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專業物流 > 正文

快遞業:資本推動整合 “互聯網+”提速智慧化

發布時間:2016-01-04 09:52:35 第一物流網

【回眸2015】
 

快遞業:資本推動整合 “互聯網+”提速智慧化       

回首剛剛過去的2015年,快遞行業發生了哪些讓人記憶深刻的事件:是年初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再次為快遞站臺,還是年中的阿里聯合云峰基金入股圓通和德邦IPO受阻,抑或是年終歲末的申通借殼上市,以及幾乎貫穿全年的扶持快遞業發展的利好政策?

與往年一樣,2015年的快遞業不乏精彩的故事。與往年不一樣的是,業務量增速同比10%左右的大幅回落,讓仍然急速奔跑的快遞業露出些許疲態。這一年,嗅覺靈敏的快遞企業,在“互聯網+”推動下,大打轉型發展牌,吹響了突圍之戰的號角。
快遞業:資本推動整合 “互聯網+”提速智慧化

借力資本,為轉型儲備“彈藥”

2015年的快遞行業,“以價換量”模式仍沒有實質性的改變,快遞件均收入進一步下滑(根據官方公布的前11個月快遞行業數據計算,快遞件均收入為13.45元,2014年是14.65元/件)。不斷上漲的人力、場地等成本進一步擠壓了企業本就微薄的利潤空間。2015年9月1日起實施的《郵政業安全生產設備配置規范》 ,執行期限半年的快遞實名制等政策,需要企業在設備上投入巨額資金。

一邊是盈利堪憂,一邊是巨額投入,求“錢”若渴的快遞企業將目光投向了資本市場。這也是政策層面一直倡導和鼓勵的。

這一年,快遞行業向資本市場發起了猛烈沖鋒,多家主流快遞企業先后曝出上市的消息,向“民營快遞第一股”發起沖擊。2015年7月,德邦發布《招股說明書》,向證監會提交IPO申請,但因“股市震蕩”而擱淺。

2015年5月獲得阿里系基金入股的圓通,在10月完成股權變更,董事會人員發生變動。阿里系的入局加速著圓通的上市步伐。同樣是在10月,原摩根士丹利高管加盟順豐,被業界解讀為順豐為上市鋪路。

而另辟蹊徑的申通,通過借殼上市的方式,將成為第一家登陸深交所的民營快遞公司,讓不少業界人士大呼意外。申通將擬募集的部分資金用于中轉倉配一體化項目、運輸車輛購置項目、技改及設備購置項目及信息一體化平臺項目建設。

東方不亮西方亮。這一年,暫時沒有得到A股市場垂青的民營快遞,卻仍是社會資本眼中的香餑餑。2015年年初,傳出全峰快遞再獲2億元融資的消息,年末聽聞全峰快遞已完成D輪融資。4月,中通快遞傳出獲數十億融資。當然最重磅的消息當屬阿里聯合云峰基金對圓通進行的戰略投資。

上市也好,融資也罷,快遞企業想在規模上再上臺階,在服務上提質,在運營上增效,都少不了資本助推。

整合重組,為升級補齊短板

當下,我國快遞業這方面的“需求”格外迫切。在我國快遞市場充斥著形形色色的快遞企業萬余家,其中獲得經營資質的也有8000多家。看上去風光無限的快遞行業,并沒有撕下“散、小、亂”的標簽。快遞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實名制、全面安檢等行業規范抬高了行業門檻,眾多中小快遞企業的單打獨斗之路越走越窄。主流快遞公司愈發注重資源的整合和產業的協同。

申通和天天的戰略重組便是2015年發生的標志性事件。兩家企業將展開在運營、產品、信息技術、快件最后一公里等領域的資源整合,其目的是加快推進企業的服務水平,提升企業的服務能力。雖然申通和天天仍是兩家公司,但是重組后,原申通董事長陳德軍任申通、天天董事長,原天天快遞董事長奚春陽任申通、天天總裁,向陽任申通、天天執行副總裁,但是兩家公司的管理層已相互打通。

