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12-01 10:08:56 互聯網

雙十一前后,由于市區禁止三輪車上路的文件出臺,10月16日起,呼和浩特市區內所有的電動三輪車一旦上路都會被交警查扣,往日騎著三輪車來去如風的快遞小哥遭遇政策“紅燈”。不過再難也擋不住為了“雙11”“血拼”的電商們,有電商馬上從草原調來十幾匹馬送貨。
近日,上海將加強對物流配送行業的源頭治理,據市交通委透露,2016年1月1日起,上海地區的第三方配送貨運車必須達到國四及以上排放標準,或者選用新能源貨運車,否則不能上路。從2016年1月1日起,要求簽約的第三方配送貨運車必須達到國四及以上排放標準,或者選用新能源貨運車。
眾所周知,市區范圍內提供配貨運輸的車輛非常多,為避免產生各種道路安全隱患,以及為了從源頭上加快推進綠色物流發展,各城市紛紛針對配貨運輸的車輛禁入,或者在特定的“時間段”限制進入市區。越來越多的城市向不達標貨運車說NO!無疑是對城市物流行業的巨大沖擊,很多配貨車輛不能及時完成配送任務,全國上下數以萬計的快遞員日常工作受到影響,或面臨失業。
限制物流配送車輛進入市區有利于推動新能源汽車高速發展
大部分的物流配貨車輛每次運輸均需要裝載較多的物品,在物品裝載量較高的情況下,汽車存在嚴重的尾氣排放超標問題。貨運車被禁入或者限入城市僅僅是國家治理城市污染,加強城市交通安全的一種手段,作為政策的直接被影響者之一,城市物流從業者們還可以選擇更多的解決途徑,在環保的大環境下,新能源物流車將成為最佳選擇!
受到政策等等方面的限制,車主在購買車輛的時候不能僅僅考慮到汽車的銷售價格,而是需要選擇汽車實用配置。如果依然購買燃油汽車,在特定的時間段與特定的路線都會受到限制,而購買新能源物流配送車輛,不僅能夠實現全部區域的運輸服務,同時能夠減少事故車交易導致的環境污染問題,有利于國家治理汽車尾氣等污染源。
當國內大部分物流配送公司開始使用新能源汽車之后,由于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占有率不斷增加,未來需要支出的維護與保養費用不斷降低,從而實現國內新能源汽車長期穩定發展的目標。
經濟環保、實用智能的電動城市物流車成為行業新寵
很多提供物流與配送服務的公司,為避免一線城市各種管理政策影響到正常的配送貨物,都會選擇新電動物流配送車輛完成全部的物品配送運輸。他們不光符合節能環保的現實需求,更能從經濟效益上為企業及個人省下一筆不小的費用。
以最近上市的陜西通家純電動物流車“電牛1號”為例,我們與傳統燃油物流車進行經濟性比較。以載重1噸的城市物流車為樣本,平均每天的行駛里程在60-80公里,百公里耗油8L左右,跑80公里就是45元。“電牛1號”電容量為35.7度電,充滿電花費約18元,可續航260公里,每公里行駛成本低至7分錢,僅是燃油車13%的費用,這對物流行業或物流運輸者來說,是經得起用投入產出比精細核算的。此外,純電能驅動的“電牛1號”保養成本更低:無需更換機油、三濾和火花塞等,為企業和個人用戶大大減少運營成本。
使用電動物流車不僅避免尾氣排放污染問題的出現,還能降低城市交通事故發生率,保障安全的同時,新一代智能電動物流車將有利于物流配送公司快速高效的完成配送任務。 “電牛1號”依托智能系統“i貨的”實現了傳統物流車所不具備的全新物流運營模式,為客戶帶來利益。 它將雙向鏈接個人用戶、企業主,成為物流企業控制效率、資源和服務的中介平臺,從生產服務的最末端為企業提供發展和決策依據。據悉,“i貨的”系統是陜西通家針對城市物流發展趨勢專門開發的O2O物聯網服務平臺,有望成為“滴滴”一樣的貨運即時招車平臺。
隨著城市物流的發展,以及社會對物流行業環保、節能要求的不斷提高,兼具零排放和使用成本低廉的電動物流車普及大勢所趨,未來將有更多物流從業者選擇電動物流車作為生財工具。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