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9-10 10:27:50 第一財經日報

5萬億元的“蛋糕”,誰不想分一杯羹?
萬達買了馬德里競技和盈方體育的股份;樂視體育完成8億元首輪融資后將諸多版權納入懷中 。騰訊幾個月前砸5億美元搶下NBA獨家版權……9月8日,阿里體育集團正式成立,由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新浪和云鋒基金共同出資,張大鐘任CEO。
“阿里巴巴原來做的事,是讓做生意變得簡單,今天阿里體育想讓運動成為一件簡單的事。比如用戶有了喜歡的體育項目,就能很快地找到教練、運動場地。”張大鐘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去年10月,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明確提出,力爭到2025年,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5萬億元,成為推動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于是,一場跑馬圈地的資本游戲上演了。
吸金的體育產業
從互聯網叫車業務開始,更多普通大眾開始明白什么是“燒錢”、為什么要“燒錢”,這已經成為當前不少行業爭奪市場的初級階段,體育產業也不例外。
馬云此次與張大鐘的牽手,并不是其在體育產業的第一次。
2014年,馬云牽手許家印,出資12億元人民幣,獲得廣州恒大足球俱樂部50%股權。
當有媒體問及為何入股恒大時,馬云笑稱“因為被灌醉了”。
“這個回答顯然是一種幽默,但相對于王健林的豪氣,馬云進入體育產業還是比較謹慎的。”一名體育產業投資人認為。
王健林2011年時曾表示,三年內出資5億支持中國足球。到了2015年,萬達仍在不停收購。
就在一周前,萬達集團以6.5億美元并購美國世界鐵人公司100%股權,這是萬達集團繼瑞士盈方、馬德里競技之后在體育產業的又一重大投資。萬達并購世界鐵人公司使中國首次擁有了一項國際頂級賽事產權,這是中國體育產業發展的標志性事件。
其實,體育產業的賽事版權爭奪戰早已打響。早在幾年前,新浪、騰訊和PPTV等對英超、歐冠和NBA等頂級賽事的版權爭奪就已十分激烈。
幾個月前,騰訊以5億美元天價拿下NBA版權,這讓賈躍亭耿耿于懷,連忙買下了歐洲籃球聯賽的一系列版權,希望降低球迷流失率。
在如今的大版權時代,為了從樂視、騰訊、PPTV為代表的互聯網公司中突圍,央視也開始刷存在感。今年8月,央視決定再次擁抱英超這個世界頂級足球賽事。
有的地產公司也轉型進軍體育產業了。8月14日晚,老牌房企萊茵置業發公告稱,公司經營范圍變為實業投資,包括體育活動的組織、策劃,體育場館的設計、施工、管理及設備安裝等,完全向體育公司轉型,并更名為萊茵體育(000558.SZ)。此外,貴人鳥、探路者等7家A股上市公司也已布局近百億元體育基金。
如何多吃“蛋糕”
版權大戰的背后,其實是在爭用戶。先吸引用戶,再想辦法讓用戶在平臺持續消費,這樣才能真正吃到“蛋糕”。
用戶花錢,要么是欣賞,要么是參與。顯然,上述大鱷砸錢購買版權的用意就是爭奪線上用戶。在這方面,阿里巴巴在電商領域積累的大量用戶使他們在用戶大戰中有著天然的優勢。
“以體育起家的新浪在近幾年的體育版權競爭中略顯疲態,若單純地再從版權入手,阿里體育顯然落后于萬達與樂視,但所有的版權最終要落在衍生品變現,阿里體育在這方面有更大的發展空間,三方的合作就可在未來的收購并購上有更大作為。”一位體育產業投資人向本報記者表示。
此外,阿里比其他競爭者更了解用戶的消費習慣,支付寶的便利性也是阿里的先發優勢,這也是阿里進軍體育產業的“王炸”。
“這樣的數字經濟思維發展體育產業鏈,將為體育產業的跨越式發展注入全新的動力。”動吧體育CEO白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用戶的爭奪并非只在線上,在中國,游泳、健身、乒乓球、羽毛球等場館都時常出現爆滿的情況。因此,場館資源成了爭奪線下用戶的主要入口。這方面,萊茵體育正在加緊建設。
從萊茵體育的經營范圍就可以看出,其主攻方向是體育活動的組織、策劃,體育場館的設計、施工、管理及設備安裝等。就在兩天前,萊茵體育剛與黃龍體育簽署合作協議,合資成立體育賽事運營公司,積極與各地方政府合作規劃、設計、建設、運營體育場館。
像搞海底撈一樣搞中國足球
《意見》賦予了中國體育產業化巨大的想象空間:到2025年中國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5萬億元,這儼然成為推動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
公開數據顯示,目前中國體育產業的規模約為3136億元人民幣,占GDP比例0.6%。按照世界各國的經驗,當人均GDP超過3000美元時,文化休閑類消費會快速增長。另有數據顯示,中國體育產業近5年的年平均增長率為16%,遠高于國民經濟增速。
“從體育產業發展的政策支持上,2014年當然被視為投資者最好的發展階段。”中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褚軍表示。
“中國的體育人口只有27%,而歐美發達地區已經70%了。吃飽穿暖之外,運動應該成為生活中很方便的一件事,阿里巴巴原來做的事,是讓做生意變得簡單,今天阿里體育想讓運動成為一件簡單的事情,成為生活常態。”張大鐘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比如用戶有了喜歡的體育項目,能很快地找到教練、運動場地。
阿里體育另一個想法是,通過互聯網平臺幫助中國體育品牌走出去,國際品牌引進來,加強體育的跨國交流。
對于“互聯網+體育”,白強也深有感觸:“比如‘足球圈的Uber’是基于足球業余教練資源的豐富,中國目前要發展業余足球培訓,必須解決兩個核心問題:一個是缺教練、一個是缺場地。所以我們轉過頭來開始做基于產業鏈的服務平臺,就像‘海底撈’一樣,只有把標準化服務搭建起來,青少年足球和業余足球產業才有希望。”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