在申通和天天宣布戰略重組之前,通達系快遞企業就已經呈現出抱團發展之勢。2015年5月,圓通獲得阿里和云峰基金注資。不到一個月之后,順豐拉上申通、中通、韻達,外加物流地產巨頭普洛斯,共同投資創建深圳市豐巢科技有限公司,專注重于智能快遞柜的研發和推廣,劍指“最后一公里”。人們還在對“豐巢”津津樂道之際,圓通和百世匯通將先期加入菜鳥驛站的消息又成為業界人士茶余飯后的談資。8月底,全峰牽手同城快運平臺速派得,在全國范圍內實現同城業務車貨接入,旨在大幅提高雙方資源利用率,降低綜合運營成本。


快遞業:資本推動整合 “互聯網+”提速智慧化

“互聯網+”,加速快遞“智慧化”

如果擁抱資本和并購整合是稍顯陳舊的適題,那么2015年“兩會”上李克強總理提出的“互聯網+”,則為快遞企業在突圍之路上提供一件更為時尚的武器。

《意見》把“推動‘互聯網’+快遞”列為重點任務之一,將推動快遞企業利用移動互聯、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優化服務網絡布局,提升運營管理效率,拓展協同發展空間,推動服務模式變革,加快向綜合性快遞物流運營商轉型。

這一年, “互聯網+”給快遞業帶來的最大變化莫過于快件配送速度的提升。這從“雙11”期間菜鳥和各大快遞公司公布的數據中可見一斑。通過大數據預測商家銷量數據,使快遞企業人力、運力等資源調配,做到有的放矢,為包裹的提前攬收和高效配送“奠基”;在分撥中轉環節,大數據路由分單和電子面單的應用,降低了差錯率,提高了分揀效率;在末端派送,四級地址庫、“菜鳥鷹眼”等大數據產品,提高了快件時效。

“互聯網+”不僅使快遞企業強化與上下游協同,其自身也借力大數據提供差異化的服務產品。2015年,天天、順豐、宅急送等多家企業推出云倉產品。如,宅急送已在全國42城市布局了74個云倉,倉儲面積達到50萬平方米。宅急送云倉定位于銷售物流,利用倉儲、配送、IT、金融和服務等五種資源打造自己的核心能力。

模式轉型,淡化“加”“直”界線

多年來,本土快遞行業一直由涇渭分明的兩大陣營組成。一是以“三通一達”為代表的加盟式企業,一是以順豐為代表的直營模式。兩種各有利弊:加盟模式,快遞公司總部對末端網點管控能力不足;直營模式下,擴張速度緩慢和高成本是“先天缺陷”。尤其是在拓展農村市場的進程中,直營快遞企業的“向下”的成本問題更加凸顯。

2015年,兩種類型的快遞企業都不同程度地修補各自的不足。2014年順豐推出的“伙伴計劃”,在國家鼓勵“雙創”的大背景,在這一年穩步推進。作為京東2015重點打造的O2O生活服務平臺,京東到家依托于其物流體系基礎上,大力發展眾包物流。2013年年底進軍快遞市場的的德邦,上市計劃受挫后,推出了“事業合伙人”項目,在末端開放快運尤其是快遞業務。物流運營模式由直營轉向直營與眾包或加盟的“混搭”。

穩健的直營再加上靈活的外部合作,在保障直營快遞企業服務品質的同時,又可以快速滿足市場的需求,這種組合是一種趨勢,不僅可以幫助德邦保證服務的品質,又可以快速滿足市場的需求。

圓通、百世匯通等加盟模式快遞企業,在末端網點直營遭遇加盟商激烈抵制后,采取了一種較為溫和的方式——加快分撥轉運中心等核心資源的直營化進程。這既能逐步增加總部在末端網點的掌控力和話語權,又能降低“加”轉“直”進程對全網服務質量的不利影響。

【關鍵詞盤點】

快遞實名制 根據國家郵政局、公安部、安監總局等部門要求,“快遞實名制”于11月1日正式實施,除信件和已有安全保障機制的協議客戶的快件、通過自助郵局等交寄的郵件、快件外,一律要求對寄件人電話號碼及相關身份信息比對核實后方可收寄。

