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12-04 10:41:13 保定日報

為促進全市現代物流業加快發展,我市制定物流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6-2018年)。
行動計劃提出,到2018年,全市物流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2%以上,物流總費用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較2014年下降0.6個百分點。
行動計劃明確主要任務:降低運行成本。落實國家工商登記制度改革成果,推進物流領域實施“先照后證”改革措施,將道路貨運經營許可證核發、道路運輸站(場)經營業務許可證核發改為后置審批,科學界定審批條件,提高審批效率,強化事中事后監管。
簡化年審手續。簡化道路運輸物流企業年審制度,簡化車輛道路運輸證年審手續,優化審驗程序。到2016年底,全面簡化企業年審制度,基本實現網上年審。
規范涉路執法行為。嚴格執法程序,加強執法監督,嚴肅查處群眾舉報、媒體曝光的涉路亂收費、亂罰款違法行為。到2016年底,基本消除公路“三亂”。
加強貨運車輛監管。切實加強貨運車輛生產改裝、登記檢驗和道路運輸市場準入審核把關、重點貨運源頭監管、企業信用獎懲等重點環節監管。到2017年底,貨運車輛全部登記在冊。
強化主城區配送車輛通行管理。合理規劃配送車輛通行區域和時段,加強配送車輛監督管理,完善配送車輛通行道路有關交通標志、標線。到2017年底,納入全省城市配送車輛調控管理,進一步完善運力投放標準、規模和計劃。
壯大市場主體。培育第三方物流企業,圍繞重點產業園區和大型企業集團,加快培育一批與我市現代產業體系相配套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到2018年底,全市物流企業家數超過550家,重點物流企業超過50家,A級以上物流企業達到10家以上。
搞活快遞企業。推進簡政放權,優化快遞業市場準入機制,精簡經營許可申請材料和辦理流程,縮短辦理時限,提高審批效率。到2016年底,全面落實。
抓好龍頭企業。抓好10家龍頭物流企業,提高其供應鏈一體化服務能力,發揮好物流業對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支撐帶動作用。到2016年底前,培育一批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示范企業。
促進聯動發展。繼續深入推動10對制造企業與物流企業聯動發展,推動電子商務與商貿物流聯動發展,推動快遞企業與商業機構、便民服務設施、社區服務組織、機關學校管理部門,以及第三方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到2018年底,培育一批電子商務和快遞業聯動發展示范企業。
完善城鄉配送網絡。合理布局物流分撥中心、公共配送中心和末端配送站點三級網絡,加強社區末端配送設施建設,推廣共同配送、“網訂店取(送)”和智能快件箱等創新模式。到2018年底,實現城鄉一體化共同配送,完善物流配送服務體系。
促進行業物流。培育涉農物流市場,到2018年底,進一步完善郵政物流服務網絡,提升郵政物流服務的競爭力。加快激活供銷系統網絡活力,農資配送市場份額占有率達65%以上。
推進冷鏈物流發展。支持大宗鮮活農產品產地預冷、初加工、冷藏保鮮、冷鏈運輸等設施建設,支持在農產品批發市場等重要農產品流通節點加大冷鏈設施投入,完善冷鏈物流網絡。到2017年底,在重要農產品流通節點改造一批冷鏈物流設施,新建一批農產品冷鏈物流中心。
促進糧棉倉儲物流設施建設。改革創新糧食倉儲設施建設投資方式,通過國家投資的示范引導,帶動社會資本增加對糧食倉儲設施的投入。到2016年底,基本消除“危倉老庫”。
做好大宗商品物流。依托汽車、農產品等優勢產業,加快專業化交易平臺建設,著力發展合同交易、網上交易、現貨交易、電子商務等新型交易方式,加快網下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形成網上網下互動物流配送體系。到2018年底,農產品配送基地形成規模。
搞活商貿物流。到2018年底,全市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2000億元,建成一批與電子商務相配套的物流中小企業。
做強醫藥物流。以國家推進藥品集中采購為契機,以資源整合、信息帶動為重點、構建規模化、專業化、網絡化醫藥物流服務體系。到2018年底,醫藥物流市場快速擴大,醫藥物流行業銷售收入突破30億元。
做大保稅物流。依托我市現有的保定陸港投資有限公司、高陽縣宏潤倉儲有限公司、河北鼎航倉儲物流有限公司、保定市華騰貿易有限公司四家公用型保稅倉庫,積極爭取國家、省支持,在海關監管設施較為完備的保定陸港投資有限公司基礎上,謀劃建設綜合保稅區。到2018年底,完成綜合保稅區規劃和部分基礎設施建設工作。
推進物流聚集。抓好國家級園區示范引導。重點抓好白溝省級物流產業聚集區建設,積極申請國家級物流園區示范。到2016年底,白溝省級物流產業聚集區建成投運,并申報國家級示范物流園區。
優化物流空間布局。加快高碑店、白溝兩個區域性物流節點城市物流完善功能,開拓市場,進一步發揮聚集效應。到2016年底,力促我市獲得國家級物流創新發展示范城市稱號。
夯實發展基礎。按照國家、省部署進度,從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產業統計、工商注冊及稅目設立等方面明確物流業類別。到2017年,按照國家、省部署,在行業分類、產業統計、工商注冊及稅目設立等方面設立物流業類別。
開展物流標準化研究。選擇重點領域大型物流企業、配送中心、售后服務平臺以及物流園區和重點區域開展標準化試點示范工作。到2018年,每年啟動1個物流標準化試點示范,總結推廣經驗。
推進物流信息化。支持物流信息平臺建設,鼓勵龍頭物流企業搭建面向中小物流企業的物流信息服務平臺,促進各類平臺之間的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到2018年底,形成一批具有行業和區域影響力的物流信息平臺。
規范市場秩序。加強物流業信用體系建設,推動物流信用信息資源整合共享,培育物流信用服務機構,在部分專業物流領域開展試點示范,初步建立分類監管和失信懲戒機制。到2017年底,制定出臺物流業信用體系建設指導意見,在專業領域開展信用體系建設試點。
加快人才培養。探索校企聯合培養人才的新模式,完善物流學科體系和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體系,加快現代物流教育體系建設。到2017年底,形成產教深度融合、校企協同育人的物流人才培養新模式。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