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11-23 10:33:47 搜狐網

近日,菜鳥網絡宣布了一個消息:今年雙11物流高峰已過,整個物流行業未發生爆倉。截至11月17日上午9點,超過94%的物流訂單已經發貨,累計2.4億個包裹完成簽收。相比去年來說,包裹總量翻倍,但整體配送時間只需要去年的50%。
一個簡單的消息看似普通,實際卻在行業內引發了高度關注。綜合看來,今年將是電商物流歷史上的轉折點,糾纏多年的模式之爭基本可以結束了。今年的事實已經證明,阿里旗下菜鳥網絡的大數據+社會化協同模式,超越了京東的自營物流模式。電商從業者應該可以看到這一點,才能不走冤枉路。
為什么會那么明確的得出以上結論?下面逐條分析給你看:
智慧協同VS.傳統蠻力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就叫基因決定發展路徑。
觀察今年快遞行業的變化,你會發現凡是在大數據、智慧物流方面,都有菜鳥的身影。但京東依舊在其傳統的模式下前行,更像是一家傳統物流公司,不斷通過擴招人力的傳統辦法來解決大物流的新問題,看起來有些吃力。
看下數據,據說菜鳥目前員工只有1000人,但他們靠數據來協調每天將近200萬人,配送3500萬個包裹。京東每天配送的包裹300萬左右,但員工數卻達到了9萬人,據說明年要超過15萬人。這就是模式不同帶來的結果差異。
最新京東財報顯示,已經連續八個季度虧損,這和他們執著的走傳統物流模式有著直接關系。現在連幾大快遞公司都要轉型了,京東卻依舊重復著十幾年前的物流業老模式,虧損已然難免。
但菜鳥看起來卻走了另外一條路。今年以來菜鳥的新聞不斷,很多都是和大數據有關。比如他們推出了七八個大數據產品,幫助快遞公司實現了一半以上網點的實時預報,很多快遞公司也在談及菜鳥如何用大數據幫助他們成長。
中通今年竟然在雙11期間出了一份大數據報告,詳細分析了快遞的省份構成,這和菜鳥網絡的長期合作是分不開的。據說中通等幾家公司是最早試點菜鳥提供的大數據路由分單的,這種大數據路由分單,可以取代人工憑記憶分單的傳統做法,分揀效率提高達到50%以上。
反觀京東,其主體部分的3C產品占比依然過大,商品和銷售模式相對單一,并沒有真正的行業性大數據,自然就很難談得上如何做出更精準的預測。如此來看,正是因為這種在數據積累和共享方面的欠缺,使得京東物流不得不更加倚重于人力的投入。這是一條最容易想到卻也最難走通的,越往后走就會越重。
開放VS.封閉
這是一個人人都在講開放平臺的時代,在對待開放平臺的態度上,菜鳥和京東也走了不同的路。
因為自營業務的存在,京東這種“運動員+裁判員”的雙重身份天然地決定了模式的封閉性。劉強東在最新一期財報的分析師會上表示,京東物流領先其他家5年,殊不知,京東上有一半的物流都是被他貶損為“落后五年”的快遞公司負責的。如此公開貶低社會物流,怪不得快遞公司曾聯手封殺京東。
京東物流的弱點卻是菜鳥的最大優點之一——開放的生態體系,能有效整合社會資源。
最近得知了一個確切消息,立白所有線上產品的倉儲配送都已經交給菜鳥負責。這意味著什么?如果你在立白的京東官方旗艦店買個東西,貨是從菜鳥的倉庫發出,并且給你送貨上門的還是菜鳥的合作伙伴。
此前在業內早有傳聞,京東的第三方配送服務對商家并不友好。因為自營業務的存在,京東對第三方的態度,算不上真開放。
從服務上來說,京東提供的更類似于分段式服務,只給出固定的幾個量級,不管你實際情況怎樣,只能按它的標準來選。
因為自營業務的存在,京東必須先確保自營商品的配送服務質量,第三方并不是它的命脈所在。但菜鳥并沒有自營業務,對待商家必須公平、開放,這才能生存下去。
據了解,菜鳥已經打通了與商家、快遞公司之間的大數據分享,從前期攬收到后期配送,都能依靠系統進行預測與協調。所以,菜鳥才能提供更靈活多樣的定制化服務,并且與其合作伙伴協同起巨量的社會資源。
菜鳥今年宣布,雙11期間,威露士一家就有超過6000噸的洗護用品通過菜鳥網絡進行5地分倉來管理與配送。這也是個側面力證。
未來VS.過去
一般來說,模式的優劣要看能滿足多少未來的需求。這方面菜鳥的開放模式具有很大的延展性,而京東的傳統人力擴張難免會拖累自身的財務狀況。
今年的天貓雙11物流,總單量將近翻番,整體配送時間壓縮一半,已經證明了菜鳥這種模式具有極大的彈性。據說今年快遞公司信心大幅提升,認為空間依然很大。
中通快遞運營副總裁倪根炎表示,雙11后第3天,中通就已完成雙11攬收達78%,簽收率也同比大增。天天快遞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截至17日,雙11的訂單已經基本攬收完,目前所有網點運轉順暢,未發生爆倉。
快遞公司的人士反映說,菜鳥給了快遞公司很大幫助,今年的雙11,是全國物流能力的一次大升級。各大快遞公司通過與菜鳥的大數據運營協作,提速了全國物流快遞的處理能力,終于不用盲目的準備人力物力。
反過來看京東,應對單量的彈性顯然受到了自身人力的限制。現在京東是300萬單,已經有9萬人。如果想要達到3000萬單的量級,京東至少要擴招80萬人。京東已經連續8個季度虧損了,難以想象未來會真的擴招80萬人。
其實京東也在學習菜鳥的模式,只不過不太成功。早在今年6月,京東就經歷了一次不成功的對菜鳥模式的復制,希望能夠整合利用第三方的力量。某快遞公司負責人曾私下透露過,京東從今年6月其就希望與其展開針對第三方商家的配送合作,但連地方區域需求的具體單量要求都無法提供。
無獨有偶的還有亞馬遜,他們也在學習菜鳥模式。除了與美國郵政、UPS和FedEx合作,在今年7月,亞馬遜測試了兩種不同的配送系統,一種是讓普通人配送快遞,另一種是讓第三方賣家直接發貨。后者其實是菜鳥一開始就做的。
經歷了這么多年的摸爬滾打,物流難題的社會化屬性已經取得了普遍共識,要解決這個難題,必須開放并集合第三方的力量。這恐怕是一個不可逆的大勢所趨,此外求解,事倍功半。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