快遞空戰 2015年12月15日,中國郵政航空公司(以下簡稱郵航)與波音公司在北京宣布達成了7架波音757購機協議和10架波音737-800飛機客改貨協議,成為郵政航空史上最大一筆飛機訂單。而9月,圓通航空在西雅圖一口氣訂購了15架波音737-800(BCF)。
截至2015年11月底,順豐航空機隊規模已經達到43架(包括23架自有全貨機和20架租賃飛機)。而其他多家民營快遞公司因為近年頻頻獲得融資以及更加市場化的規模運作,提升自主航空運輸能力。

戰略投資 2015年5月14日,阿里巴巴集團與云峰基金聯合對圓通快遞進行了戰略投資。10月20日,圓通宣布完成股權變更,新的董事會也進行了調整。其中,圓通創始人及相關管理層占據董事會7個席位,阿里系占據圓通董事會2個席位。由菜鳥網絡CEO童文紅、云峰基金董事潘水苗出任圓通速遞董事。同時,菜鳥網絡CFO顏惠萍獲得圓通速遞監事席位。專家分析,阿里助力圓通“最后一公里、跨境電商”等多個環節,圓通的發展潛力將會無窮大。

企業重組 2015年9月16日,申通快遞內部召開了管理層會議,正式宣布申通、天天兩家快遞企業戰略重組。
重組后,兩家企業將展開在運營、產品、信息技術、快件最后一公里等領域的資源整合,其目的是加快推進企業的服務水平,提升企業的服務能力。據報道,原申通董事長陳德軍任申通、天天董事長;原天天快遞董事長奚春陽任申通、天天總裁;陳向陽任申通、天天執行副總裁。雖然仍是兩家公司,但管理層已相互打通。

民營快遞首股 中國快遞業第一支股票申通成焦點,2015年12月1日晚間,A股上市公司艾迪西發布公告:擬置出公司全部資產、負債,并以發行股份和現金購買的方式置入申通快遞100%股權。隨后,艾迪西復盤,申通借艾迪西的殼完成上市計劃。據了解,申通快遞成為艾迪西的全資子公司,艾迪西的主營業務將變為快遞物流綜合服務,而德殷控股成為艾迪西的控股股東,申通方面,陳德軍、陳小英兄妹兩人則成為了實際控制人。

事業群 2015年3月,順豐速運對其組織架構進行了重大調整,將原有業務板塊劃分為五大業務事業群進行獨立運營:速運事業群、商業事業群(嘿客、優選)、供應鏈事業群(普運、冷運)、倉配物流事業群(電商、海淘)、金融 服務事業群(順手付)。

【數說2015】

200億  2015年12月25日上午10時零8分,全國2015年度的第200億件快遞寄出,標志著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200億件。當天,在國家郵政局安全中心,監控屏幕上來自全國的快遞數據量以秒速更新:每秒投遞2911件、每秒攬收快遞111件、每秒產生267件快遞面單。中國快遞業務量從100億件到200億件,僅僅用了432天,年均增速達54.6%。而這在國家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背景下,如此高速增長的行業并不多見。

15架  2015年9月23日,圓通與美國波音民機集團公司在西雅圖波音總部正式簽訂B737-800BCF全球啟動用戶協議。后證實,中國航空器材集團公司、工銀租賃和國銀租賃與波音23日簽訂的300架飛機的訂單中,圓通訂購了15架飛機。據悉,圓通正在實施“航空為主、汽運、鐵路為輔”的戰略,與順豐比肩。

14分 2015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配送第一單僅用時14分,由菜鳥網絡合作伙伴日日順物流送達。和往年不同的是,2015年,天貓根據菜鳥網絡大數據預測,提前鎖定到區縣的暢銷型號,并把相關商品提前下沉到對應的中心、網點,讓商品距離用戶最近。

43起 菜鳥網絡統計顯示,2014年12月份至2015年12月,快遞公司僅信息泄露案件就多達43起,上百萬張消費者隱私訂單信息被泄露。其中,最多的一家快遞企業一年就發生了8起信息泄露案件,把控比較嚴格的企業也有1至2起。

相關閱讀

首頁