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12-16 09:51:52 界面

雙12前夕,京東超市用廣告點亮了阿里大本營所在地杭州的地標建筑環球中心,直接向天貓超市發起了挑戰。一夜之間,全國十數家都市報紙同時刊登系列廣告,京東超市又一次吹響了雙十二大促銷的號角。全國10個大中城市,各具特色的數萬件商品低至1分錢,力度令人驚訝。同時還開展買贈、滿減、主題活動等多種類促銷優惠,答謝消費者。而這10個城市中,最引人注意的是阿里的大本營:杭州。作為目前電商兩大巨頭,阿里和京東相互較勁已經不是一天兩天,阿里旗下的天貓北上,而京東則南下杭州。雙12前夕,京東超市用廣告點亮了杭州地標建筑環球中心,直接向天貓超市發起挑戰:京東超市一分錢請杭州人民喝百利甜美酒high翻天。
京東超市真實意圖在跑馬圈地
對于京東超市的這次行動,有人認為這是京東超市在向天貓超市示威。當然不排除有一定的這種可能成分在內,但總體來說,我更傾向于京東超市此舉意在跑馬圈地,以圖擴大全國市場。
單純看成京東超市此舉是向天貓超市示威,未免太小看京東超市的野心。要知道,雖然京東的體量離天貓尚有差距,但京東超市對天貓超市卻保持著全面的領先優勢。壓制天貓超市固然是它的一個現實任務,但京東超市的想法要比這個更宏大得多。
盡管目前看來以京東超市、天貓超市、1號店等為代表的線上超市來勢洶洶,而線下超市面臨經營困境。但實際上有數據顯示,2014年線上零售總額只有社會零售總額的12%,更大的市場份額仍在線下。也就是說,線上超市仍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巨大上升空間。
中國具有地域廣闊商業基礎不均衡、市場分散但人口又相對密集、地區消費能力差異大等特點,但只要突破能地域空間和物流成本的桎梏,線上超市的價格和服務優勢將幫助它們取得更多的市場份額。
京東在今年8月把旗下原采銷業務分開,成立四個自主經營的事業部,目的就是想通過下放權力,激勵各個事業部擴大經營規模,提高經營效率。其中京東超市就被京東集團寄予厚望,視為戰略類品類。畢竟超市類目商品屬于高頻消費,而該市場體量和潛力巨大,足夠京東超市深挖。
京東超市跑馬圈地的底氣何來?
京東超市自業務獨立后,就順利通過了今年雙十一的考驗,雙11當日京東超市訂單量就同比去年增長了190%,個護清潔品類訂單量同比增長超過3.2倍,母嬰品類訂單量是去年的2倍,京東全球購訂單量較10月日均增長366%,均創下了新的銷售紀錄。而這次雙十二,京東超市再次出擊,其跑馬圈地的底氣何來呢?
