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11-05 09:52:09 中國經濟導報

不到1%的滲透率和高達數萬億元的潛在市場,促進了國內生鮮電商市場的高速發展態勢。國務院總理李克強9月末考察的生鮮供應鏈服務企業鮮易控股公司,就是從傳統的肉制品加工制造企業轉型而來的。
“我們的定位是產業互聯網公司,通過將生鮮電商與線下產業相結合,打造O2O生鮮供應鏈服務模式。對于生鮮電商而言,只有產業互聯網有能力保障產品品牌和食品安全,真正實現從源頭到餐桌全程可控制、可溯源。”鮮易控股公司董事長朱獻福在北京中關村鵬泰大廈的辦公室里接受了中國經濟導報記者的采訪。
據了解,鮮易控股是傳統企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一個極好的樣板。其通過對河南眾品食業、河南鮮易供應鏈、河南鮮易網絡科技等的重組,華麗轉身為集供應端、食品安全管理、電商平臺、物流配送為一體的產業互聯網公司,公司年銷售收入超百億元。
產業互聯網蘊藏著下一個“藍海”
與朱獻福的這次采訪是在中關村,當然話題離不開“互聯網+”。朱獻福表示,在“互聯網+”的大潮下,將公司選址在“中國硅谷”也算是恰如其分。
身為中國肉類食品行業巨頭——眾品的掌門人,朱獻福談到公司有著良好的基因,曾經開創了國內生鮮肉進入超市的創舉。此前20年,朱獻福把位于中原小城河南長葛的“肉聯廠”引領到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把一個年產值幾十萬元的破落小廠變成一個年銷售額過百億元的國際化企業,讓“眾品”品牌成為華爾街中國食品行業的代名詞。
眼下,從“眾品”到“鮮易”,朱獻福領導的企業正在實現由“傳統肉制品制造商”到“O2O生鮮供應鏈服務商”的華麗轉身。朱獻福表示,當前我國傳統產業互聯網化的大潮已經來臨,產業互聯網蘊藏著下一個“藍海”?;ヂ摼W為傳統產業提供著越來越多的智能化服務,而創新正在驅動著“消費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加速邁進。毋庸置疑,“產業互聯網”的發展或將引發新一輪工業革命。
“我們過去是從事加工制造業,在向服務業轉型過程中,借助‘互聯網+’,我們重新定位了產業互聯網的轉型方向。”在“互聯網+”大潮涌來之時,朱獻福覺得,自身的產業結構已讓其具備進軍生鮮電商這一領域的核心要素。眾品食業積累了強大的供應鏈資源,鮮易網打造了一個強大的服務平臺,而鮮易供應鏈則為流通運輸環節提供了強有力的線下保障,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就此成型。
生鮮食品的痛點是溫控供應鏈
眾所周知,冷鏈運輸等各個環節的弱勢均掣肘著生鮮電商的發展,成為供應鏈上大部分生鮮電商的痛點。曾經有生鮮電商的負責人提及,在整個運作過程中,配送成本會占去20%甚至更高。
朱獻福分析指出,生鮮食品的痛點是溫控供應鏈。對于生鮮電商而言,需要具備冷藏車、冷藏庫及冷藏資源,還需要對車輛資源、貨物資源進行撮合交易,對冷鏈物流線路、物流節點進行優化,才能使得企業自身降低冷鏈環節的成本,通過將閑散冷鏈資源進行集約和聯網,能夠使空載率和冷藏庫空置率都大大降低。
據了解,鮮易控股公司目前有冷藏車3000多輛,在全國建立了18個溫控倉儲基地,冷庫容量180萬立方米,冷鏈線路覆蓋150多個城市,在37個城市實現了生鮮品共同配送,實現了冷鏈物流服務到達“最后一公里”。然而,朱獻福的理想并不止于此,他希望能構建全國的冷鏈物流骨干網,把冷鏈馬甲打造成一個公共冷鏈資源交易所,與更多的合作伙伴實現資源共享,使更多消費者能享受到更快捷、更安全、更綠色環保的生鮮物流服務。
“我們還在路上”是朱獻福掛在嘴邊的一句話。隨著產業互聯網爆發臨界點的到來,搶占先機的朱獻福和“鮮易”依然在前行。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