉移業務的成本和難度都較大,就為我們深度經營客戶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系統平臺+銀企互聯”構建了全新的“智慧供應鏈金融生態圈”,幫助銀行深度介入企業供應鏈管理和全流程金融服務,也幫助企業整合供應鏈“四流”信息,搭建產業金融聯盟和平臺。

智慧供應鏈金融2.0拓展了銀企直連的普適性。從連接對象方面,增加了物流監管公司、交易市場、電商、第三方支付等四類接口;從對接的內容上,增加了數據、文本和附件等多元格式;從對接的業務功能來看,除了豐富供應鏈融資功能外,還增加了支付結算和電子賬戶等結算融資一體化功能。隨著對接核心企業的不斷增多,最終將會形成以招行為核心“開放式供應鏈金融生態圈”。

從上述不難發現,招商銀行憑借其在產品創新、風險管理和系統建設方面的基礎,一方面在積極強化自身產品創新和風險管理的優勢,另一方面在積極學習和借鑒互聯網思維和互聯網打法,在資金來源、獲客方式創新上不斷嘗試,應該說,招商銀行在“互聯網+供應鏈金融”領域已經先行一步。

筆者認為:“互聯網+供應鏈金融”的未來發展,將依賴于各類金融機構(包括商業銀行)、大型電商平臺(包括產業電商平臺)、大數據信用創新方法、各類融資模式創新等,促進產業鏈條上的資金需求、資金供給的快速匹配,同時建立高效的風險防范體系,最終形成一個“產業+互聯網+供應鏈金融”的產業金融生態圈。從這個角度上講,“互聯網+供應鏈金融”確是供應鏈金融下一個真正的風口。

相關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