快速、低成本的自營物流體系
前面說過,中國地域廣、人口多,但商業物流成本高。線上超市發展的關鍵前提,就是需要一個快速、低運營成本的全國性倉儲物流網絡。
而京東恰恰擁有這么一個先進的全國性自營物流體系:截至2015年6月30日,京東在全國范圍內擁有7大物流中心,在44座城市運營了166個大型倉庫,擁有4142個配送站和自提點,覆蓋全國范圍內的2043個區縣。如果以區縣計算,京東物流目前覆蓋到了70%以上的全國范圍。這是其他電商企業所無法比擬的優勢,隨著京東貨倉體系的進一步優化和建設,京東超市的覆蓋范圍將逐步擴大。
目前在中國造成地方物價水平高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物流成本高,二是規模小導致經營成本高。所以很多商品的價格越到地方,賣得越貴。線上超市如京東超市,在突破物流成本和規模的制約之后,自然有望順利占領更廣闊的三四級城市及以下市場。
自營模式的正品保障
對于超市類目的商品而言,眾多的不同類目、龐大的SKU、不同的批次時間、復雜的儲存方式等,都對商家的管理水平提出非常高的要求。
在自營體系之下,所有商品在一個企業內部來執行統一的品控管理,或者稱之為供應鏈管理,環節少效率高。而平臺體系之下,雖然也有統一的管理模式,但由于涉及到眾多的商家、倉儲外包企業,管理環節多,復雜程度高,監控難,導致效率和執行較差。
所以我們看到無論是實體超市,還是線上超市,線下的如沃爾瑪、家樂福,線上的京東、1號店等,都是自營型商家發展占據明顯優勢。
而消費者最擔心的就是花了正品的錢卻購買到假冒偽劣產品。京東超市一貫堅持自營正品模式,幫助它在消費者心目中樹立了良好形象,成為拓展全國市場的加分項。
領先的供應鏈優勢
電商供應鏈的核心是預測、采購、庫存、物流和系統,這是供應鏈的精髓所在,也是供應鏈的“神”。京東供應鏈采銷一體、倉配一體,是京東保持高速增長與高品質服務的關鍵所在。
京東商城副總裁朱政經,曾把京東供應鏈的戰略思路概括為“4321”,即1、“四流合一”,即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2、“三業聯動”,即制造、零售、物流;3、“兩線驅動”,即線上線下,未來的零售渠道不再區分線上線下,而是全渠道;4、“一鍵服務”,即以用戶價值為核心,只要用戶觸摸一下APP,點一下鼠標,供應鏈在后臺將以最佳速度和效果完成。
在這套領先的供應鏈之下,其競爭核心競爭力聚焦于三點:用戶體驗、成本、效率。為京東超市向全國擴張、市場下沉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線上超市未來發展方向和趨勢
作為最具代表性的國內線上超市,京東超市的戰略布局和發展,在一定程度代表了線上超市的發展方向。未來線上超市能否從線下超市奪得更多市場份額,以下趨勢
首先,自有配送成為線上超市的標配
網上超市想顛覆線下實體超市,除了物美價廉外,用戶最切身體會的痛點就是送貨要快。比如說早上出門前發現沒有油鹽醬醋了,如果線上超市能下班送到的話,消費者就可舍棄小賣店而選擇更有品質保障的線上超市。
而想達到送貨又快又有保障,就非得自建配送團隊不可。倉儲和物流都可以外包但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卻必須自有團隊。所以我們看到,服務好的線上超市如京東、1號店、當當等,基本上自建配送團隊。
其次,渠道下沉成為必然
隨著競爭加劇,一二線大中城市的市場在不久的將來達到飽和狀態,而有待開發的三四線及以下市場將成為線上超市新的戰場。無論是京東還是阿里,都在主抓渠道下沉,意在開拓目前處于半沉睡狀態的市場。
京東甚至開始嘗試把渠道下沉到更低的村鎮一級,根據CNNIC統計,截至2014年12月,農村網購用戶規模為7714萬,年增長率為40.6%,增速遠超城鎮網購用戶的16%。巨大的農村電商市場也將成為線上超市的未來目標。
再次,生鮮冷鏈促進線上超市升級
如今,線上超市經營的品類已經非常豐富,幾乎日常生活的物品都可以從網上購買,但生鮮食品仍然是個例外。目前生鮮食品的銷售渠道還停留在菜市場、超市、便利店等傳統線下渠道,線上超市所占有的市場份額微不足道。
原因主要是我國冷鏈物流非常落后,既未形成網絡,更沒有規模,導致速度慢、成本高。因此目前生鮮食品的毛利率也較其他類目要高得多,對線上超市的誘惑很大。據悉京東已經在加大對冷鏈物流的投入,開始嘗試其在生鮮類目產品線上的擴張。如:2014年5月,京東包下海南2000畝荔枝園,實現48小時內送達;9月啟動陽澄湖大閘蟹新鮮直達消費者餐桌等。雖然離真正的生鮮超市仍有不小的距離,但相信不久的將來會實現。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