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11-04 09:36:27 中國經濟時報

日前,停牌近兩個月的艾迪西發布公告稱,公司已經與申通快遞有限公司股東達成收購申通快遞股權的初步合作意向,并簽署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框架協議。隨后,申通快遞也在其官網上發文確認此事。對此,業內解讀為申通將借助與艾迪西的合作來上市。
盡管申通并沒有正面承認借殼上市,但是,申通與艾迪西達成股權合作,無疑將大大推動申通的上市步伐。
在過去的十多年里,申通快遞一直是公認的民營快遞業的老大,率先引入加盟模式,占據了業務先機,業務量飛速擴張。據申通官方介紹,目前申通共有獨立網點及分公司1370余家,服務網點及門店10000余家,從業人員近30萬人。此后,加盟模式成了快遞行業發展最為普遍的組織架構。加盟模式讓快遞行業得以低成本迅速擴張規模,網點也在加速擴張。
然而,申通通向上市之路的最大阻礙也正是其加盟模式帶來的“硬傷”。
在快遞行業,快遞公司通過直營方式擴展速度慢且對資金要求較高,而加盟方式則在民營快遞公司成立初期解決了人力、資本的瓶頸,成就了快遞行業的迅速發展。但問題也很明顯,加盟模式直接加大了公司對加盟方的管理難度。比如,今年4月曝出,因加盟費起紛爭,申通快遞天津北辰區4家加盟店滯壓6000件快遞。
對此,快遞物流資訊網首席顧問徐勇表示,申通快遞網點勢力比較強,在國內一直保持快遞業老大的地位。但是其加盟商勢力比較強大,其網點實際上一直控制在加盟商手里。“未來申通快遞想繼續做強做大實現一體化的話,必須收購這些網點,這就需要資金支持。或許這是申通快遞一直尋求上市的重要原因。”
其實,除了申通之外,許多快遞企業都在謀劃上市,EMS早在兩年前就曾通過上市審核,圓通也曾提出要在2015年上市的計劃。另外,還有中通、百世匯通、宅急送、全峰等快遞企業都在謀劃上市進程。
徐勇歸納了快遞企業急于上市的三個原因:一是為了規范,上市是為了讓運營管理更規范,和國際慣例接軌。二是快遞是向著一體化、集約化、自動化、智能化、國際化發展的,很多快遞公司因為歷史原因采用加盟模式,要整合這一問題就需要大量資金投入。三是快遞需要利用綜合的交通運輸方式,有鐵路、公路、海路甚至空運,這都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
目前,我國快遞企業走的是以價換量模式,利潤率低,因此,只能將融資渠道轉向估值更高、融資成本更低的A股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國家層面在不斷地推動快遞行業的發展,給予快遞行業更多的優惠條件,為快遞企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生存、發展環境。
10月26日,國務院發布《關于促進快遞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指出,2020年,中國快遞產業規模要躍上新臺階,快遞年業務量達到500億件,年業務收入達到8000億元。并鼓勵各類資本依法進入快遞領域,支持快遞企業兼并重組、上市融資,整合中小企業,優化資源配置,實現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加快形成若干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集團,鼓勵“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
與此同時,因為涉及到加盟模式的問題,申通快遞未來上市或許也只是總部先上市,不是所有網點與加盟商一起打包上市,等上市融資后才會再去整合下面的加盟商,而要整合這些加盟商需要花費不少時間,所以離真正成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良好的政策環境下,申通的上市步伐將加快,無疑也給其他快遞企業帶來希望,也將加速行業上市進程。
目前來看,整個快遞行業的競爭逐漸從價格戰升級為服務戰,快遞企業迫切需要資本市場的支持,從而實現快速升級擴張。由此,快遞行業的競爭也將更加激烈,行業間的優勝劣汰現象也會更加普及,兼并重組將成為行業重頭戲。
業內人士認為,政策的開放,資本杠桿的介入,將加速本土快遞進入重資本和重技術競爭的新階段。隨著各類資本相繼進入,快遞企業重資產化和專業化越來越明顯。行業度將更加集中,快遞企業未來三五年內難免被整合,上市進程也將加碼加速。
快遞企業上市是未來的趨勢,各個企業走向資本市場也只是時間問題。而快遞企業上市后亟待改善加盟管理、配送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等問題。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